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有个有名气的哥哥,这是一种什么感觉?

比如像苏轼那样的。

这个问题恐怕只有苏辙知道。苏轼旷古奇人,在他的光芒下,任何一颗星星都会黯淡无光,但是苏辙例外。

苏辙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政论文写的好,《六国论》《黄州快哉亭记》都是大块文章,写诗可能差点儿——这是和他的哥哥比。

不过自古以来,有几个人能和苏轼比诗歌?

苏辙的官要比苏轼大些,代理过太尉,还担任过门下侍郎,这可是相当于副宰相级的高官。当初哥俩中举的时候,“两个宰相”,算是实现了半个,做到知制诰、翰林学士苏轼还差那么一点点。

不过,我们太不了解苏辙了。

这里有他写的写真诗,我们读读,或许能对其人有所了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写真赞

宋 苏辙

心是道士,身是农夫。

误入廊庙,还居里闾。

秋稼登场,社酒盈壶。

颓然一醉,终日如愚。

这个道士不是指出家的道士,是“朝闻道,夕死可矣”求道之人。他对自己身份认同是农夫,就是种地的。

中国人讲究耕读传家,好像种地是苏辙的理想,但是他一辈子基本上都是在官场混,不过写这首诗的时候,应该是归乡种地。

苏辙晚年的时候,在颍川定居,筑室曰“遗老斋”,自号“颍滨遗老”,终日读书著述、默坐参禅,谢绝宾客,决口不谈时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时候的苏辙已经年老,应该不会亲自耕种的——话说古代归田的人,真是没有几个亲自耕种的,除了陶渊明

要是不参与亲自耕种,乡村生活还是很幸福的,三个饱一个倒,每天什么心都不操,这多幸福?

苏辙在这段文字中,他写到了三个身份:道士,官员,农夫。

我看,这个道士才是真的,官员和农夫,不管愿意不愿意,都是无所谓的,“颓然一醉,终日如愚”,主打一个不操心。

这一点儿倒是和他的那个有名气的哥哥一样。

两耕斋闲话:闲来喝茶,梦里拈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