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鬼市”话题为市民所热议。

当“城市烟火气”的赞许与描绘,正一点点被“加强规范管理”的热切呼吁所覆盖,这种现象值得进一步探讨和深思。

鬼市”之“鬼”,一是其出摊时间较传统夜市晚,半夜忽现、黎明即散。二是地点不固定,给人以神秘感。近一段时期,“鬼市”的内涵也发生着变化。从最初在相对固定的地点卖古玩、字画和旧货,到现在以烧烤等餐饮美食为主,配以满足猎奇心态的各类游戏,等等,“鬼市”逐渐演变为深夜的狂欢。其本质上是,通过互联网集聚的流动摊贩构建起一个巨大的临时市场。

长达几百米甚至几公里的摊点,喧嚣的音乐,吆喝的叫卖,烟雾缭绕的街道,人群在拥挤中被推着前行……参与者也许会觉得这是生活的另一种“打开方式”,不同于工作时间里的循规蹈矩。但对于周边的居民而言,却憋着一肚子苦水。商贩占道经营造成了交通严重堵塞,晚归的居民在家门口一堵就是半小时甚至更长;各种嘈杂的音乐叠加肆意喊叫的人群,严重影响了居民的休息;次日清晨垃圾遍地一片狼藉,需要几十名环卫工人从凌晨5点清理连续作业数小时才能收拾完这残局。

如此种种乱象,真的是我们想要的“人间烟火气”吗?客观地说,它已远远超出“烟火气”的范畴,是一种自我放纵,是对市民生活和城市形象的软性破坏。

城市管理需要包容,需要考虑广大而多元的人群利益,而不当和失序的行为却在侵蚀这个包容的空间。

当一部分人的深夜狂欢建立在更多人寝食难安的基础上,以个体为中心而无视公共利益,也与南京这座城市包容的特质背道而驰。这不是一种健康有序的生态。

“鬼市”存在的价值在哪里?它是部分流动商贩们的营生手段,不同于传统的就业方式,没有摊位费、低成本的“微创业”能够被理解和包容。对于顾客而言,深夜逛吃逛玩也是一种压力释放。因为初心向好,所以其存在有合理性。但是这需要建立在行为自觉的基础之上,任何参与者都不该以“包容”之名去破坏规则,扰乱环境,影响他人。唯有对自我行为的约束,才能构成“鬼市”长期存在和持续火红的基底逻辑。

建立在商贩和顾客的自我约束之上,管理者也需要不断创新思路完善举措。相比于传统的“夜市”,“鬼市”的管理存在诸多难点。一是“鬼市”很鬼,选择的基本都是跨区的路段,市、区、街道等多部门联合治理、共建共管本身相对复杂;二是“鬼市”摊位数量多,每次来的摊主不固定,摸底调查和实时管理相对困难;三是“鬼市”没有摊位费,客流量庞大,人员疏导困难大。于管理者而言,一刀切的直接禁止或强行驱赶,不是最合理和有效的方式。但在包容的大框架之下,也需要加大整治力度,引导其规范发展。比如从选址、经营时间、经营品种的源头对“鬼市”进行规范,避免其野蛮生长为深夜大集市的无序形态;比如坚决取缔安全隐患大、问题明显的非法项目;比如约谈“鬼市”组织者,引导其切实负起相应责任,规范经营、服从管理、降低负面影响;比如对屡屡触碰管理底线、市民反应强烈的人和事,严肃处理、公开曝光,争取最广大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一个核心的问题,值得我们每个人去思考:在城市开放包容的氛围下,我们获得松弛感和便利性的同时,是不是也应该为维护这份独特的城市气质而尽好一份责任?

透过“鬼市”这扇窗,我们期待更多更好的答案。你们眼里的“鬼市”应该是什么样子?欢迎在评论区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