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秦始皇二十四年(前223),秦国60万军队攻灭楚国,驻军湘桂赣粤边界,“因南征百越之君”。最先逾岭南进的,是由“尉”屠睢带领的一支庞大的军队。这时候我们岭南的越人各部的“君长”互不统属,力量分散,于是装备精良的秦军占了明显的优势。大约在秦始皇二十五至二十六年(公元前222年——公元前221年),秦军占领了岭南部分地区。但是,秦军入境后,激起了当地老百姓的强烈抵抗,并且旷日持久。当时的秦军为了解决运输和给养方面的困难,秦军委派“监”史禄在海阳山(即古阳海山,今广西兴安县境)主持开凿了一条长达60里,宽约2丈的水道,叫做灵渠。这条引湘江入漓水的人工运河,沟通了长江与珠江两大水系,不仅保证了当时军事上的运输,而且从秦汉到隋唐一直是中原入粤的重要渠道。当时秦朝的将领屠睢经过几年的作战,打败了西瓯部越人,击毙了该部君长译吁宋。但是他们不适应当地的丛林战 ,后来在一场夜战中遭到惨败,几乎全军覆没。秦军于是派出四五万军队增援,分别由任嚣、赵佗统领。他们避免孤军冒进,开始步步为营,筑城守险,沿着先秦入粤的3条商路南进。他们一路过萌渚岭,下贺江,终于开抵目的地番禺(广州)。这两个将领除了指挥作战,还懂得和当地老百姓和谐相处,因而很快就扭转了整个岭南地区的战局,取得这场统一战争的胜利。随后着手从政治上采取措施巩固这一成果。当时秦朝的岭南设置桂林、象、南海三个郡。如今我们的广东省大部分是属于南海郡,下辖番禺、四会、龙川、博罗四个县,郡治在番禺。此外,当时的海南岛及南路一带属于象郡,粤西的一部分属于桂林郡。这是岭南历史上第一次划分行政区。秦朝实行以郡县制为基础的中央集权制,在地方,由郡守、郡尉和监御史分掌政务、军事和监察,县设令或长。但当时的岭南新设置的三郡是新郡即初郡,官制尚不完备,当时由任嚣任南海郡尉,赵佗首任龙川县令。但谁也没想到日后的赵佗就立国成为南越王。从此,秦朝实现了“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的空前统一,成为亚州的封建大帝国。而封建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在本地区的推广,又使境内深居溪洞的各部越人结束了长期以来各自为政的混乱局面,逐渐转变成为封建政府的郡县编民,并且同南下定居的中原人一道,共同创造绚丽多姿的岭南文化。在这个意义上说,秦朝统一岭南以及南海等郡的首置,揭开了广东古代史上重要的篇章。但是应该看到,秦朝南海等郡的设置是不严密的,而各部越人适合这个新制度也需要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