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淮南子》中有关于二十四节气的完整记载。
有的节气反映四季变化,如立春、秋分;有的反映温度变化,如小暑、大暑;有的反映天气现象,如雨水、白露;有的则反映物候现象,如惊蛰、清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十四节气
炎炎大暑至
(公历)每年7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20°为“大暑”。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大地仿佛被蒸烤,万物在高温中奋力生长。让我们一起探索大暑节气的故事,感受夏日的热情与活力。
大暑·三候
二/十/四/节/气

大暑,是夏天的极致,也是生命力量的展现。在这个季节里,每一个生命都在以自己的方式诉说着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共同编织出一幅幅生动而绚丽的夏日画卷。

大暑分为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此时,因为陆生的萤火虫在枯草上卵化而出,流萤点点,古人认为是枯草变为了萤火虫。大暑时节,天气开始变得闷热且潮湿,时常有强烈的雷雨出现,雷雨过后暑湿将减弱,开始向秋天过渡。

一候腐草为萤

世上萤火虫约有二千多种,分水生与陆生两种,陆生的萤火虫产卵于枯草上,大暑时,萤火虫卵化而出,所以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

二候土润溽暑

第二候是说天气开始变得闷热,土地也很潮湿;此时气温达到了最高峰,土地上的水分也逐渐蒸发,空气中的湿度极高。

三候大雨时行

第三候是说时常有大的雷雨会出现,这大雨使暑湿减弱,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这些降雨有时会带来明显的降温效果,缓解了炎热的气温。

传统习俗,消暑降温

二/十/四/节/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大暑这一天,我国不同地区有着丰富的饮食习俗和民俗活动。比如在山西、河南等地,人们会把生姜切片或榨汁后与红糖搅拌在一起,装于容器内,蒙上纱布,置于阳光下晾晒,待充分融合后食用,有助于去除体内寒气。“喝暑羊”、吃面条等食俗,流行于山东地区,一碗羊汤,一碗凉面,成为夏日餐桌上的滋补美味。在福建莆田,有吃荔枝、羊肉和米糟的习惯,叫作“过大暑”。在广东,人们“吃仙草”作为消暑凉品。由于大暑正值伏天,人们普遍饮伏茶,这种伏茶大多由金银花、夏枯草、甘草等十多味中草药煮成茶水,“解内热,缓肝火”,有清凉祛暑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浙江台州沿海区域,有送“大暑船”活动。人们通过送船的形式,承载祈求平安、祛灾的愿望。送“大暑船”包括为建造大暑船、小暑节迎圣、大暑送船等环节。“大暑船”按旧时三桅帆船缩小比例后建造,通常是长8米、宽2米,重约1.5吨的船只,船内摆放有各种祭品。五十多名渔民轮流抬着大暑船在街道行进,沿路鼓号喧天,鞭炮齐鸣,最终船被运送至码头,进行一系列祈福仪式。2021年,农历二十四节气(送大暑船)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