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曾形容路遇美景的佳句,如今,更多地是在表达,在困境中坚定信念,最终实现逆转的意愿。

现实生活中,突遭变故的少年背井离乡,遭遇社会毒打。在一个寒冷的冬夜,路遇好心女子搭救,不曾想,这就是他人生的“柳暗花明”。

1993年冬天,在浙江仙居杨府村的街头,三个衣衫褴褛的流浪少年在寒风里瑟瑟发抖,脸色因为长时间的饥饿和寒冷发黄发白,其中一位稍有血色的,其实是在发高烧。

三个少年是背井离乡,投靠熟人的打工者,本来就贫困的他们,来到杭州后已经身无分文,无奈之下只能继续步行。天气愈加寒冷,衣服显得更加单薄。饥饿时,他们在餐馆门口等别人倒掉的剩菜剩饭,甚至在树林里找寻刚冒出的新芽充饥,但这些对于在身体成长期的青少年来说,实在是杯水车薪。

走投无路之下,他们盯上了一位年轻女子的背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月黑风高夜,柳暗花明时

和往常一样下班的戴杏芬向着家的方向走去。月黑风高的寒夜,四周也显得寂静起来。

在经过一个巷口后,身后传来一阵脚步声,她微微转头用余光一瞄,是三个勾肩搭背的男人。不安感瞬间占据心头,她裹紧衣服加快了脚步,但是身后的脚步声依然跟随着。

终于,她鼓起勇气站在一个灯下,大声质问年轻人为什么不依不饶地跟着她。然而,在明亮的灯光下她才看清楚这三人。

她原以为会是什么醉醺醺的又不正经的人。仔细一瞧才发现这三人一副可怜的模样。身上的衣服不仅薄而且还破破烂烂的,面黄肌瘦,蓬头垢面,却能从口音和身形大概判断出来是外地的年轻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个少年在被女子质问后,如实相告:三人是因为家里欠债,只好离开家乡投奔在城里的亲人,希望能在城里寻一份稳定工作,早日还清债务。但是一路兜兜转转,路程漫长且人生地不熟,本来就不多的钱早已经花光。现在实在是又饿又冷,有一个还发着烧。跟着姑娘不为别的只为讨口饭吃。

戴杏芬看到此情此景心生怜悯,在小时候父亲也曾收留过流浪者,耳濡目染下,她也有了一颗善良热忱的心,于是她将三个少年带回了家。

到家,戴杏芬给他们做了三碗满满当当的面,还烧了热水让他们洗脸,泡脚。待他们将破烂的鞋子脱下,戴杏芬看到了他们不忍直视的脚上都是又大又肿的血泡,心想不过是十多岁的孩子,何苦遭受这些疼痛和潦倒?眼眶湿润的她立马起身去找药膏并为他们上药。

三人狼吞虎咽般吃干净了碗里的面条,其中年纪稍长的男生,看到戴杏芬忙前忙后的,心里满是暖意,便主动说出自己不得不背景离乡的苦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男生名叫何荣锋,家在偏远农村,靠父亲屠猪卖肉为生。但是家里失窃,原本付给村民的几千元钱没有了下落。村

里本来就穷,指望着猪钱过日子,于是着急的村民,一天一小闹三天一大闹。何荣锋家的生活被闹得不得安宁,可是,上哪儿去找几千元钱呢?几千元钱在当时的农村可是一笔巨款。

直到某天下午,讨债的人强闯进他家,翻找值钱的东西,甚至追打他的家人。父亲见此情景,逃之夭夭。他只能冲上前护住母亲,向乡亲承诺自己会外出打工挣钱还清债务。听闻朋友的姐姐在黄岩工作,便叫上朋友一同前往。

听到事情原委后,戴杏芬潸然泪下,心疼这些懂事的孩子。于是,向亲朋好友询问,想给他们介绍工作,但是面对来历不明的年轻人,还是没有人敢聘用。

当何荣锋看到戴杏芬为他们所做的一切,也不好意思继续停留,和朋友商量着马上动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戴杏芬为三人买了车票,准备了充足的食物,又给了三十元钱。前后共是五十一元,这几乎是戴杏芬当时一整个月的工资。临行前还对他们说:“浙江人出门做生意,讲的就是诚信,做生意一定要有诚信。可以没有很多钱,但一定要做个好人,能帮助别人,好人才会有好报。”

何荣锋不仅感到手里是沉甸甸的,心里也是同样的感受。

或许当时的戴杏芬自认为这只是一次简简单单的帮助,但这其实是守护了少年心里的善良和正直。降低了曾经经历的暴行和冷眼给予的伤害,也成为了日后少年社会里打拼的灯塔。

莫愁前路,少年有志必行

90年代的社会信息没有现在那么发达,三个少年稀里糊涂地来到了沈阳。好在最终找到了老乡,然而幸运没有再一次降临,不仅辛苦工作了半个月的工资没有拿到,身上的钱也被骗没了。想到家里的母亲和戴杏芬的恩情,何荣锋没有放弃,辛苦找寻了一个月后,终于在油漆厂找到了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当何荣锋受挫时,他总想起戴杏芬的话:做诚信的好人。凭借着勤恳和诚信,终于让老板赏识这个年轻人。就这样,何荣锋开始从包揽油漆工作,到自己独当一面当老板。

最终,在拼搏20余年后,何荣锋成为了当地颇有成就的商人

在这20多年的时间里,何荣锋也没有忘记给戴杏芬写信,但是由于乡音的差异,以及记忆中地理位置与现实存在误差,何荣锋的信总是寄不出去被退回来,所以他坚持写日记。

何荣锋的日记摘要:

“戴姐姐:半年过去了,虽然我吃苦,挨打,但这地方川人的口碑好了,工作也好找了,老乡也团结了。没想到的是,我因为这样的举动出了名,几位当地老板就委托我找放心的老乡去工作,并给我招工费,而不少老乡也托我找工作,没想到我多了一些打工外的高收入……快两年过去了,我终于替父亲还上了要命的外债!我的父母都开始过上安稳日子了。今天我大哭一场,真的感谢你啊!”
  “戴姐姐:有个大老板觉得我有号召力,将家具厂油漆活全都承包给我,这一下我赚大了……这么多的日记,我不会让你看到的,因为你有幸福的家庭,我不能打扰你,但几年了,我又不吐不快。”
“神姐:我能有今天,完全依靠你无意的点化,我永存感激!今天,我终于有了本事,可以找到你,并能为你做事了,我一定要回报你!你我如此‘神交’十年,今天太多感慨,禁不住泪如雨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业有成,不忘知恩图报

因为自己曾经吃过苦,受过别人恩惠,何荣锋在成功后也在不停地做慈善,但是,他仍然坚持要找到戴杏芬。

由于乡音的偏差,在何荣锋记忆中戴杏芬的名字变成了“代信芳”,他拜托浙江朋友将浙江台州所有的“代信芳”都找了一遍,也不是当时救助他的好心人。

于是,何荣锋再次通过回忆当时的地址,找到了当时的地址台州市仙居县杨府村,通过村主任和乡亲的回忆,终于想起来曾经有一个叫戴杏芬的女子,与何荣锋提供的名字发音非常相似。恩人的真名终于水落石出,何荣锋迫不及待地开始了寻找。

最终在2013年,何荣锋终于找到了戴杏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戴杏芬

经过多年打拼,戴杏芬辗转过几个县市,最终和丈夫在台州开了一家面馆,在县城里买了房子,日子虽然不是富裕,但是吃穿也不必担心。

和当年帮助何荣锋时一样,也是在平常的一天,戴杏芬突然听到了有企业家要找她报答恩情的事情。戴杏芬努力回忆自己帮助过的人,何荣锋并不是唯一一个被她帮助过的人,所以,她并没有马上想起他。直到何荣锋登门答谢,她通过他的话语才想起来眼前这个身材魁梧的人,原来是当年饿得面黄肌瘦的年轻人。

但是,当何荣锋拿出一百万元的支票想要报答当年的恩情时,戴杏芬脸色沉了下来连忙表示拒绝。

善乃本性,金钱不可衡量

当戴杏芬看到当年穷困潦倒的小伙子成为了成功商人时,极具同理心的她,在社会打拼过知道其中的艰辛与不易,她从心里心疼这个孩子。“这么多年,他从那样的状态走到今天这一步,不知道吃了多少苦”戴杏芬说这句话时,眼里含着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她严词拒绝了何荣锋的支票,她当年是真的心疼这几个孩子才出手帮助,并不是在计划着未来会得到怎样的回报。

戴杏芬带着何荣锋来到自己家的面馆,做了一碗满满当当的面给何荣锋。而何荣锋像当年一样,在桌子旁看着姐姐为自己忙碌的背影。

待面条上桌后,何荣锋感叹面里放了好多虾米,戴杏芬笑弯着眉眼似母亲般说到:“当然要多放点,要吃饱,好好吃。”这一幕让人动容,仿佛他们是真正的亲人,不曾有过分别。

吃完面条后,俩人来到当年居住的房子。何荣锋兴奋地指着房子里的那些角落,说着当年在哪个角落做了什么事情,像极了故地重游后兴奋的孩子。

随后,戴杏芬和丈夫搬出桌椅和何荣锋诉说着双方这些年发生的事情,三个人就这么坐着和寻常百姓家的亲人在聊日常琐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在分别时,何荣锋还是将5万元钱悄悄放在了戴杏芬家的车上。

在他的心里,戴杏芬当年的恩情一直在他心里珍藏,背井离乡后,第一次睡了个安稳的觉;流浪街头半个月后,终于吃到了热乎的新鲜的饭菜;在冬天寒冷疼痛的身躯,也终于得到了缓解。

最后,在分别时的话语,也成为了在社会里辛苦闯荡时,似家人般的教导。可以说,时间很短的一段相遇,却治愈着何荣锋多年,而且还会一直延续下去。

所以,这份珍贵的恩情,他一定要给予回应,他也想让戴杏芬的生活更好一些,想看到姐姐的生活因为自己的出现而变得更好的迹象。这样,他会更有成就感:当年幸运地受你恩惠的少年已经事业有成,独当一面。

留下的钱,并不代表当年恩情的置换,只是展现了少年对恩情的铭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戴杏芬终于发现这5万元时,何荣锋的飞机已经在天空翱翔了数千里。

她很慌张,马上和家里人去往银行,在银行人员的帮助下,终于通过地址,公司和名字找到了何荣锋的账户将钱返还。以至于在后来的电话里,何荣锋有几分生气,问姐姐为何不接受自己的好意。

真诚地帮助,是现代社会的侠气

古语有:“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这是何荣锋对待恩情的方式。

也有“功成身退,施不望报。”这是戴杏芬对待恩情的方式。

也正如我们耳熟能详的樵夫过桥掉了斧头的寓言故事一样,金斧头银斧头,都不是自己的破斧头。在戴杏芬看来,即使现在何荣锋是亿万富翁,一百万对于他来说无足挂齿,但是这些钱依然不是自己的,是何荣锋凭借自己的努力与拼搏赚来的。当年的帮助是出于自己的善意,是一个力所能及的人理所应当的帮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况且,人的善良不能与金钱挂钩。正如当代社会一些匪夷所思的现象:有人意外落水,但是船夫要当事人给钱才去搭救;捡到他人的贵重物品,要求失主给予好处费或保管费。与金钱挂钩的善意,成为了商品。

于是,戴杏芬给何荣锋发了一条短信,内容为:

锋弟,在这20多年来,我帮助过不少人,其实有的时候我过得不如别人,但是,我从未想过要得到他人的回报,甚至有人还想恩将仇报,但是,有了你的影响,我不后悔,也不很,我会将我的这种本性持续下去。

何荣锋能够记得她的帮助,已经让她非常开心。所以,何荣锋给的百万支票,在戴杏芬的心里是不属于自己的,最终她的严词拒绝让这张百万支票失效。

戴杏芬的家人知道了戴杏芬的举动后,表示十分支持,她的孩子也以此为荣,尊敬淡泊金钱的母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什么何荣锋和戴杏芬的故事会让这么多人关注和动容?

首先,这是真实的故事,并非杜撰。

其次,别无所图的帮助,知恩图报的回馈,都凸显了人性中善良的一面,在人心浮躁,靠利益驱动的社会,显得愈加珍贵。

最后,得到过善意的何荣锋,在经历社会拼搏的同时,能够记着别人的好,等自己成长为“大树”后,也不忘让别人乘凉。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做公益慈善,资助贫困儿童。

而戴杏芬在看到穷困潦倒的何荣锋时,愿意相信这些陌生人并且慷慨地拿出一个月的工资支持他们。

在多年间坚持力所能及的善行,面对何荣锋飞黄腾达后给予的百万支票也毫不在意,能够保持自己善良的本性。

她反而更在意何荣锋这么多年的打拼累不累,正如俗话说的:在乎你名利的人,看你飞得有多高,而真正关心你的人,只在乎你飞得累不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多年后,导演刘观伟将他们的故事改编为电影剧本,并拍摄成为了公益电影《一辈子的姐弟》。

何荣锋秉持诚信,承担社会责任,知恩图报是商人珍贵的品质;戴杏芬极富同理心,超脱物质利益,拥有善良的本性。

他们的相遇和重逢都超脱物质利益外,正因为如此,故事才能真实又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