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罗宾
出品:明亮公司
具身智能的产业化正在落地于自动驾驶和机器人等主要场景,具备相关技术的公司都在探索实现大规模商业化的解决方案和商业模式。
近日,「明亮公司」对话了北京洛必德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洛必德”)执行总裁丁志国,他通过介绍洛必德的技术及产品优势、对具身智能细分应用市场的理解,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解答。
洛必德成立于2018年底,创始团队有多年科研背景。公司在精准感知、智能识别、类人认知、协同决策及高精度建图和运动控制方面建立了自主核心专利技术体系。洛必德现已成为为数不多的可提供机器人泛化能力的人形机器人公司,同时,它的自动驾驶项目已经在国内十多个城市实现商业化落地。2023年,洛必德与金龙客车携手获得迪拜世界自动驾驶挑战赛冠军。
洛必德围绕商用和家用机器人市场已研发出十余款机器人产品,覆盖清洁、配送、接待等功能性场景。值得一提的是,公司致力于将机器人服务广泛应用于家庭中。据悉,公司已推出的AI家庭健康管理机器人能够提供望闻问切、远程问诊、慢病管理、用药提醒、老人陪伴与监护等服务。此外,洛必德于去年发布了人形机器人尤达大师(Master Yoda),可实现自然步态行走,并具备完整的三维空间感知能力和高精度运动、导航、避障能力。
从客户反馈来看,洛必德的机器人产品具有高性能及显著低于同类产品的价格,而它得成本优势得益于自研能力。丁志国表示:“我们的团队非常喜欢自己琢磨产品和部件,机器人的软件及硬件核心部件完全自研,因此可以制作出我们想要的通用化能力很强的机器人底盘。”他指出,过去三年,产品的投入产出比已经提升了70%,而在新一轮调整之后,据测算,成本可继续下降30%。
成立至今,洛必德的投资方包括医药、通讯、消费等领域产业资本、政府投资及基金及盈科资本等。7月初,公司宣布完成B+轮融资,以进一步推动公司在自动驾驶和人形机器人的技术研发及商业化进程。
以下是明亮公司与丁志国的对话(有删节):
Q:明亮公司
A:丁志国 洛必德执行总裁
强通用化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推动产品大规模商业化
Q:洛必德对具身智能应用于机器人现在进展如何?
A:我们在轮式机器人、复合机器人或协作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都进行了布局。我们早期主要做轮式机器人,它的商业化可行性更强。目前为止,人形机器人受制于成本和市场接受度等因素,现在还很难达到大规模商业化,处于小范围测试阶段。其实轮式机器人加上我们自研的机械臂,可称之为协作机器人,它基本能满足80%的人形机器人的作业场景,因为协作机器人在平面上作业,它与人形机器人最大的差异在于后者可以在非平面的空间里行走。
我们过去主要研发的是轮式和协作机器人,但人形机器人是未来具身智能应用的趋势,当然这也要伴随着成本的下降。我们会聚焦在产品的大规模商业化上,不仅仅是对技术的钻研。
Q:公司的技术优势是什么?
A:我们的创始团队是科学家背景,过去十年的核心研究方向是视觉、感知决策相关的一系列技术,所以在机器人大脑领域研究得很深。根据客户反馈,我们的轮式机器人的底盘,在同类产品中性能位于前列且成本低。基于通用的底盘的技术,我们可以很快构建产品矩阵。
Q:怎么去衡量底盘的性能好还是不好?
A:测评的方式很难实现绝对的公平,所以从市场的角度,终端用户的看法是很好的衡量标准。我们也问过客户,他们认为我们底盘的参数与同类产品虽然差别不大,但我们的产品在一些方面如定位精度、爬坡能力、避障能力远程部署能力等都很领先,而且我们的成本很低,有同类产品的报价是我们的10倍。
简单来说,执行相同的动作、控制、决策等,我们的产品可以用更加简洁的算法,或采集更少量的数据,这样也就节省了很多算力、存储和电池相关的成本。另外,很多技术是由我们自己所研发和验证,在已经申请的200多项专利中,有一半以上是发明专利。
Q:如何实现较强的通用化能力?
A:也是因为我们的自研程度高。核心部件完全国产,软件算法和控制部分完全自研,只有一些元器件需要外采,因此可以制作出我们想要的通用化能力很强的机器人底盘。消杀机器人、配送机器人和清洁机器人这三款轮式机器人都是基于这种通用化能力研发出来的。另外,协作机器人的机械臂,以及人形机器人的双足、步态控制等,都是我们自研的。
家用场景更强调机器人泛化能力和交互体验
Q:为什么进入到了家庭服务的场景中?
A:进入家庭是我们的目标,在家庭里面我们的切入点是养老,最终触达服务。这也是我们经过三四年不断打磨之后验证的一个方向,而且在其中我们已经有很好的解决方案。在国内,我们希望服务两亿以上的家庭,在国外我们希望通过商用渠道体现产品的价值。就国内来说,商用市场我们一直在做,它对产品功能的要求不算高,但这块市场竞争激烈、商务成本和维护成本高,而且从增长角度看,它不是未来新的趋势。
为什么我们没有进工厂?首先工业场景里更多地强调专用性,而不是泛化能力,从这个角度看,机器人在工业应用中的天花板不高。而人形机器人之所以要做成人的样子,无非是人形外观更利于其在家庭中服务,让人看着更舒服。工业场景里为了效率反而不需要机器人有人形的外观。相比之下,机器人像家用电器一样进入家庭,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前景更广阔。
Q:为什么以养老为机器人服务的切入点?怎么发现其中的需求的?
A:进入家庭就要决定服务家庭里的哪些角色,首先会想到一老一小,如果产品服务于小孩,会受到一些政策的影响,尤其是与K12相关的政策,而且很多小孩不能理性全面地做决策,或是交互时没有自制力。老年人群则不同,他们生活中有许多确实需要机器人辅助的情况。不仅在国家层面存在65岁老龄人口很快达到三亿人,需要被服务的问题;从商业角度看它也是一个可以获利的市场。产品进入老年人群后,从某种意义上也延伸到了家庭中的孩子和中年人,我们希望它成为一个平台,把接口提供给更多第三方的合作伙伴。机器人就是其中的一个中枢。
Q:公司的产品怎么解决养老场景里的痛点?怎么满足交互的需求?
A:这个方向是我们正在做的协作机器人。现在我们的机器人最复杂的一种交互是把药盒弹出来,提醒老人去服药。未来随着机械臂的加入,机器人就可以在家庭中端茶递水、洗衣做饭,还可以用双臂拿着拖把拖地,以及通过视觉功能判断哪里没扫干净。
自动驾驶聚焦商用车业务,与公司优势更加匹配
Q:自动驾驶业务有什么规划?
A:我们还会以商用车业务为主。因为如果涉足乘用车自动驾驶,就要和整车厂商绑定,而自动驾驶作为“三电”以外未来非常重要的环节,整车厂商也会倾向于自己做或跟大型企业去合作绑定。所以对于我们来说,我们更适合围绕商用车展开业务,商用车领域合作是项目制的,除了金龙客车一类的企业,我们的客户还覆盖矿卡或一些特种车辆企业,我们与之也更能建立平等的对话和合作机制。只要符合商业逻辑,且有足够多的客户去支持我们,我们就可以心无旁骛的去做自己认为对的事。
Q:自动驾驶现在在公司的定位是什么?
A:现在自动驾驶的核心团队也就是原来做机器人业务的算法团队,只不过他们现在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自动驾驶的研发上。其实他们在做了机器人的研发后,底层的技术已经被探索得比较成熟了,现在在做的是利用通用性的成果在新的市场里拓展新的业务。
在财务上看,两项业务贡献的营收接近各分一半的状态,自动驾驶可以做到微盈利,因为它每个项目的收入体量更大一些。机器人业务还在培育阶段。
Q:自动驾驶是现金流业务,机器人更像明星业务,因为未来天花板更高。
A:这是对现状的一种描述,但它不一定是一种长期的状态。我们并不能简单定义两者天花板高低。自动驾驶行业的特殊性在于它的玩家不会太多,它有牌照的进入门槛,而且能进入的玩家本身是有一定技术能力的,自带光环。因此当买单方较少,我们的复制能力也不会太高。
之所以说机器人赛道的天花板较高,主要在于它的生态中我们还可以做很多事情。但家庭中的机器人又比商用场景难很多,大家不愿意去做的原因是它对交互和作业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因为要讲究带给使用者的体验。例如工厂里的机器发出很多噪音完全没问题,但作为家用设备这种产品不会受欢迎。
用技术解决非技术问题
Q:最近关于自动驾驶被讨论的点还包括对就业的影响,如何看政策、社会关注度等非技术因素对这些技术应用落地进度的影响?
A:既然技术进步不可逆,很多时候我们应该考虑的是社会分配机制的调整。例如,过去比较好的调节手段是税收。而且现在新技术出现,替代的很多是脑力工作了,这也就要求我们去关心如何使用新的工具。因为从国家安全和国家竞争角度,新的技术都需要去大规模地研发与应用。
Q:短期来看,限制自动驾驶等技术大规模应用的因素是什么?
A:是心理因素。虽然自动驾驶比人类驾驶安全系数更高,但人的心理还是比较脆弱,还是会有恐惧。在我们自动驾驶运营的十几个城市,我们去看后台数据,非正常停车情况中,百分之七八十是非技术原因,跟人为使用有关系。另外,技术应用过程中还有道德伦理和法律相关的问题。例如公交车在行驶时遇到行人突然冲出来,应该急刹车还是刹车减速?从技术上来看也许急刹车没有问题,避免撞到行人,但这又会造成车上许多人摔倒,而且司机在安全范围内会采取减速的做法。
但这些都是需要我们企业去思考解决的,而且解决方案还是要回归技术本身,也就是通过改善产品的设计,去避免风险和不够好的体验。例如,我们最近还收到机器人的用户反映某个按键按不动,那么最好的解决办法则是我们把按键设置得更大一些。所以不要去怪用户,我们要做的是通过技术的改进去获得用户和社会的信任。
产品出海已完成大量准备工作
Q:在出海这一块有什么进展和计划?
A:海外是我们一定会去做的市场,我们过去也花了较长时间去选择合作伙伴,做一些适应海外的工作,现在基本已经准备好了。这段时间我们在海外也有比较多的动作,主要是机器人方面,在东南亚、日本、韩国、西欧、中东等地都开展了业务。今年以来我们也安排了一位副总裁负责推动海外的进展。我们已经在20多个国家和地区打通了机器人上下电梯的许可事宜,我们梯控的技术模块也是完全自研的。
Q:现在机器人这块整体上产品的业务重点有怎样的变化?
A:首先还是会打磨清洁、配送和接待这三个系列的产品,目前想用相对充裕的一段时间把它们的功能性、体验感、稳定性等方面提升一个台阶,使其通用性更强。同时也会立足未来,保持协作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的研发进度,但我们在使用资金时是很审慎的,短期在有大的投资之前,我们不会all in这些。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