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前,北漂青年陈鸿宇想象过什么是「更好」,那时候他希望在偌大的北京获得一席之地。他透过地下室的玻璃窗往外看,他想,那扇玻璃窗和写字楼玻璃幕墙的距离到底有多远呢?什么时候他可以拥有一扇更大、更明亮的窗户呢?
12年过去了,他拥有了自己的家,拥有了更大、更明亮的窗户,曾经的「更好」已经实现,此时此刻,他对「更好」又有了新的理解。
文|许言
编辑|桑柳
暴雨之后
陈鸿宇会一直记得那一天,2012年7月21日,暴雨突降北京,午后就像黑夜,雨点越下越密,很多河道都被填平。那一天,23岁的北漂青年陈鸿宇正在路上送外卖。彼时,刚毕业的他在北京开了一家快餐店,生意寥寥,接不到太多单子,只有在那天,因为下大雨,爆单了。迎着暴雨,拎着盒饭,他冲了出去。
街上几乎没有车,雨点疯狂地砸在他脸上,砸得生疼,他什么也看不见,只觉得大自然的力量抵住了他,让他难以前行。肾上腺素激发着他产生了一种求生的本能,他在雨中大喊,唱歌,说了一路自己也听不清楚的话,送到时,点餐的人惊愕地看着他,他比平时更早送到了,一个淋得湿透的人,拎着盒饭,很开心地笑着。
「那一刻,我就像暴风雨中的凤凰,或者勇士,雨越大,我要骑得更猛,它打到我看不清,索性不看了。我不信了,我还对付不了你吗?」
伴随着恐惧,他的内心滋生了一种愉悦,一种与自然对抗、与命运对抗过后的愉悦。刚开始,或许有一种隐隐的愤怒,当皮肤适应了那种拍打的疼痛后,反倒产生了「来吧,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一些」的心情。
那段时间,陈鸿宇总是在和命运缠斗。他在北京待了13年,搬过14次家,这意味着,还没对一个地方建立起「家」的感觉,他就要离开了。开快餐店的日子,他住过半地下室,窗户只能透过一点点阳光,墙面是绿色的,好像马上就能滴下水来。那间小屋有一种北方少有的潮湿,每次钻进被窝,他都觉得自己被闷住了,那时的他,也总在做梦,梦见睡着的时候,大水灌了进来,把他和室友都困在那里。
他还住过厨房,每天睡醒坐起来,身边就是洗碗台。小小的行军床塞进厨房的过道,床身还为厨房的煤气管道预留了一个小洞。还有一些租屋朝北,永远照不到阳光;或者是藏在胡同里,曲里拐弯的,只能想起巷子里昏黄的灯光。
如今想来,关于那段岁月,陈鸿宇的记忆总是停留在夏天,他开的快餐店没有空调,到了夏天,屋里比屋外还要闷热。他经常冲出门去,冲入热浪之中,去送餐,去挤地铁,正值《中国好声音》第一季开播,他每天7点起床,骑着破旧的电动车往店里赶,忙活一整天,数完当天收入的现金,晚上8点多算是下班了,就在店里的小电视上看《中国好声音》。
那时,他的日子处处是危机,房租怎么办,工资怎么办,未来怎么办?有段日子,因为消防检查不合格,门店被封了几天,他和合伙的朋友每天从窗户钻进店里,坐在黑暗中,期待着电话响起,宣告过几天就能够恢复营业,所有人沉默不语。这就是永远了吗?他不知道。
但他从未丢失对更好生活的渴望。物质是贫瘠的,精神则是富足的。他说,他的快乐都来自对未来的美好想象。他记得,2013年左右,身边的朋友都是漂泊在北京的异乡人,他们漂泊着,却也大肆地谈论梦想,谈论一些看起来很远大的事情。很多人在创业,更多人在搞投资,一切都很热烈,就像滚烫的夏日一样。
那时候,北京也有大量的线下文学、音乐活动,今天去小咖啡馆看电影,明天去酒吧听听音乐,「活动丰富到参加不过来」,所有年轻人都充满着活力,对世界抱着极大的热情,他形容,那时候看音乐演出,不仅看演出,也在看身边的观众。当时,他还住在通州,每天赶到东城参加活动,再恋恋不舍地赶最后一班地铁回到东边的家。
陈鸿宇觉得自己像是时代浪潮中的一朵浪花, 「不管怎么样,都能搅出一点水花」,生活最重要的是「期待感」,每天总有事情干,并真实地相信,这些事情会带来更好的日子。
陈鸿宇觉得,那段时光,也是自己生命的夏天,夏天,北京总是人来人往,有人走了,更多留下,夏天预示着一种期盼,一种「热烈的、充满可能性的」生活。他想着,一切都像在暴雨下寻找方向,即便看不清道,只要还有一束微弱的车光,只要奔着那个地方去,他就能抵达。暴雨之后,明天,总会变得更好吧。
撞击人生
2013年夏天,陈鸿宇的快餐店经历了一年的挣扎,彻底倒闭了,他又陷入了新的迷茫。
当时,gap year(间隔年)的概念很火,他和朋友又恰巧看了一部纪录片,《搭车去柏林》,里面有一句话,「有些事,你现在不做,永远也不会去做」。
那个夏天,他决定和朋友开始一段搭车之旅,从中国最北端的漠河开始,一路往三亚去。在漠河,夏天还带着凉意,冷的时候还要穿秋裤,等到搭车穿过四川境内,一入成都,天气猛地就热起来,进屋必须开空调,一出门全身都湿透了,而行进到云南,气候又变得温和起来。60天,他们走过了一年四季。
现在回想起来,天气并不是令他印象最深的记忆,所有难忘的,都与人有关。进川时,他们搭过一辆高配置的宝马,那是60天中他们坐过最好的车。车主什么也没问,把他们送到目的地后,还给他们订了一间酒店,就走了;在广西,他们被搭车的司机带进办公大楼,又仓惶「逃跑」,与传销组织擦肩而过。
如今说起这些故事,陈鸿宇有后怕,有欢乐,更多的是感受到成长。搭车最难的是向陌生人开口,每次开口都面对被拒绝的可能,而在反复的被拒绝里,他确认自己真实地行进着。60天,他学会了如何与人建立信任,也学会了如何辨别人的善恶。他说,这60天就像是一场盛夏的猛烈撞击,不仅是季节,也是情感上的,在最热血的季节,干了一件最热血的事,他撬开了人生的缝隙。
因为这次搭车经历,他被电台邀请去聊聊天,做完节目,他又机缘巧合被留在了电台,成为了一名临时打工人。他在电台工作了一年,接触了很多音乐人、音乐公司,每天都在听着关于音乐的事情。
那一年,他从通州搬到了市区,每天下班之后,花5块钱买瓶小酒,再花5块钱买点麻辣鸭脖、鸭肠,坐在自己的小屋边吃边喝。没有短视频,他仍然经常去看演出,线下的娱乐活动充盈着所有生活。
临时工的身份很不稳定,他想过,如果这份工作也丢了,自己还能干什么?那是他来北京的第五年,他告诉别人自己喜欢音乐,但不是专业的,没有出路。一位前辈问他,你总说喜欢音乐,那你为它做过什么吗?
是啊,我为它做过什么呢,他这样想。那年夏天,他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直到某个夜晚,陈鸿宇躺在床上睡不着,开始思考自己过去的5年,好像什么都没有获得,他突然想,那就为北漂生活最后搏一把,做做音乐吧,如果不成功就放弃,反正也没有什么可失去的。他从床上蹦起来,坐在书桌前,在一张A4纸上写,写自己想要做一张音乐合辑,想专辑的名字,logo怎么设计……那张写满梦想的纸条,他现在还留着。
两个月后,他联系好了所有人,也在网络上发布了一段旋律,为它征集歌词。2015年的第一天,他创立的厂牌「众乐纪」正式面世,随之而来的还有第一张音乐合辑《众乐纪壹·迷城行歌》的众筹上线。随后一年他发布了第一张个人专辑《浓烟下的诗歌电台》,这张专辑获得了很多奖项,陈鸿宇接连被邀请参加音乐节、live演出,成为移动音乐时代最炙手可热的民谣歌手。
「命运给了我一个礼物,让我能得以继续走这条路。」陈鸿宇说。他终于迎来了人生真正的爆发,经历一次次撞击,经历郁郁不得志的窒闷,经历过暴雨时刻,他走进了更好的生活。他也意识到,无论是外部环境带来的生理性撞击,还是内心的那种焦灼、迷茫和对抗,都不过是更好明日的前奏。
12年后,他还会时时回想起721大雨那天,那也是一场爆发。第二天,进入大暑,这是一个极致的节气,雷暴雨水频发,同时也是万物疯狂生长的季节。这也是他人生的爆发,最蓬勃的和最残酷的,都在这一天发生。
过把瘾地活
这个盛夏,《人物》和陈鸿宇在杭州相见,为这次采访进行拍摄。拍摄地点远离市区,靠近山林,到处都是蚊虫。那天天气炎热,即便在郊区,室外的体感温度也高达40多度,闷热的暑气不断从地面蒸腾起来,而陈鸿宇穿着长袖长裤,要不停地奔跑。
他说,这不算什么,他经常去户外,「挺愿意给自己找罪受」,在这样的环境中,他才能重新感受到那些隐隐的、小小的对抗感,甚至带着一点儿危险的气息,「刺激我的神经,哪怕两三秒」。那天,他在山林间踏行、奔跑,坐在河边投石子打水漂,也弹起吉他唱起歌。
这种小小的对抗感,一部分来自童年的记忆。陈鸿宇出生于内蒙古额尔古纳,那里有着广袤的草原。他说,很多没去过草原的人,可能认为那儿很绿,很美,实际上,那是残酷的自然之地。草原的草没有城市的草坪那么柔软,它有点儿割人,有点儿扎脚。
还有夏日的蚊虫,好不容易看见了人类,总是要过来尝尝,那样环境之中存活下来的物种,带着一种狠劲儿,每逢夏天最后一个节气,蚊虫都会使劲儿地飞,总想吸进全部的血,好似那是生命的最后一天,它们也会不管不顾地往光亮的地方撞,「一种过把瘾就死的感觉」。
生物们的本能和生命力,给幼小的他带来冲击。他第一次那么明确地意识到,这才是夏天,所有的夏天都浓缩在某一个时刻,人的期望和生命力也同时达到了顶峰,顶峰之后,才会开始进入缓慢的、平和的秋天。
那样的场景,他始终记得。当他开始进入残酷的社会丛林,他也一直提醒着自己,要保持这种对抗感。站在城市的钢筋水泥之中,时间久了,他发现人很容易认为自己庞大、无所不能,心安理得地接纳所有的便利。
只有当人被投到草原那样的环境中,或经历暴雨,经历磨难,才会迸发一种求生的本能,才会意识到人的渺小,「你会直立起身躯,活跃起你的脑细胞,思维会变得敏捷,意志力会变得坚强」。
现在,他不再是睡在地下室的青年,他住在高楼,住进了空调房,有了更明亮的窗户,有时候他通过玻璃窗看到在烈日下奔跑的外卖员。这种舒适让他感到危险。作为创作者,总是在温水中泡着,不可能创作出好的内容,「我始终在寻找那种撞击」。
前段时间,他看到了一篇文章,文中写道,人到了30岁之后,不会再让自己经历热浪、寒冷,不会快跑,也不会让自己大喜和大悲。但是,这样不利于长寿,「如果想要长寿,还是得让自己在滚烫和寒冷里洗礼,身体的细胞才会充分被激活,包括头脑和心灵的细胞」。
谈起最近互联网流行的「淡人」与「浓人」,陈鸿宇笑了,看起来他的歌淡淡的,他行为处事温和,也像个淡人,实际上,「我的浓烈都在心里,淡不了一点儿」。或许年轻时有过压抑,有过冷静,但过了人生的盛夏,就必须爆发,必须释放。
他说,这就像是写歌。第一张音乐专辑中,有两首对他最重要的歌,一首是最广为人知的《理想三旬》,还有一首是《行歌》。他在歌里唱,「成长是一场冒险/勇敢的人先上路,成长是一场游戏/勇敢的人先开始。」
这些歌词让他想到了自己的高中时代。2004年夏天,还是一个夏天,他和几个好朋友组成了一支「流伤乐队」,梦想要出一张自己的专辑。
他们每天趁着一个小时课间创作、排练,上课铃敲响前两分钟,买两块钱的煎饼,和朋友一人一半,两分钟吃完,跑进教室。晚上再去制作人家里,用最普通的设备录制歌曲。所有人都在质疑他们,但他们做出了一张拥有8首原创歌曲的实体光盘。
他们做了500张专辑,成本总共5000块,他们想,卖给同学10块钱一张,制作成本就回来了。结果只卖出去300多张。「也挺好的」,陈鸿宇说,没钱没资源,少年们还是想要为喜欢的东西搏一把,对他来说,那年夏天的努力就像一粒种子,年少时埋下,十年之后终于冒芽。
陈鸿宇说,他的人生经历过两次大暑,一次在他15岁那年,做出了原创专辑,一次是在十年之后,25岁的他再次开启了音乐这条道路,他重新拿起吉他创作、写歌,写这十年他到底经历过什么。
大暑很残酷,它带来了热浪,带来了风雨滂沱,也带来了生机,带来了期待。到了35岁,陈鸿宇更加确信了一个道理,人要走向更好,必须经历挣扎,经历浓烈的人生,经历滚烫和寒冷,才有可能拥有更旺盛的生命。活着,不如就像草原上的蚊虫那般,过把瘾地活,活得彻底,活得热烈。
更好,是始终清醒地活
去年夏天,陈鸿宇成为了父亲,一个小生命闯入了他的生活。
拥有了孩子,就像是拥有了一种新生的奇遇,每天都是新鲜的。在与女儿相处的过程中,他发现,原来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并不是那么简单,不是单纯的我爱你,你爱我。有时候,孩子闹着不要他抱、要阿姨抱的时候,他会感到失落;有时候,抱久了,孩子哭起来的时候,他也会感到疲倦、厌烦。两个生命体就这样对抗着,较劲儿着。
最终,还是他向孩子妥协。他形容,自己的情绪像是小溪流,而孩子的情绪像是大海,「小溪流总会『哗』地一声,涌进大海,消失了,不见了。」第二天回味起来,总会因为自己产生那样的心绪感到奇怪,谁能抵抗大海的力量呢?
30岁之后,陈鸿宇少了很多撞击自己的机会,孩子的到来,带来了这种冲击,他感到珍贵。他觉得,不仅是孩子被大人哺育,孩子也在同时养育着大人。他和女儿相互滋养着,共同体验生命的丰富。
尽管女儿还只有1岁,但是他已经想象好了未来的生活,他想带着她去户外,划皮划艇,去搭车旅行,他们可以一起跑到烈日下,跑到生命的大暑之中,「我已经准备好了,我会和她重新冲入那些狂风暴雨中,那时候又何尝不是我自己再勇敢一次?」
他说,和孩子的相处就像一场游戏,每天都能带来很多可能性,孩子的变化是喜人的,今天会叫爸爸了,明天开始坐起来了,后天可以随着音乐舞动,每一天都比前一天更精彩,更聪明,更好地生长。
这种生长是具体的,实实在在的。
12年前,北漂青年陈鸿宇想象过什么是「更好」,那时候他希望在偌大的北京获得一席之地。他透过地下室的玻璃窗往外看,他想,那扇玻璃窗和写字楼玻璃幕墙的距离到底有多远呢?什么时候他可以拥有一扇更大、更明亮的窗户呢?
12年过去了,他拥有了自己的家,拥有了更大、更明亮的窗户,曾经的「更好」已经实现,此时此刻,他对「更好」又有了新的理解。他不再像年轻时那样,不管不顾地冲进雨中,也不可能总是置身危险边缘,等待爆发。但是,他认为中年人也有保持清醒的方法,那是来自生活小小的对撞时刻。
他去户外,在湖边跳水,当他投入水中的那一刻,地心引力拽着他往下沉了两三秒,那种瞬间提醒着他,他真实地活着。
不久前,在一本心理学的书中,他看到一个说法,「有效生气、有效愤怒」。他确知这种本能带来的抗争、不服和愤怒,是有益的,是产生力量的源泉,是有效的。他每天都在期待有这样的时刻,人在平和之中,并不颓废,也不会躺平,反倒是始终保持清醒,保持强烈的情感,保持对存在的觉知。这是如今的陈鸿宇笃信的「更好」。
而正是有着同样对「更好」不间断、不停歇的表达,促成了陈鸿宇和特仑苏的这次合作。特仑苏持续刷新着对「更好」的理解,除了营养的支持,它一直保持对当下的感知,保持自身的活力,关注人的情绪,关注那些真实生活的瞬间,支持消费者的每一种更好,当然也包括追求那些滚烫的梦想与未来。
这么多年过去,陈鸿宇依旧会怀念十多年前的自己,那种闷热的暑气之中,内心并不安分的自己,他对一切好奇,对一切勇敢。但不管在何时,「更好」都是他不变的追求。
你觉得,年轻人如何能够活得更好?
「能做的就是不要着急」,陈鸿宇说,他经历过努力打拼却什么也没有得到的日子,但人总是要经历这些,痛苦也没有什么不好,先去感受生活吧,多走,多跑,多到风雨中去,保持清醒,也保持期待,或许在一个很普通,但炽热的午后,你会迎来一场暴雨,一个属于自己真正的夏天。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