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子石“双花”

◇朱慧静

所渭弹子石“双花“,并非植物中的某种花卉,而是重庆南岸区弹子石老街一家名为“家常菜”小店中的两种食谱之名,一为“蹄花",一为“豆花"。

这家不起眼的小店,在众多小店中毫无吸人眼球之处,只是“蹄花"二字,是用红色油彩以行书的方式书写的牌匾,蹄花二字写得苍劲有力,分外醒目,引得我不禁多看了几眼,并由此把我的思绪拉回到20多年前在成都吃"双花"的回忆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得上世纪九十年代晚期,一次因事到成都,四川省宣传部的兰主任、张亚平二位先生告诉我,“在成都吃名小吃,不在大酒店,而在小街小巷中的小饭店。这些小饭店一般都是私家开设,其食品都是各家的密食绝活,千家千样,各有特色"。

好吃的我,便寻小街小巷而去,边走边看各色小饭店小面馆,以及它们门楣上悬挂的牌匾。有的牌匾上的字写得恭正有力,有的写得挥洒自如,有的是妙笔如飞的草书。我想,这些牌匾上的字可能都是出自专业人士之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自慢步寻寻觅觅,不论东南西北,也不问路名街名,信步而行。忽见一门楣牌匾上有“夜蹄花"三字牌匾,停步细观,字迹遒劲,力透纸背,意蕴深厚,耐人深思。忽闻“先生请进来坐吧”之声,招眼而看,一年轻少妇立于门前,肤若凝脂,明眸皓齿,声软如细流之水。本就为寻吃而来,便进入小店之中。这家小店真的很小,只有四张小餐桌。少妇送来菜单,目寻而观,就见“蹄花"、“豆花"映入眼帘,便无意他顾,点了一份“蹄花“一份“豆花",又要了一小瓶郎酒,到得“双花"上桌,我与太太便分而食之。蹄花炖得软糯如花,用筷子夹上一块,醮上特制调料,其味就变得神密起来,辣中有香,香中味浓,与蹄花的胶原蛋白巧妙结合,其味便升华到难以言状,味蕾大为兴奋,吃相不自觉地变得粗犷起来。“豆花"是成渝之地的典型食品,家家爱吃,家家会做。因此,豆花本身便无奇特之处,而奇特之处在于调料。正是这不起眼的调料,把各家和不同人所做的豆花品位区别开来,形成了各自的特点,也形成了各家小店独特的卖点。从这个意义上说,吃豆花不是吃豆花本身,而是吃具有“点石成金"的调料。试想,如果没有奇特的调料,豆花就会成为淡而"寡味、极为普通的食物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弹子石的“双花”也一样,蹄花是未放盐慢炖慢煨出来的,豆花自然也是未放盐的清味,调料依然是提升其兴奋胃蕾、刺激食欲的密钥。此美食虽然是得益于调料的功效,但调料的味道却是大有区别的。在川渝等地,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地方,不同的街道,不同的季节,不同的人所制作的调料是不一样的,可以说是各有千秋,各有其絶活。从大的方面来说,成都的调料味道要温柔一些,就像成都人说话一样,软软的、嗲嗲的;重庆的调料相反,咸辣麻香分外强烈,就像重庆人说话一样,声重爽直,充溢着豪气。这大概就是一种地域区别的重要文化特征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得很早前读过一本名曰《美食家》的书,其中讲到各种食品之所以被称为美食,其最精要的就是放盐,无论是炒菜类、煮汤类食物,放盐多少、什么时机放盐,是决定菜肴品质高低最最关键的一环。在我国西南片,人们普遍流行密制各种调料,从而形成风气,并使得一些菜肴因为调料的不同,味道而独领风骚,因而流行全国。例如成渝地区的火锅、回锅肉、鱼香肉丝、跷脚牛肉等等各种菜肴,有的甚至改变了一些外国人的口味习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不知弹子石的“双花"是否是重庆最具代表性的一家,但我却觉得吃到了这“双花"的一种特殊的感觉,如”同“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谰珊处“的韵味一样,令人有美妙、满足、回味难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离开弹子石老街,来到长江边观景道,凭栏而望,夜霭轻迫,对岸的朝天门已披上夜幕的轻纱,林立的高楼大厦变得有些迷朦,点缀山城的灯光闪射出迷幻的光茫,山城以自已独特迷人的身姿,飚现出美仑美奂的韵律。凭栏观望的人群,绝大多数举起相机或手机,把心目中最美的一瞬间,永恒地留在了心底。

此时,无论是山城抑或是痴迷山城美的游人,都融入到这幅旷世奇绝的画图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