横山畹芬堂
无锡有两座横山,一处在南乡,即雪浪山;另一处在西郊,是位于荣巷之西、梅园以东的西横山。光绪《无锡金匮县志》载:“横山在县西十八里,高数十丈,诸山自崋峲相属而西,忽一支从平畴突起,南北横亘,故名横山。下有大涧、小涧,西有盘龙涧,其南为镇山。”横山在当地则称安山,因山顶有五个像炮台一样的高阜,故又称五顶山,这些高阜高约5米,相传为清代湖防驻军遗址,俗称“炮台”。历史上南横山相对有名,晚清以来西横山逐渐为大众熟知,其主要原因是1912年梅园的构筑,带动了游人对园东邻之山的注意,1988年梅园东扩,将两者合而为一,横山风景区获得了新一轮开发;另一方面,也与曾经在此购地或居住的名人有关,如顾道生、荣德生、张浣芬等,其中张浣芬的故迹——畹芬堂保留至今。
横山旧影
荣氏女学
张浣芬是民国无锡著名的女教育家,生于1884年,是紧邻荣巷的大张巷人。其父张彦昭(1859-1919),字笠臣,号枕梅,光绪十一年(1885年)举人。受同乡周舜卿聘,旅居上海十余年。张彦昭在无锡城内中市桥巷有住宅,故张浣芬可能就出生在中市桥巷。张彦昭后官至如皋县学教谕,曾续修《三知堂锡山张氏宗谱》(1909年版),著有《惜分阴斋遗稿》二卷。张浣芬成年后嫁予荣巷富商荣剑舟之孙、荣秉之次子荣瑞麟(字杏奎)。荣剑舟与荣胜溢开创荣广大花号,成为当时全国四大花号之一,特别到次子荣秉之(1834-1902)掌管经营时,花号达到鼎盛,扩展有“东庄”“南庄”“北庄”等处分号,并拓展海外业务,在日本设有“荣广大花号出庄”。荣秉之去世后,荣瑞麟获一半遗产,却于1907年因肺结核去世,遗产由妻子张浣芬继承。1911年,著名的上海务本女校因校长吴怀九进入官场而停办,女校部分师生失业、失学。同时,无子女孀居的张浣芬结合自身遭遇,认为女子要自立解放,就必须接受教育,因此不顾宗族势力反对,在福建藩台周莲(1841-1919,字子迪)媳妇和三妹张杏秀(名时敏,上海务本女校毕业,嫁著名画家谢公展弟、报人谢介子)的鼓励下,经多方支持,张浣芬兑换自己二十两左右的金饰作为启动资金,创设荣氏女塾。聘请原务本女校的老师任教,如谢公展为图画老师,吴仲陶为算术老师等,后又聘请了国文教师秦鼎臣及公益中学的部分教师。学校先设在夫兄荣瑞馨(1872-1922,买办出身,曾合资创办裕大祥商号,投资振华纱厂)新建在荣巷街用于商务接待的花厅,用上海荣广大花号、南宝康典当行名下资产的一部分官、红利维持学校日常开支。因女塾有部分学生家在城中,为方便上学和扩大空间,1917年租北门旗杆下杨翰西住宅为校址,改名荣氏女学,张浣芬一度租住在校内的杨氏洋房内。至1923年,学生由初创时的8人增加到800余人。女学除文化课外,还设有刺绣、美术、家政、医护、蚕桑等职业课程,使学生由此获得自立的技能,培养出不少巾帼英才,如诗人杨晋华,画家温清华、张时敏等。1923年,女学被评为无锡县女子学校第一名,张浣芬被政府授予嘉禾奖章和宝光慈宪章等荣誉。1925年,张浣芬改任校董,聘请程仲嘉、陶伯方等无锡教育界前辈担任校长,让专业人士管理学校,使学校教育进一步正规化。
张浣芬十分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对困难学生还减免学费和赠送学习用品,对她们充满爱心,所以离校后去看望张浣芬的女校毕业生一直络绎不绝,张浣芬初步实现了“自己没有子女,将自己毕生的精力培养人家的子女,将来这些学生都像是自己子女”的想法,学生们的回馈和成就成为张浣芬最大的安慰。张浣芬的侄女婿孙毓修(1871-1922)还专门撰文记述她的义举。孙毓修,号小渌天主人,西乡大孙巷人,在沪任商务印书馆编辑多年,是著名的目录学家、藏书家、图书馆学家。兹录孙毓修所撰之文如下:
张浣芬女士兴学记
出无锡西门,在浓桑茂树之万绿丛中,行六七里,则吾故乡矣。孙、张、荣三姓,聚族居此,已三百年于兹。南临梁溪,风帆出没;北依惠麓,云树苍茫。西有蠡湖之胜,东则溪水潆洄。远接蓉湖,山川文秀,风俗清嘉。居人擅蚕桑菱芡鱼虾之利,顾地狭而人稠,故就工商业于苏沪间者几什居其七八。以是风气早开,见闻日广,不似他乡之弇陋焉。荣氏族大宠多,其所居处,市肆毕集,舟车利便,盖犹西乡之口岸云。吾,荣氏之甥也,生于斯,长于斯,与荣氏诸宗人最昵。二十年来去其乡,沉浮异地,而思及少年游钓之乡,固未尝不神往焉。尝贻书表兄荣吉人君,谓:古人读书求志,多在宽闲人外之区,远不具论,如乡先贤邵文庄则退居惠山,尤文简则筑室许舍;近之如管社杨园、雪浪明阳,皆古高人羽客养志清修之地。今吾乡有惠山之胜而无其僻,有城邑交通之便而无其嚣。宜若可于乡立小学校外,更造一专门之学,招致英俊,以从容修业于其中,而为湖山增一掌故,为我乡土历史留一美谈,岂非事之至可幸者耶?
闻者不省,而共和成立之首载,乃有荣氏女塾者起,向之虚相竟成事实,不觉深有慰于予衷也。塾为内姑母张浣芬女士所创立。姑系出名闺,少受庭训,擅作赋才。于归荣氏,佐翁姑治家事,皆井然秩然。无何,遭共姜之戚,甇然待尽,父母百方劝慰之,乃自称未亡人以居,念人世悲欢,殆如梦幻,惟然而人不可乘此现在之一刹那,有所树立,以期不负此生,故早蓄大志。会上海务本女学革新之后,主者出而任他务,继续无人,遂尔中止。务本故多高材生,一时弦诵无方,徘徊却顾,怅然不怡。姑闻之,作而起曰:“吾一弱女子,郁郁数年,未尝有所表见,曷弗散财兴学?为务本之后劲,使诸姊妹失校而有校。譬诸农夫,彼植之而我培之,岂不甚善?”乃筹备校舍于里第以罗致之,则皆欣然来归,而此校遂成立矣。开办费不计外,仍岁捐千金,以为补助。近福建陈英如女士,出万金助左海大学,其乡人林万里为文记之。今姑之私产,雅不如陈,而继今以往,岁捐千金,至于无穷,则其所出又为多矣。姑乃无几微吝惜于其间,其识量何如哉!毓修尝观天下纷纭之季,大抵殖货愈厚者,受祸愈烈。故都会之完富者、巨室之多藏者,必惴惴焉恐不克保。乱世而能散财,自哲人视之,则正以聚财也。世之拥厚资者,方事之殷,急挟其妻孥财贿,东奔西窜,皇皇然如丧家之狗,他人哀之,而彼且自以为得计,有一钱不与其衣食相关者,宁死无舍。姑独轻财兴学,安居乐业,晏然不惊,而卒未遇意外之事,则毓修所谓散财正以聚财也。顷以事回里,登堂拜姑外,急请导观其女塾,则见校舍闳整,诸生斐然,负笈远来,笃志弦诵。而专班生之国文、图画,尤有可观者,盖此其主科也。俟以岁月,其成效岂可量哉?(《教育杂志》1913年第5卷第3期,21-23页)
桃园
受此激励,同时也有扩大办学规模的考虑,张浣芬一直有新建一个独立校区的愿望,校址就是1915年西乡镇山(今梅园杨巷)人杨少棠(名棣华,生于1877年,去世于1962年)赠送给女学的一块横山南坡的山地。杨少棠是荣氏企业的股东和高管,与张浣芬荣姓夫家和张姓娘家均为姻亲。张浣芬利用自己的积蓄继续购进周边的山地,进一步扩大范围,其中一块山地购自顾家,原主人系明代东林领袖顾宪成十一世孙、著名词人顾贞观八世孙顾道生。顾道生祖居槐树巷,在新生路、横山均有住宅。张浣芬向顾道生购得的那块山地,就在邻近的横山南坡,范围内有堂屋一所,堂前视野开阔,可西览梅园,南望太湖,东北眺惠山,位置绝佳。堂内悬匾额“畹芬堂”,匾额为清代无锡著名文人顾光旭(1731-1797)所书,光旭为明代顾可久八世孙,字华阳,号晴沙,与顾道生非同族,但却是联宗,担任过东林书院山长。因堂名正好与张浣芬名字相近,她因此十分中意这个地方,但一时无力兴建新校舍,遂在畹芬堂附近山坡,开挖水池,四周以黄石筑墙,广植桃树名种,间莳玫瑰,取名桃园,和西边的梅园相映成趣。桃园暂作女学的植物实验场,面积达二十余亩。除植物栽培外,场内还引进了名种兔和名种鸡进行养殖实验。桃园东偏南不远处就是顾道生的横山别墅(基址就在今梅园纮齐苑),顾道生曾从日本带回许多樱花名品,在横山山脚(现梅园东门附近)沿山道种植到其横山别墅周围。一到春天,附近山坡桃花、樱花、玫瑰绚烂缤纷,加上山麓金粟庵的建筑古雅壮丽,与湖光山色相映,风景一时成为横山最胜之处。
梅园 畹芬堂
1934年出版的《无锡导游》已将桃园列为景点介绍:“在梅园东,佳种甚多,各色俱全,花发时堪称大观。”
正因为桃园风景不错,位置适宜,引来了无锡著名士绅王镜明的垂涎,王利用张浣芬购地协议中界定的模糊,设计用请县署当局派员丈量划分山地的手段来侵夺桃园。张浣芬在荣德生、蒋遇春等亲友谋划帮助下,由荣德生的梅园管事贾阿季在横山山顶一“炮台”处,用铅皮、小水泥柱等现成建材连夜造了一个亭子,使张浣芬的山地有了既成事实的边界和标识,从而打赢了与王镜明的土地争议诉讼,遂使王的如意算盘落空,桃园得以保全。张浣芬虽苦心经营桃园多年,然而时局动荡,荣氏女学的维持也日益艰难,她在畹芬堂下设立新校址的愿望最终没能实现。
无锡《顾氏宗谱》里桃园边界示意图
张浣芬虽历经坎坷,但其兴学的愿望始终未曾磨灭,投身公益的热情也一直没有减弱。张浣芬是荣氏族益会委员,她利用这个平台,在办学之外,还做了大量利于地方的公益事业,从而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尊重。张浣芬晚年寓居于上海海宁路,1973年去世,享年90岁。
晚年张浣芬(荣华源提供)
1949年后,畹芬堂、桃园连同顾家的山地和别墅都收归国有,现今都成为梅园横山风景区的核心景点。张浣芬的堂侄女张菊仙嫁给了中国民族音乐家杨荫浏(1899-1984),这位堂侄女婿晚年曾口述回忆,说他在1926年前后任教于公益商业中学时,曾受后来成为内姑母的张浣芬委托看管过桃园,吃过许多名种桃。根据目前的资料和照片可知,那时桃园内似无其他屋宇,所以看管所居之地估计就在畹芬堂,而杨荫浏、张菊仙的姻缘也很可能与此地有着密切的关联。
因此,以后我们再到梅园踏雪赏梅、登塔览胜,不要忘了在这僻静而富有野趣的横山半山腰,还有一处先贤留迹之所,而那往日的桃园盛景似还依稀可辨。
作者简介
顾颖,1970年8月生,工作单位为无锡市公安局梁溪分局政治处。无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地方文史学者,地方史专家,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会员,著有《清机小录》《云门琴谭》《梁溪琴存》等。
· 文章及配图均来源于《滨湖风景》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