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Articles|China Economist Vol.18, No.6, November-December 2023

Title

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特征要求与构建路径

作者简介

盛朝迅*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

邮箱:shengcx@amr.gov.cn

摘要: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必须把握好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等基本特征和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等基本要求,准确把握现代化产 业体系建设的内涵与特征要求。同时,瞄准影响产业体系完整性、先进性和安全性的主要因素,把握产业结构调整这个关键、筑牢产业安全根基、畅通“科技-产业-金融”循环、持续推进世界级产业集群建设,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增强发展的安全性、稳定性和主动性。

关键词:现代化;产业体系;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强调“要继续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第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提出“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建设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统筹发展和安全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物质技术基础、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产业基础和赢得未来国际竞争主动权的迫切需要,必须从统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高度深刻理解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其核心要义与特征要求,明晰构建路径,务实予以推动(郑栅洁,2023)。

一、准确把握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特征要求

(一)现代化产业体系与现代产业体系的异同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党的二十大提出的一个新概念,但现代化产业体系有关的探索由来已久。党的十七大和十八大报告分别提出“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和“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等较为接近的概念。从历史演进、实践逻辑和政策发力点的角度看,现代化产业体系和现代产业体系有着诸多共同点。

第一,都比较强调“产业体系”的建设。产业体系主要是从产业构成和发展层次角度来看待产业发展问题,对应的是产业发展“不成体系”、比较零碎、没有有机结合、杂乱无章、层次不高、没有特色。党的十七大报告针对国际产业分工格局的新变化以及中国经济结构存在的突出问题,第一次提出了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主要就是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打造成体系化的产业发展能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也重点强调巩固优势产业领先地位、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等产业门类和产业体系建设的内容。

第二,都比较强调产业体系的“现代性”。“十二五”规划纲要强调“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十三五”规划纲要强调“创新能力强、品质服务优、协作紧密、环境友好”,都是从技术进步、绿色低碳、集约高效等“现代性”或“先进性”角度对现代产业体系提出的新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现代化产业体系”,强调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建设高效顺畅的流通体系,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高效集聚全球创新要素,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也是对产业体系知识技术密集、创新能力强、附加值率高等“现代性”和“先进性”的具体要求。

第三,都有比较鲜明的问题导向和战略重点。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主要是针对当时信息化与工业化两化融合不够,发展方式比较粗放,产业附加值偏低,工业大而不强,装备制造业发展水平亟待提升,部分企业生产能力落后等突出问题提出的。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也具有非常鲜明的问题导向,主要针对当时经济发展“脱实向虚”以及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与实体经济产业发展不协同不匹配等问题而提出的。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现代化产业体系”,则是针对全球产业大变局和分工重构的大背景,更加强调产业体系的完整性、先进性与安全性,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等战略任务。

在把握现代化产业体系和现代产业体系共同点的基础上,也要看到现代化产业体系与现代产业体系的不同之处。现代化产业体系相比现代产业体系多了一个“化”字,其内涵意蕴自然也有不同。什么是“化”?“化”就是改变,改变原来的形态或者性质,使我们产业体系发生变化,表明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在“现代产业体系”基础上更进一步,产生了重大变化,而这个变化又属于“质”的层面的变化。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产业结构变化。现代化产业体系要求抓住全球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过程中孕育的新机遇,用于开辟新领域、制胜新赛道,加快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更多新支柱产业和新的增长引擎,改变传统产业占比较高的局面,使得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

第二,发展动力变化。现代化产业体系要求产业发展驱动力从过去的要素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制度创新等,持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畅通“科技—产业—金融”循环,推动我国经济由量大转向质强,形成发展新动能,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科技、知识和人才优势的引领性发展。

第三,要素关系变化。现代化产业体系要求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数据信息等高端要素与之有效衔接、相互协同,并根据产业发展不同阶段、不同门类、不同场景的需求特点提供“量身定制”的服务并获得合理回报,形成良性循环、优化要素配置、提升要素效率的现代化产业模式和组织运行系统,成为全球重要的科技、产业、金融和数据资源配置中心。

此外,“现代化产业体系”与“现代产业体系”相比,也有三个方面的不同。第一,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强调过程,而现代产业体系更强调结果或状态。第二,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一个范围更大的概念。就像工业化不仅仅包括工业发展本身一样,现代化产业体系也不仅仅包括产业发展和产业体系建设本身,还包括基础设施的现代化、要素支持的现代化,甚至产业发展与城镇化、信息化、数字化、农业现代化等协同的内容等。第三,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与中国式现代化、现代化经济体系等语境更吻合的概念。党的二十大报告以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在产业发展方面的主要任务以“现代化产业体系”替代“现代产业体系”更为适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本特征与要求

关于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内涵特征,学术界开展了较为丰富的研究。盛朝迅(2019a)认为,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关键要着眼于“创新引领、要素协同、链条完整、竞争力强”这几个关键词,从体制机制、要素培育、企业主体和产业发展四个层面发力,努力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黄汉权、盛朝迅(2023)从横向产业构成和纵向产业能力两个方面拓展了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内涵,认为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以先进制造业、现代化服务业、现代化农业为基础,以现代化基础设施为支撑,不断实现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结构高度化合理化、产业链现代化以及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化发展的产业体系,具有创新驱动、融合发展、结构优化、绿色智能、安全可控、高水平开放、竞争力强、效益良好等重要特征。刘志彪(2023)则认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应具备自主性、开放性、协调性等现代性特征。刘振中(2023)提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内涵特征不仅仅包括产业质效的高端性、产销衔接的高效性、产业占比的协调性、产业之间的融合性以及基础配套的完善性等,还应动态考量其现代化进程中的战略支撑性、创新引领性、安全韧性、开放竞争性和发展可持续性。

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提出“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建设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对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特征和要求作出了深刻的概括。

从内涵特征看,现代化产业体系具有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特征,这是全球产业现代化高端化发展的共同规律,也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路径。首先,

智能化是人类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的重要主线,从机械化开始,电气化、信息化、数字化乃至智能化革命的浪潮使得工业更加自动化、智能化,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组织运行模式,使得人类劳动得到极大的解放和赋能,提升了劳动生产率,也使得先行国家获得了全球产业竞争中的领先优势。展望未来,能否实现产业体系的智能化转型或者说能否引领产业体系的智能化转型,在全球智能化转型的过程中“先人一步”,关系到未来国际竞争的成败和在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的位势。因此,我国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必须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加快突破人工智能、新一代电子信息等前沿科技,持续推动智能技术应用及与经济社会的深度融合,努力抢占全球产业体系智能化的战略制高点。其次,绿色化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然要求。随着全球工业化发展水平的提高,人类对于自然资源的获取数量和人均能源利用水平大幅攀升,使得人与自然关系变得紧张,极端天气不断增多,气候变化影响深远。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要全世界共同努力,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推动产业体系的绿色化发展,使得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向着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调整和演进。与此同时,绿色技术、绿色规则也成为全球新一轮产业竞争的焦点,要求各国积极研发绿色技术、开发绿色产品,形成绿色经济新增长点。最后,融合化是产业体系现代化的普遍形态和重要途径,产业本身是由相互关联的各个产业子系统构成,各产业的升级和突破离不开相关行业的物质和技术支撑。比如,电子信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装备和材料技术的进步,信息化条件下装备工业的升级也离不开电子信息、智能技术的赋能,甚至是生物技术的进步也离不开芯片、大数据等持续突破和发展。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也是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等。因此,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促进相关领域前沿技术交叉融合,是催生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和新模式的重要途径。从基本要求看,现代化产业体系应当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这是实现产业体系现代化的基本要求和重要保障。完整性是对产业体系和门类提出的要求,是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基本前提和条件。如果没有了完整性,产业安全就会大打折扣。相对而言,完整性是我国产业体系的优势所在,应当继续巩固和保持。先进性是指产业在技术、结构、标准、基础设施、工艺、方法、理念等方面居全球领先水平,这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现代性”的重要体现,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是获得竞争力和高端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形成产业竞争新优势的关键所在。没有先进性,必然会面临低端锁定或“卡脖子”等安全问题。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全面提升产业创新驱动发展水平,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安全性是指产业体系的自我保护能力、抗风险能力和自我恢复能力,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必然要求。安全性和完整性、先进性密切相关,没有离开安全的发展,也没有脱离发展的安全。过去的产业发展逻辑是成本优先、效率优先,前提是安全能够得到保障,如果没有安全性作为保障,完整性和先进性也会受到影响、逐渐弱化。强化安全保障,短期看可能会牺牲一定的成本和效率,但长远看会形成产业发展新优势,即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相统一的优势,会使得在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不具备优势国家和地区的产业和订单转移至我国,形成新的综合竞争优势。

需要说明的是,“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既是对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构建要求,也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特征和建设目标,三者紧密联合,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必须整体推进、协同联动。

二、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进展与问题

(一)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主要进展与成就

1.拥有世界上最完整的产业体系,配套能力强的优势较突出

我国着力构建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大力推动先进制造业发展,着力稳定制造业比重,推动制造业规模稳定增长。2022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达到33.52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27.7%;占全球制造业比重从2012年的20%左右提升至2022年的30%左右,自2010年起连续13年位居世界首位,超过了第二名和第三名的总和。与全球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值为16.5%的水平相比,我国制造能力明显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无论从大类、中类还是小类的维度看,我国产业体系的完整性都居于全球前列,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在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超过四成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生产了全世界50%以上的粗钢、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和工业机器人,60%以上的新能源汽车、家电、微型计算机和化纤产品,70%以上的锂电池、太阳能电池和手机等。我国产业门类齐全,终端产品制造能力强,基础设施条件好,产业配套能力完善,产品转换和响应能力强,成本优势和效率优势突出,是当之无愧的全球制造业基地。

2.建成先进的产业体系,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步伐加快

从产业结构看,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发展壮大。2022年,我国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15.5%和31.8%,比2012年分别提高了6.1和3.8个百分点。从企业主体看,高技术企业数量从2012年的3.9万家增长至2022年的40万家,中小型科技企业达到50万家,有762家企业进入全球企业研发投入2500强。累计培育了近1.2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万多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从技术水平看,我国制造业创新能力大幅增强,三代核电、5G产业化、超级计算、高速铁路、新能源汽车等部分领域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正在实现由“跟跑者”向“并跑者”、“领跑者”的历史飞跃。从智能化发展看,我国智能工厂建设加快。有110家工厂达到国际智能制造先进水平,建成了2100多家引领行业发展的高水平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灯塔工厂数量达到50座,占全球比重达到38%。制造业机器人密度增长15倍,达到每万名工人392台,机器人渗透率大幅提升。形成了一批有区域和行业影响力的智能制造系统集成方案提供商,对生产效率提升作用显著,智能制造应用规模和水平全球领先。绿色化发展方面,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深入推进,培育建设了一批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产品供给能力显著增强,绿色供应链加快发展。融合化发展方面,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加快推进,积极探索新业态、新模式、新路径,推动“两业”相融相长、耦合共生。研发服务外包、供应链管理、柔性制造、全生命周期管理等制造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和能力持续提升,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

3.产业安全发展水平大幅提升,产业体系安全性的支撑不断夯实

实施了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持续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通过“点的突破”与“链的协同”不断强化重大技术创新成果迭代应用。积极推进株洲、杭州、武汉、成都、宁德、潍坊、南通、合肥、广州、深圳、包头、齐齐哈尔等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体系建设,初步形成了“链主带动、应用牵引、点链结合、串珠成链”的产业链供应链生态建设局面,重点产业链自主可控水平稳步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持续推进,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持续提升,粮食作物良种率和设施农业等机械化水平大幅攀升。我国粮食生产连续8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人均粮食占有量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实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煤炭产能结构和布局得到持续优化,煤电油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步伐加快,石油、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进展,油气核心需求供应能力稳步提升,能源进口战略通道布局不断完善,能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取得积极进展。战略性矿产资源保障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和大幅增强,自然资源部联合有关部门加快实施了新一轮找矿战略突破行动,推动锂、钴、镍等重要矿产保有资源量实现增长。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挑战

1.产业体系完整性受到挑战

一是面临产业外迁的风险和压力。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业在全球范围内优化布局是资源优化配置和整体福利增进的有效途径。但是,一些国家以意识形态划线,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推动产业链回流本土、近岸或者所谓的“友岸”,使得全球产业体系割裂的风险上升,部分产业链出现外迁,对产业体系完整性造成损伤。二是面临产业“脱实向虚”的压力。全球范围内的供应链重组和再制造化,导致全球产业竞争日趋激烈,制造业成本大幅上升,产能利用率趋于下降,利润空间受到挤压,使得产业链上大量中小企业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和不确定性担忧,融资成本相应增加,融资难问题凸显,导致大量资金由于找不到合理回报和出口在金融体系“空转”,而一些长期亏损行业或经营压力较大的行业可能会出现资本和经营主体退出的情况,从而影响产业体系完整性和供应链效率提升。三是部分地方对传统产业或铸造、印染等部分产业环节搞“一刀切”,造成产业链环节缺失或配套不完善,影响产业体系完整性。

2.保持并扩大先进性的痛点较多

一是先进技术获取路径发生变化,发达经济体对我国技术溢出效应减弱,我国技术获取成本相对抬高,企业出于长远战略考虑加大研发投入,短期会使得企业财务成本增加明显,基础研究能力的攀升和科技自立自强需要长期的耐心资本加持和更多制度化的创新政策供给。二是智能化绿色化改造过程中出现的不协调问题。我国制造业存在大量规模小、布局分散、种类繁多的中小企业,智能化绿色化转型遇到的问题千差万别,大中小企业、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部分大企业数字化智能化投资巨大却使用效率很低,部分中小企业面临“不转型等死、转型找死”的现实困境。一些地方追求“小而全”,低水平重复建设也会造成资源浪费,影响产业体系先进性目标的实现。三是保持产业体系先进性要求供给侧和需求侧协同发力,通过需求引领、供给创造实现联动升级,但全球范围内的市场扩大和升级速度低于预期,特别是高端市场、高端需求对产业升级的拉动作用趋于减弱,能够引发广泛社会需求和消费者追捧的新的“爆品”减少,会影响产业体系先进性发展的步伐。全球范围内经济恢复不如预期,也会影响就业和收入,对消费升级以及随之拉动的产业升级产生影响。

3.产业体系安全性风险仍不容忽视

一是“点”的安全仍存在风险点,主要包括关键技术、产品、原材料和设备等“断供”或者物流供应、能源供给得不到有效保障。二是“线”的安全存在隐患,主要表现为产业链供应链顺畅运行中存在的可能卡点和堵点,如物料衔接、货运组织等,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的协同等,运行效率下降等。三是“面”和体系安全能力提升面临制约,包括产业发展文化、设计理念、思想、产品研发、产品制造、产品物流、产品销售以及市场体系的再造和升级,可能出现的产业体系重构等问题。

三、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主要路径

现代化产业体系在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必须明确产业结构调整、筑牢产业安全根基、畅通科技产业金融循环、加快建设世界级产业集群等构建路径,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增强发展的安全性、稳定性和主动性。

(一)把握产业结构调整这个关键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抓住产业结构调整这个关键,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习近平,2023)。纵观主要发达国家和我国东部地区产业发展历程,顺应全球产业发展大势,及时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是实现产业体系升级、经济领先发展和增强竞争力的关键举措。

一是实施新支柱战略。优先培育和大力发展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构建产业体系新支柱,培育壮大新动能。重点在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绿色环保、人工智能与大模型、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建设创新和公共服务综合体,鼓励多技术、多产品、多场景率先推广应用,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

二是实施新赛道战略。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瞄准类脑智能、区块链、量子信息、合成生物、基因技术、深海空天开发、未来能源等技术变革前沿和未来产业方向,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强化技术研发、人才、配套产业和新型基础设施等供给,布局建设一批未来产业技术研究院和未来产业发展先导区,打造若干未来技术应用和产业跨界融合示范场景,加速未来产业从技术到产业化的进程,不断开辟新领域,制胜新赛道。

三是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要避免“贪大求洋”“喜新厌旧”的思维,避免“一刀切”的做法,持续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保持产业体系的完整性、多样性和体系性。继续深入实施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和技术改造专项,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和普惠力度,鼓励更多中小企业应用先进适用技术,推动设备更新和新产品规模化应用。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继续高水平办好中国品牌日活动,推动制造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发挥数字经济赋能实体经济作用,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动产业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做大做强数字经济。加大制造业绿色化转型支持力度,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带动全行业绿色低碳转型。适应工业化发展规律,加快推动研发设计、现代金融、会计审计、会议会展、高端商务、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深入推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加快繁荣发展餐饮住宿、养老、医疗、健康、文化创意、旅游休闲、购物娱乐等生活性服务业,构建优质高效服务业新体系。

(二)筑牢产业安全根基

现代化的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建设的重要物质技术基础。产业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和支撑力量。在国际环境错综复杂、全球产业链加速重构、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影响叠加的背景下,要统筹好发展和安全,把维护产业体系的安全性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构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产业链供应链,切实提升能源、资源和粮食安全保障水平,以高质量发展筑牢现代化产业体系可持续发展的安全根基。

一是继续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实施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聚焦制约产业基础能力提升和产业链现代化的基础零部件、基础元器件、基础软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等“六基”瓶颈短板开展集中力量攻关。对面向产业链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基础研究提供长期稳定支持,完善基础研究成果评价机制,通过财政投入引导企业加大研发力度。强化重大创新成果迭代应用,进一步推进首台(套)装备、首批次材料、首版次软件示范应用。坚持精准分类施策,促进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加快形成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倪红福、田野,2021)。

二是提升矿产资源保供能力。建立健全关键矿产资源清单,制定持续的关键矿产资源国家战略,鼓励矿产资源领域中央企业围绕关键矿产资源清单积极参与全球矿产资源合作,加大国内找矿工作力度,构建面向生态和全产业链的关键矿产智慧治理体系。推动矿产资源回收再利用体系建设,发展循环经济和再回收再利用平台。完善矿产资源储备体系和交易平台建设,着力增强矿产资源交易定价权、话语权。

三是提升能源安全保障水平。深入推进能源革命,通过大力发展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加大国内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力度,拓展传统能源运输通道和来源,加强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等,切实提高能源自主安全保障能力。有序释放煤炭先进产能,推进煤电与可再生能源联营,促进多种能源互补,形成结构优化、清洁高效、安全稳定的能源发展格局。

四是切实保障好粮食安全。发挥各省粮食生产优势,统筹规划,实施分品种生产保障策略,提升粮食整体自给能力。加强耕地保护,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进一步加强种业技术攻关,加大力度推进种子库和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建设,确保种源安全。营造粮食节约氛围,减少粮食在生产、流通、存储和加工环节的不必要浪费,打击粮食浪费行为。积极培育国际大粮商和跨国农业企业集团,推进生产、加工、仓储物流等全产业链布局。

(三)畅通“科技—产业—金融”循环

科技和金融就好比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任督二脉,畅通“科技—产业—金融”循环,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保持产业体系“先进性”的重要途径。一是畅通科技—产业循环。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先进性”的重要要求,坚决补上在技术积累和工业化基础方面的短板,着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持续突破,努力提升技术层次和水平,力争主要产业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深入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把产业体系和科技体系更好贯通起来,从制度上确立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畅通企业科技人才职称评审和院士评选通道,鼓励企业加大长期科技创新投入,根据产业实际需求加大科技研发或向全社会提出科技攻关需求,政府着力提供场景和采购订单等支撑,产学研多方合作做“有用的研究”,解决“科技—经济”两张皮问题。鼓励多行业交叉融合,推动数据资源开放共享,提升数据资源应用效能,解决部分行业长期存在的难题。

二是畅通产业—金融循环。促进金融和实体经济深度链接,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实体经济升级发展方向,结合短板产业、优势产业、传统产业、新兴产业链不同环节不同阶段融资需求,调整优化金融机构布局和绩效考核评价要求。根据“力度要够、节奏要稳、结构要优、价格要可持续”的要求,着力构建多元化、运转高效的金融服务体系和健康的资本市场,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初创企业、中小微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和领军企业等提供精准有效的金融服务,解决经济“脱实向虚”问题。特别是,大力支持中小微企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制造业等重点领域,推动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增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发挥好金融在促消费、稳投资、扩内需中的积极作用。

三是实现供需联动升级。实现“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给市场比给资金更重要。要充分发挥我国拥有的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实施需求扩张战略,推动供需联动,支持新产品和新技术在国内大市场尽快迭代优化升级,形成竞争优势后再去拓展国际市场。要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建立完善国内行业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和规则体系,形成产业链供应链内部尽快认可新技术新产品的生态体系,推动新动能产品和技术快速市场应用。支持场景创新和需求侧应用推广,用好用足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率先在国家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城市建设等应用场景中使用国产新动能产品,增强全社会购买自主研发产品的意识,构建关键核心技术国产替代商用生态体系。强化新动能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地区推进5G、新算力、智能汽车测试场等新型基础设施适度领先布局。

四是强化人才等高端要素保障。优化高校专业与课程设置,推动高校和企业、科研机构、事业单位等联合开展人才培养,根据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需求加快培育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跨学科复合型人才。高度重视企业家人才、投资家人才和科学家人才,倍加珍惜爱护优秀企业家,鼓励实干兴邦,充分释放人才资源活力。进一步完善有关高端外籍人才来华工作、访学的政策,通过充满前景的科研项目、有国际影响力的科研平台、有强大凝聚力的科研团队、有竞争力的薪酬福利和完善的医疗教育保障等持续吸引留学生和外籍科学家与我国开展科技创新合作,使我国成为对海内外优秀科学家具有强大吸引力的人才高地。

(四)持续推进世界级产业集群建设

集群发展是产业发展的重要组织形态,也是当今全球产业竞争的重要形态和产业升级发展的主要路径(盛朝迅,2019b),要注重产业集群建设,通过集群强化各类企业技术经济联系,推动要素、资源向集群集聚。提高产业链上下游协作配套能力,着力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巩固制造业体系完备性、提升现代产业的先进性。

一是以集群发展优化产业布局。坚持全国一盘棋,引导各地发挥比较优势,建设各具特色的先进产业集群,重点在专业化、差异化、特色化上下功夫,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二是以集群发展强化企业主体培育。充分激发民营经济活力,围绕龙头企业供应链进行招商引资,完善产业链协作机制和集群公共服务平台。共同打造产业生态圈,培育一批在产业生态中具有控制力的主导企业和在细分产品市场位居全球或全国前列的“隐形冠军”“单项冠军”,壮大优质企业群体,加速形成世界一流企业。

三是以集群发展营造良好产业发展环境。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通过集群发展促进技术创新和转化应用,适度超前布局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着力营造产业发展的良好生态。

四是以集群发展提升产业开放水平。围绕集群内企业发展需求,打造一批高水平、宽尺度、深层次开放平台和载体,形成对全球资源要素的引力场,吸引更多外资、外技、外智流入中国。依托集群内领军企业和园区平台等载体,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推动构建“两国双园”等跨境产业链合作新模式新路径,推动开放合作与协同创新,促进中国与全球产业链深度融合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汉权、盛朝迅, 2023,《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内涵特征、演进规律和构建途径》,《中国软科学》第10期。

[2] 刘志彪, 2023,《理解现代化产业体系:战略地位、建设内容、主要挑战与对策》,《福建论坛》第5期。

[3] 倪红福、田野, 2021,《新发展格局下的中国产业链升级和价值链重构》, China Economist第5期。

[4] 盛朝迅, 2019a,《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思路与方略》,《宏观经济管理》第1期。

[5] 盛朝迅, 2019b,《推进我国产业链现代化的思路与方略》,《改革》第10期。

[6] 习近平, 2023,《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7] 郑栅洁, 2023,《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求是》第13期

China Economist (中文刊名:《中国经济学人》)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主办的面向全球发行的中英文学术期刊。China Economist创刊于2006年3月,始终致力于向全球传递中国经济学与管理学最前沿研究进展,搭建中外学者相互交流的学术平台和研究阵地,向全世界宣传能够代表中国人民根本利益诉求的研究成果,促进国外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国,不断增强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中国经济学人》先后被EconLit、EBSCO、ProQuest、SCOPUS等全球主流、权威数据库及索引系统收录,入选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是“代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英文刊最高水平”的期刊。

投稿:http://ceji.cbpt.cnki.net

网站:http://www.chinaeconomi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