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富耀南

无锡南门这一带过去有这么一句话:“上塘十里宜开店,下塘十里兴烧窑。”

一、大窑路的来历

自南长桥(南门)至清名桥、伯渎桥一带统称南塘。具体来分,大运河西岸,即南长街一边称为上塘,东岸则称谓下塘,而下塘中,自跨塘桥、经大公桥到清名桥堍这一段,叫南下塘街。跨过伯渎桥右转再左转沿古运河向南,经沙巷、公基弄、马场上、高步沿、墩上、邱太桥、黄家桥、陆清桥、石街上,最后到下甸桥,全长4公里就是大窑路。

这一段是古运河开凿形成的高岗、芦苇滩,因生产、生活需要,利用这里的荒滩、芦柴、用水、运输又十分方便,便建起了许多烧砖瓦的土窑。最初把这里叫“老窑头”或称“南门窑上”。由于这些砖窑容积都比较大,生产出来的砖瓦区别于其他地方的“小窑货”,故叫“大窑货”,就将老窑头改称为大窑坊,直到1932年正式命名为大窑路,编门牌有320号。

二、大窑路砖窑业的历史

中国历史上有“秦砖汉瓦”的说法,就是说从秦汉开始,我国砖窑业就兴盛了。无锡的砖窑业,据文献记载,已有600年的历史。明洪武初年(1422),即朱元璋登基成为大明皇帝,无锡南门这一带烧砖瓦就兴盛起来。这与朱元璋要筑南京城、盖明故宫有关。那些由朝廷钦定的砖窑称为“洪武窑”。南京明城墙明故宫东华门遗址发现两块砖,上有铭文:“常州无锡县提调官县丞贾从善,司吏朱原,作匠徐宁,洪武二年七月”。

大窑路砖窑业除满足无锡及周边地区生产生活大量砖瓦所需外,还有一段光荣的抗倭斗争的历史。明嘉靖33年(1554),东邻倭寇侵犯我东南沿海,传要侵犯无锡,时无锡县令王其勤紧急动员全市人民修筑城墙,大力组织鼓励彻夜烧窑。大窑路砖窑从20多只迅速扩充到40多只,烧窑工人达数千人。全城百姓同仇敌忾,在倭寇侵犯前基本把无锡城筑好。许多烧窑工人,白天烧窑,晚上成为“窑兵”参加巡查,迎击敌人,传说有800名窑兵。

大窑路砖窑业最兴盛在晚清时期,无锡成为饮誉大江南北的布、米、钱、丝四大码头,民族工商业开始兴起,办厂造房,砖瓦需求很大。清乾嘉年间(1736—1820),沿大窑路高岗一路向南排开,发展到108只,窑工近万人。《无锡县志》载:“向自吴门而外,惟锡有砖窑。”“不远数百里,取给予此”。

至民国初年(1911),有窑工超万人。那时,站在清名桥、伯渎桥向南望去,灯火闪烁、烟雾弥漫,延绵不绝,运河边运砖、运柴草的船只百余艘一字排开,搬运工上上下下,一派繁忙景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大窑路砖瓦的种类

开始,这里生产的砖瓦同其他地区的砖瓦没有多大区别,多属小土窑。清初,请来常州白家桥师傅指导建比小土窑先进的“蒙顶小型倒焰窑”后,再逐步改进创新,建“蒙顶大型倒焰窑”。窑洞由一个,发展到一只大型窑有两个三个进柴火的窑洞门。目前,保存最完好最大的一只窑叫老中窑,有二三层楼高。造这么大的一只窑,利用拱顶原理本身是个奇迹,这座老中窑容积率非常大,一窑可烧10万—20万块砖。

大窑路砖瓦生产属于个体老板各自组织、生产、销售的手工业。后来因需要,成立窑业公会,有了议事制度,生产上可以进行技术交流,以确保砖瓦质量,维护地区信誉,在销售上互通有无,相互帮衬,但生产上还是各自为主。

大窑路生产的砖瓦品种齐全,质量上乘,砖瓦有22种:三分砖、十料砖、二寸砖、七五砖、八五砖、方砖、望砖、足六砖、磨刀砖、耐火砖、青砖、红砖;最大的是故宫铺地的金砖等。

每年出产约800万块砖以上,值银万余两。

1930年,由于法国传教士要在青浦佘山修天主教堂,选用浙江宁波、苏州陆墓、无锡大窑路的方砖进行破坏性试验,结果大窑路方砖胜出。教堂预定4000块。由冯茂晋记砖瓦号独家生产。

再说瓦有五种:大瓦、加大瓦、加六瓦、小瓦、屋檐瓦等。

无锡商会曾征集大窑路砖瓦分赴青岛杭州参加全国博览会,在国际博览会获奖,参加1950年举办的苏南城乡土特产交流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砖瓦生产的工艺流程

1.做砖坯。取冈上泥土,晒干研成粉末,加水和成泥巴,掼成砖坯。定制的青砖,要先将粉末泥用大七石缸浸泡一周,捞出掼成砖坯、晾干。

2.人窑烧制。依据不同质量、型号的砖,烧不同的天数,一般要7—15天,要不停的加柴火加温、浇水,全凭师傅经验。

3. 出砖。

4.销售运输。

五、生产规模经营变革

大窑路砖窑600多年的历史,基本上属个体手工和个体经营。1949年无锡解放后,对资方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才转向集体生产。

1954年成立砖瓦生产合作社。

1958年成立地方国营太湖耐火材料厂、利民瓷厂,均迁出大窑路。

1969年五丰农业社砖瓦生产并入利农砖瓦厂,开始机器生产,摆脱繁重体力劳动。

大窑路现尚存比较完整的古窑有20余座,其中老中窑最具代表性。2003年利用古窑建成窑业遗址博物馆,由市级升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成为无锡大运河沿线不可多得的文旅节点,也是对广大青少年进行劳动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附:对《无锡大窑路烧窑业的兴衰》的一点补充

车 明

我拜读了富耀南老先生《无锡大窑路烧窑业的兴衰》一文,感触良多。富老先生之文,生动流畅,妙笔生花。现仅就我所知晓的,做一点补充,不当之处,敬请高贤斧正。

我是1965年生人,从小就生活在大窑路27—1号(窑业博物馆所在地),在大窑路小学读书。我的同学们都是1965、1966年生人。我当时是窑小1班的学生(1班的学生,从兴隆桥堍的高步沿开始,沿着古运河河边,一直到前塘浜桥为止,这一段区域里居住的学生,编为1班)。我的同学有三类人员组成:第一类是窑主的第三代,第二类是窑工的第三代,第三类是房管局统一派公房的市里企业职工的子女(我是第三类的)。富老先生一文中提到“1958年成立地方国营太湖耐火材料厂、利民瓷厂,均迁出大窑路”。实际情况是:还有4座窑是继续在烧窑,最晚的烧到1976年,无锡市全民住进抗震棚前,才停止烧窑。

第1座窑是窑业博物馆所在地的那一座窑,烧红砖,就在我的家旁边。我和同学们经常在泥胚砖堆里、米糠堆(窑上人都叫“龙糠堆”)里“躲猫猫”。第2座窑是三阳弄口的那一座窑,烧红砖,我的同学冯晓华记得在二、三年级时(1974年—1975年),他拿着山芋、生花生,去那一座烧着的窑顶上烘焙。第3座窑,是我的同学刘宇平家旁边的那一座窑,烧红砖,直到住抗震棚前(1976年),才停止烧窑。第4座窑是在锡钢桥旁的窑,俗称“石灰窑”,是专门烧石灰的,据家住在石灰窑旁的朱满芬老人回忆,一直烧到1976年才停烧。

以上所述,只是我所了解到的一些信息,提供信息的人,都还健在。大窑路,留下了我的童年足迹,漫步大窑路,处处皆是温馨的回忆……

文章来源:《梁溪书友》

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