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温彬 张丽云 原宏敏 民银研究

摘要】

2024年7月25日,国有六大行再度集体下调人民币存款利率,调整范围及下调力度仍保持一致,涉及活期、定期、协定存款、通知存款等全部存款类型,下调幅度为5到20个基点不等。自此,银行新一轮存款利率下调正式开启。

2022年至今,存款挂牌利率已经历多次调降,主要商业银行分别于2022年9月、2023年6月、2023年9月、2023年12月主动下调存款挂牌利率,并陆续带动中小银行调降存款利率。

此轮存款利率下调是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建立后,商业银行根据自身经营情况和市场形势做出的第五轮主动调整,是六大行基于近期1年期LPR下降,以及国债收益率等市场利率走势所自主决定的,为存款利率更加市场化的体现。

此次调整,有利于稳定银行负债成本,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可持续性;有利于促进企业、居民的投资和消费,助力稳经济和提效率;同时,在新的货币政策调控框架之下,以7天期逆回购利率为基准,由短及长的利率传导关系也正逐步疏通。

一、2022年9月以来存款利率调整历程

2022年4月,人民银行指导利率自律机制建立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参考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代表的债券市场利率和1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代表的贷款利率调整存款利率水平。机制建立之后,存款利率调整的灵活性明显增强,从2022年9月至2024年7月,我国主要商业银行先后五次主动调降存款挂牌利率,并带动中小银行跟进调整,商业银行负债成本管控取得较大成效。

2022年9月15日(第一轮):国有行率先开启第一轮存款利率下调,从活期到5年期品种下调5-15bp,其中3年期下降幅度最大。随后,中信、光大、民生等股份制银行跟进下调。2023年4月10日,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发布《合格审慎评估实施办法(2023年修订版)》,将“存款利率市场化定价情况”纳入考核,要求1、2、3、5年期新发生定期存款及大额存单利率的月度均值,须较上年同期下降合意水平。在此影响下,广东、河南、湖北等地多家中小银行开启对本轮存款利率下调的“补降”,至5月初,渤海、浙商、恒丰等股份行也宣布下调存款利率。

2023年5月10日,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调整协定存款和通知存款自律上限,国有行执行基准利率加10bp,其它金融机构执行基准利率加20bp,同时停办不需要客户操作、智能自动滚存的通知存款。5月15日起,多家银行下调通知存款、协定存款利率,并有银行“官宣”暂停智能通知存款业务产品的销售。此次调整对高利率的“类活期”存款进行了有效规范,本质上是对“高息揽储”、无序竞争行为的监管约束。

2023年6月8日(第二轮):六大国有银行再次主动下调存款挂牌利率。其中,活期存款下调5bp至0.2%,2年期定期存款下调10bp至2.05%,3年期和5年定期定存利率均下调15bp分别至2.45%和2.5%。仅一个工作日后,招行、平安、民生、中信、兴业等股份制银行也宣布下调存款利率。同时,新疆、内蒙古、吉林等多地中小银行也密集发布公告下调存款利率。

2023年9月1日(第三轮):18家国有和股份制银行再度主动下调存款挂牌利率,1年期下调10bp、2年期下调20bp、3年和5年期均下调25bp。本次继续下调有利于缓解银行净息差压力,但占比较大的活期存款和3个月、6个月定期存款利率均没有纳入,且正逢存量房贷利率下调实施,对净息差的短期影响相对有限。

2023年12月22日(第四轮):工、农、中、建、交五大行和招行宣布下调定期存款挂牌利率和大额存单最优利率。定期存款方面,1年及以内、2年、3年、5年期分别下调10bp、20bp、25bp、25bp;大额存单方面,1年期及以下最高利率均下调10bp,2年期和3年期分别下调25bp和30bp,调降幅度较大。

2024年7月25日(第五轮):工、农、中、建、交、邮储六大行宣布下调存款利率,涉及活期、定期、协定存款、通知存款等全部存款类型,下调幅度为5到20个基点不等。其中,活期存款方面,挂牌利率由此前的0.2%降至0.15%,下调5个基点。定期存款方面,整存整取三个月、半年及一年期利率分别降至1.05%、1.25%、1.35%,均下调10个基点;二年期、三年期、五年期利率分别降至1.45%、1.75%、1.80%,均下调20个基点。零存整取、整存零取、存本取息利率也均下调10个基点,一年、三年、五年期利率分别为1.15%、1.35%、1.35%。与此同时,协定存款挂牌利率由此前的0.7%降至0.6%,下调10个基点;通知存款挂牌利率下调10个基点,一天、七天通知存款利率分别降至0.15%、0.7%。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存款利率再度下调的几重动因

(一)跟随LPR和市场利率下调,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

2022年4月以来,在市场化调整机制下,存款利率主要参考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代表的债券市场利率和1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代表的贷款利率进行调整。在此之后,跟随LPR下调和市场利率下行,存款利率进行了多轮调降。

今年7月以来,在三中全会后稳增长迫切性提升、内外部约束相应减弱下,降息窗口进一步打开。22日,央行下调7天期逆回购利率10bp,并将其招标方式调整为固定利率、数量招标,进一步凸显其基准利率地位。在此之后,央行宣布1年期、5年期以上LPR均下调10个基点,为存款利率调降创造空间。此外,年初以来,在基本面整体偏弱、资产荒严重以及资金面稳健偏松下,债市利率延续下行,尤其是超长期降幅远超预期,10Y国债收益率整个上半年下行达34bp。

在此背景下,国有大行再度牵头主动下调存款利率,正是基于前期1年期LPR下降,以及国债收益率等市场利率走势所自主决定的,是存款利率更加市场化的体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稳定银行负债成本,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可持续性

当前,商业银行的经营压力日益加大,截至2024年一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降至1.54%,再创历史新低。净息差持续收窄、营收能力下降,也使得银行的内生增长能力受到制约,进而影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并影响投资者对银行业的长期投资和行业估值。

为减缓银行息差收窄压力,今年4月,监管部门针对违规手工补息情况进行了整改,有效减少了利息支出,接近一次降低存款利率的效果。据多家全国性银行反映,违规手工补息整改后,其6月的存款付息率,特别是对公存款付息率已较4月明显下降,净息差有所改善。

但为让利实体经济、激发融资需求,商业银行资产端收益率仍在延续下行,贷款利率已连创历史新低。数据显示,2024年3月,新发生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73%,较上年同期大幅下调22bp;受2月5年期以上LPR大幅下调25bp以及居民加杠杆意愿不足等影响,零售端定价水平更是明显走低,3月新发生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为3.69%,较年初下降28bp,同比锐减45bp。同时,5月17日稳地产一揽子政策集中出台,取消房贷利率下限、降低首付比例与公积金贷款利率,各地相应跟进,又使得新发生按揭贷款利率下行加快。

当前企业贷款利率进入“3时代”,部分城市房贷利率迎来“2字头”,叠加7月22日1年和5年期以上LPR再度下调10bp,将使得新发和存量贷款利率延续下行格局。

此外,虽然二季度以来银行负债端成本压力有所改善,但存款定期化、长期化趋势仍在延续,存款利率下调的效果也需随存款重定价而逐步显现,负债成本降幅仍将小于资产收益降幅。

因此,本次国有大行再度牵头主动下调存款利率,且中长期存款利率降幅更大,有利于进一步减少利息支出、缓解存款长期化趋势,稳定银行负债成本,并有利于改善银行盈利能力,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进一步降低企业和居民的储蓄倾向,增强经济活力

当前存款定期化、长期化趋势明显,且已维持了相当长一段时间,一方面是由于居民对未来的收入信心不足,企业对未来经济的预期偏弱,导致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的内生动力不足,居民用减少消费节余的资金进行大量预防性储蓄,企业将削减投资剩余的资金存入高收益定期存款;另一方面是由于资产荒格局下,我国各类投资产品表现低迷,叠加房地产市场不景气,居民观望情绪浓厚,投资和购房的需求减少,大幅降低了货币供给中的活期存款占比。

下调存款利率,有利于降低经济主体的储蓄倾向,将资金更多运用于消费和投资活动,既可以缓解存款定期化、长期化趋势,减轻银行负债端压力,又可以增强经济活力、促进优化资产配置,增强资金流向资本市场和房地产的动力,助力股市企稳回升、维护房地产市场稳健发展,促进经济良性循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提升资金运行效率,降低空转套利行为

当前在信贷投放过程中,仍存在部分贷款利率过低、存贷款利率“倒挂”现象,进而形成资金空转,降低了资金使用效率,并扰乱存贷款利率改革成效。

今年4月以来,监管部门加大对资金空转套利、银行手工补息等行为的规范,挤出部分虚增的存贷款水分。部分企业过去“存贷双增、低贷高存、虚增套利”的模式,最终将难以为继。

但在当前部分优质企业客户贷款利率依然明显偏低(与LPR偏差较大)、零售端资产收益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存款利率的相应下调,也有助于避免再度出现低贷高存、虚增套利的情况,提升资金运行效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下阶段,在金融让利实体、银行净息差延续承压的背景下,存款利率下行仍是大势所趋,新发和存量贷款利率的不断下行,也提升了银行负债端成本持续管控的必要性。预计后续存款定价自律管理将进一步完善,存款利率也仍存下调空间。且在新的货币政策调控框架下,伴随“OMOLPR、债市利率存款利率”的传导更为顺畅,存款利率的调整也将更加及时灵活,进而增强利率之间的协同性,提升资产负债之间的匹配度。

三、本轮存款利率下调的各方影响

(一)假设定期存款均执行挂牌利率,测算本轮降息将压降样本银行负债成本约6bp,息差改善约5.6bp

基于2023年年报披露的生息资产、计息负债、定期存款、活期存款规模,按照活期存款利率下调5bp,3M、6M、1Y定期存款利率下调10bp,2Y、3Y、5Y定期存款利率下调20bp测算本轮存款降息的影响。

假设定期存款中1年期(含)以上定期存款占比50%、且各期限规模基本相当;假设定期存款均执行挂牌利率。在上述假设背景下,从平均水平看,本轮降息后,将压降样本银行负债成本约6bp,息差改善约5.6bp。

分银行类型看,因国有行和农商行定期存款占比较高,其负债成本下降和息差改善幅度或更为明显。国有行计息负债成本下降6.2bp、净息差改善5.7bp;股份行计息负债成本下降5.4bp、净息差改善5.3bp;城商行计息负债成本下降5.7bp、净息差改善5.9bp;农商行计息负债成本下降7.2bp、净息差改善6.9bp。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存款利率下调预计进一步带动存款资金流向理财市场

从理财市场角度,存款利率下调或将进一步带动存款向理财搬家。2024年以来,理财市场持续快速修复,规模增速远超往年同期,一方面源于2023年几次调降存款挂牌利率,使得理财相较于与存款的超额收益率提升,“比价效应”推动存款资金向理财市场转移;另一方面源于“手工补息”叫停等监管调整加速存款脱媒,进一步为理财市场提供增量资金支持。基于上述背景,本次调降存款挂牌利率预计将进一步带动存款向理财搬家。

从产品流向来看,存款资金或主要流向现金管理类产品。主要源于:一方面,历史数据显示,存款规模与现金管理类规模之间存在跷跷板效应,多数情况下,调降存款挂牌利率会推高现金管理类理财规模;另一方面,随着“手工补息”叫停影响基本结束,现金管理类理财净值已逐步企稳回升,截至7月21日,现金管理类近7日年化收益率约1.78%,较三年期及以下存款利率仍具备比较优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对债市利率将产生短期预期波动和长期趋势性影响

商业银行作为债券投资尤其是利率债投资的主要投资者之一,存款挂牌利率的调降意味着其资金来源的成本下降,理论上可以增厚投资债券的收益,使其倾向于增加债券投资,促使债券利率有所下行。但从最近几轮存款挂牌利率下调情况来看,债市利率随之下行并不是必然事件,更多表现为短期下探。

扰动债市利率的影响因素很多,对信息的消化调整也相对迅速,而存款挂牌利率调整真正发挥作用需要较长的重定价周期,短期内直接通过改善银行成本对债券投资行为产生的影响较为有限,因此往往只是先影响到预期,表现为引发债市利率的短期向下波动。但从银行负债成本在中长期将实质性改善来看,债市利率的中长期下探仍是大概率事件。

本轮存款利率下调,包括了占比较大的活期存款,以及3个月和6个月存款,这部分存款重定价的时间相对较短,对银行成本改善较为迅速,与一系列降息政策叠加,将对债市利率产生短期下拉作用,但考虑到年初以来债市利率下行幅度已过大,本轮降息的影响或相对受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文源自:券商研报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