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重新定义了传奇。

7月4日,比亚迪旗下第800万辆新能源汽车在泰国下线,从0到500万辆,比亚迪用了16年,从500万辆到800万辆,比亚迪仅用了11个月。今年上半年比亚迪已经累计售出1607145辆,超特斯拉近3倍,斩获中国汽车市场无需定语的销量冠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海外市场,比亚迪同样势不可挡。作为“出海”先锋,比亚迪的新能源车已遍布全球88个国家和地区,泰国、巴西、匈牙利等地生产基地相继落成。泰国市场尤为亮眼,比亚迪连续霸榜纯电动车销量,市占率超40%,成为当地消费者的首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看到,比亚迪用坚实脚步紧跟时代浪潮,并积极拥抱变化,这是其成功的原因之一。早在2018年比亚迪新能源车销量就超过了燃油车,并于2022年3月停止燃油汽车的整车生产,成为全球首个正式宣布停产燃油汽车的车企。时至今年 5月的第三周,中国新能源终端上险渗透率突破50%,新能源车的上险量正式超过燃油车,购买燃油车成了少数派,比亚迪既是这个伟大时代的先行者也是受益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欲善其事,先利其器!

毫无疑问,比亚迪站准了时代风口,但在这个严重内卷的时代,如果没有强大的研发投入、技术支撑以及良好的用户体验,即便是站在风口或许也会被风吹倒。所以,比亚迪深刻明白领先的技术储备是这个内卷时代唯一的胜负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研发投入而言,比亚迪的烧钱速度远远领先于同行。财报显示,2023年比亚迪研发人员突破10万人,研发投入资金超399.18亿元,同比增长112.15%!国内汽车品牌研发投入第二到五名分别为:上汽220.1亿、蔚来134.3亿、长城110.3亿、理想105.9亿,可以说比亚迪在研发投入层面领先对手一个段位,如此烧钱的研发投入“易四方”架构、“云辇”智能车身控制系统等也相继出现在比亚迪旗下新能源车上,用户好评如潮。技术附身,叠加优秀口碑的持续发酵,让比亚迪的销量如日中天,譬如秦 L 上市仅一个自然月销量就突破2万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比亚迪之所以“越卷越勇”,领先的技术是其成功的底座,在包括第五代DM在内的诸多技术王牌的加持下,比亚迪下半年将进一步扩大领先优势。中国汽车产业只有充分竞争,卷技术、卷品质、卷服务、卷出海,倒逼行业进行技术竞赛,源源不断为市场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越卷越强,加速更多的中国汽车出海,从而让中国品牌成为尊敬的世界级品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成大事者,求之于势!

在全球化背景下,开放与合作已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比亚迪深知这一点。在2024上海汽车论坛,比亚迪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提出了中国品牌出海的三个阶段:走出去、走进去和走上去。他强调,中国品牌在海外市场需要逐步适应和融入当地市场文化,通过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认可。同时,中国品牌还需要在技术研发、品牌建设等方面不断创新,提升自身竞争力,实现从跟随者到引领者的转变。因此始终秉持开放、合作、共赢的理念,与全球伙伴携手共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日,根据2024年1-5月电气化领域供应商装机量排行榜,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比亚迪在行业内的开放与合作脚步在不断加快,弗迪系(包括弗迪电池和弗迪动力)在多个领域都处于领先地位。根据电池PACK供应商装机量排行榜,弗迪电池以惊人的1,133,458套装机量,占据总市场份额的35.3%,稳坐榜首。紧随其后的是宁德时代,其装机量为646,092套,市场份额达到20.1%。特斯拉则以223,329套的装机量,占据7.0%的市场份额,位列第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激烈竞争中,驱动电机供应商的角色愈发关键。根据排行榜揭示,弗迪动力以惊人的1,186,756套装机量,占据了高达31.0%的市场份额,稳坐榜首。特斯拉紧随其后,以342,806套装机量和9.0%的市场份额位列第二。华为数字能源则以290,922套和7.6%的市场份额位列第三。

另外,电驱动系统供应商装机量弗迪动力以693,851套的装机量领跑市场,占据24.3%的市场份额。混动发电机供应商装机量,弗迪动力以588,310套的装机量及高达45.1%的市场份额,强势领跑市场。

“成大事者,求之于势,不苛求于人!”比亚迪积极推动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共同构建完整的产业链生态体系。这种开放合作的模式不仅有助于比亚迪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风险的共同分担,更为整个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当然,这一切都离不开比亚迪在技术领域的持续研发投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结语:

从最新数据中不难看出,中国品牌集体向上,占据上半年销量前10名中的6个席位。中国汽车品牌的向上之路是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不惧竞争,奋发图强,从成功的经验中我们已经看到,只有加大技术研发,经过充分竞争中国品牌才能崛起,并更好的向全球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