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整理过全国地级城市的注册律师数量,以及人大国发院的《地级市政商关系报告》数据。

将这两组数据结合起来,是否可以说明:一个区域每创造一亿元GDP所需要的律师数量,随当地政商关系的排名而波动呢?

想知道这个结论是否具有合理性,我们可以对上述两组数据做一个关联分析,观察每亿元GDP律师数量与政商关系的分布情况。

由于人大国发院的数据,只统计地级城市,直辖市、自治州、地区、盟等类型的地级及以上行政区,不在评估范围内。

故下图所示的排名,同样只包含地级市,指除北京、天津、上海和重庆之外的其他地级市。同理,自治州、地区行政中心所在的县级市和其他县级市,不在排名范围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分布看,每亿元的律师人数,与政商关系的排名,并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对应关系,而是呈现出非常复杂的分布,找不到明显的规律。

但在大致范围内,也是有一些规律的,比如以蓝色标记的城市(东部城市),大多处于中心线以上,即这些城市的政商关系更好,同时需要的律师数量也更多。

而处于中心线以下的城市中,来自东北、西北和华北的数量,似乎要比其他区域的多一些。

为什么律师数量能反映政商关系,甚至营商环境。

在经济更发达的区域,人们的利益出现冲突或被侵犯时,更多时候会诉诸法律来解决。当与法律打交道时,律师是必不可少的职业。

反观经济更落后的地区,我们倾向于通过找到一个双方均认可的中间人,来解决彼此之间的冲突。

大多情况下,中间人拥有更多的公共资源,他可以运用公共资源,来协调双方的冲突。

而在一个成熟的法律框架内,这种调用公共资源的做法,是与法律本身的要义相违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