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堂承载着乡愁记忆,见证着村庄变迁,是连结乡情乡谊的重要纽带。近年来,潮安区金石镇以修缮古祠堂为切入点,全面激发“乡贤引擎”,凝乡贤之心、聚乡贤之力、汇乡贤之智,推动和美乡村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为“百千万工程”注入新动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金石镇陈厝巷村重建的醒乾公祠,气势恢宏、布局工整、飞檐翘角、雕梁画栋,融入石雕、木雕、灰塑等潮州民间工艺,特别是屋脊上绚丽耀眼的嵌瓷,展示着金石镇嵌瓷艺术的源远流长。祠堂的变化,年过七旬的陈岳和深有感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石镇陈厝巷村村民 陈岳和:公祠是一百多年前建的,刮风下雨倒塌了,在村委会的带动下,乡贤牵头捐资,村民也跟着捐资,筹集360多万元把公祠建成起来,现在老人活动有场所。

醒乾公祠始建于民国初年,这座以先祖之名命名的公祠历经百年风雨沧桑,祠堂老旧风华不再。在陈厝巷村党组织的引领下,村里成立筹建理事组,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宗祠重建的整个过程,陈日旭和其他乡贤一起忙前忙后,不遗余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石镇陈厝巷村乡贤 陈日旭:以前父母也经常带来这里游玩,后来经过岁月沧桑祠堂倒塌了,所以经过两三年的筹备,把祠堂重建起来。家乡的建设,不管是大事还是小事,都要出力支持,因为这是村的荣誉。

捐资芳名榜上刻着密密麻麻近200个名字,这是一份浓浓的家乡情怀,也是乡民团结的见证。宗祠的重建,弘扬宗祠文化,传承优良乡风,也增强了村民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石镇陈厝巷村村民 陈泽斌一直萦绕在我们潮汕人脑海中的家乡情结就是“树高百尺不忘根,人行千里不忘祖”。大家非常热情非常踊跃,慷慨解囊,经过一年多来的努力,终于建成了这座崭新的醒乾公祠,弘扬潮汕的宗祠文化,是团结的一种象征。

这也是陈厝巷村汇集民智民力,建设和美乡村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陈厝巷村积极开拓乡村建设思路,广泛发动乡贤带头捐资,带动村民共同出力参与乡村治理,持续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行动,清理整治池塘沟渠,打造文化广场、文化长廊、党建公园等场所,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石镇陈厝巷村党支部书记 村委会主任 陈惠金:成立乡贤理事会,由乡贤打理村里的一些工作,先后把拆出来的空地打造陈厝巷文化广场、北厝小广场、寨尾沟池的打造亮化,先后投资600多万元,这些都是乡贤捐资、乡贤领头做工作,作为村党支部是引导跟监督的作用。现在村里变化很大,村民也个个拍手称赞说非常舒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距离陈厝巷村不远处的上官路村也迎来美丽蝶变。林氏家庙一侧的群乐轩,潮乐爱好者齐聚一堂,拉弦唱曲,感受夏日里的悠闲惬意。无论是场地条件还是乐器种类,相较于之前都有很大变化,而这一切同样源于热心乡贤的慷慨解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石镇上官路村村民 林壁松:以前是没有固定地点,地方很窄,是向私人借的。从去年建了这场所,是乡贤出钱,还有一些乡贤买了电视、空调、椅子桌子,很多乐器都是乡贤出钱,现在群乐轩就是老有所乐,固定每周星期五晚上来这里活动。

去年林氏家庙进行整修,古祠焕发新风采,村里的乡贤也出资重建了两边的老厝,一边成为潮乐爱好者的活动场所,另一边则成为老人公会活动点,大伙喝茶聊天,共叙邻里之情,共享欢乐时光。让村民引以为傲的是,家庙周边还打造了景观池,开辟了道路,建设了综合市场,增添了多彩壁画。近年来,上官路村广聚乡贤力量,为家乡发展出谋划策,共筹集资金达940多万元,用于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等民生实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石镇上官路村乡贤 林锡勤:我们村组织乡贤跟乡民召开会议,开了几次会议,把大宗祠打造出景点跟文化室,筹集了几次资金。大家都是自愿的,大家信心都很大,才能把上官路环境改变了这么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座座祠堂修缮活化,一个个村庄旧貌换新颜。金石镇全面激活乡贤活力、凝聚乡贤智慧,引导乡贤在改善乡村面貌、提升治理效能等方面发挥示范引领和桥梁纽带作用,以修缮古祠堂为切入点,加强祠堂活化利用,加快打造高品质乡村公共空间,助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深入开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石镇积极探索“党建+乡贤”治理模式,成立乡贤理事会,鼓励乡贤带头捐资,发动更多村民参与美丽乡村建设,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据不完全统计,全镇投入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的民资超过1亿元,为金石镇加快乡村振兴、实施“百千万工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金石镇党委委员 林鸿耿:我镇将继续加大力度发动乡贤捐资助力,探索“党建+乡贤”治理模式,推动党建带动、乡贤互动、内外联动相结合,构建汇聚民资、民智、民力,推动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路子,助力“百千万工程”高标准推进,高质量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