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若星辰的古代诗人中,将个人的浪漫主义演绎到极致的,千古以来,首推李白。李白也成为读懂中国的一张名片、一个窗口。上到耄耋老人,下到黄毛小儿,没有人不会读李白。也因此,围绕李白进行创作的文艺作品也不计其数,鱼目混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大众的传统认知中,李白是斗酒诗百篇的“诗仙”,浑身上下都洋溢着澎湃的诗人气质。他的生平极富传奇色彩,他的诗文充满浪漫主义气息。他壮别天姥山,出巴蜀,游扬州、入长安;他与好友纵马打猎、饮酒斗诗、恣意快活;他一腔热血仗剑而行、期望出仕报国、寰区大定……他的一生是浪漫的、传奇的、充满梦想的、饱含文人情怀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诗仙”李白其实也是肉体凡身,他有他的矛盾和痛苦。我们经常看到名人光鲜亮丽的一面,却总忽视了背后造就他这种性格的原因。今日诗经女孩推荐吴思宁著作的《天下谁人不识君:李白传》这本书,由六神磊磊作序。在这本书里,作者以史为鉴,引经据典,擘画了李白作为一个自然人该有的矛盾和痛苦,为我们还原了真实的李白。

李白一生狂傲不羁,一身豪情,仗剑天涯。他的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这样的人理应无拘无束、潇洒自在。但谪仙人李白毕竟生活在这俗世,就有俗世该有的欲念,遭受俗世约束的各种痛楚。李白的人生诗经女孩总结为三个阶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青少年时期的李白:渴望致仕,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李白五岁发蒙读书,十五岁已赋有多首诗词,并得到一些社会名流的推崇,亦开始接受道家思想的影响。他年轻的时候就立下了"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宏伟理想,而要实现抱负那必须要入仕为官。但他没法走科举这条路,所以只有走另外一条路,干谒和拜谒。

唐玄宗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二十四岁的李白离开四川,开始了他的游历生涯。他带着一腔热血仗剑而行,路过成都、重庆、湖北,经洞庭湖顺长江而下,来到庐山写下“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豪迈诗句。他先是到了金陵,后又游扬州,并在这座风花雪月的城市“散金三十余万”。但这仍不是李白的终点,他的终极目标是大唐王朝的中心长安。

长安,是他仕途的起点。在这里,他见到了贺知章、杜甫、王维……他拜见了玉真公主,见到了大唐的繁华。然而,他距离官场的距离,仍然有十万八千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中年时期的李白:背刺官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公元734年,李白已经34岁。这一年李白又想到了一个求职的好去处——韩朝宗府。于是李白写下了《与韩荆州书》毛遂自荐:“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君侯何惜阶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扬眉吐气,激昂青云耶?……”意思是“您何必舍不得台阶前面一尺大小的地方接见我,不使李白扬眉吐气,激昂奋发,青云直上呢??”李白对于致仕的渴望溢于言表。

42岁时,李白终于等来了机会。因为玉真公主贺知章的举荐,李白得到了唐玄宗李隆基的赏识,被授予翰林学士一职,他终于做了官。可是,李白做官后才发现,他的翰林学士属于文学弄臣一类,跟那些终日陪伴于皇帝身边的卜、医、棋、术等人员并无二致。

李白很矛盾,他既天生傲骨清逸脱俗,又渴望功名富贵流芳百世。很快,他意识到自己不过是皇帝豢养的侍用文人,没实际功名,还得写拍马谄媚之作。此后心寒放纵,得罪了不少人,尤其是高力士。他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在官场,他始终格格不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晚年时期的李白:站错队伍,轻舟已过万重山!

安史之乱起,李白暂时避居庐山。后当永王李璘派人到庐山屏风叠请他出山时,他欣然相从,进入永王水军。

李白加入永王队伍后,并为之写下《永王东巡歌十一首》其中一首诗直接断送了他的前程诗:“祖龙巡海不成桥,汉武寻阳空射蛟。我王楼舰轻秦汉,却似文皇欲渡辽”。当时皇帝唐玄宗还在呢,他就把永王比作超越秦皇汉武的皇帝。最终永王被杀,李白被流放夜郎。

李白一辈子渴望入仕为官,到了晚年还不惜发挥余热,但是他认不清政治形势,最终被连累。后续李白被无罪释放时,却已年过花甲。李白乘舟回乡,两岸绝壁,树枝生侧,时不时有一两声猿啸。“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不久之后李白因过度劳累又年事已高,在病榻上缓缓阖上双眸,一代诗仙就此陨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本不弃世,世人自弃我”,这就是李白怀才不遇的痛苦所在。所幸的是,李白虽然在生前四处碰壁,但是他留下的诗文却成就了他的身后名,正如吴思宁《李白传》这本书中,给予李白的评价:“李白是自屈原之后,千年难遇的诗坛大咖。他的伟大在于,诗歌里所构想的世界,以及他描绘的那种傲岸、自由自在的人格,是其他诗者难以企及的,是独属于精神世界无比广博的李太白的。”

这样一位诗仙,作者吴思宁为我们还原了一位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让我们与太白进行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让我们一起在《李白传》中,与太白一同风云长啸、作诗唱曲、鸿儒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