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的诗作中,最具震撼力的莫过于那首《到韶山》,里面写道:“离别川,故乡三十二载。红色的旗帜卷起了农奴的旗帜,黑色的旗帜高高举起了暴君的鞭子。为达目的,不计后果。“望稻菽千顷,夕阳下尽是英雄。其中,“为了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这两句话的力量,我想,大家都能感觉到,那是一种无比的豪气,一种指点江山的感觉,这也是现在很多人经常拿出来的一首诗,与书法结合在一起,那是一种更高的境界,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韶山》这首诗,不但有一种大气磅礴的气势,更有一种别样的魅力,诗中,很多文字,不管是形态,还是点画,都有一种飞扬之感,气势很强,同时,我们看到“夕”,“烟”,“园”,这几个字,看起来有些夸张,但并不突兀,让人觉得很亲近,很自然,这是一种很自然的亲近感,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毛主席的这篇诗词,字体很紧凑,不只是字体,连行间距都很紧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的另一首《登庐山》,则是另一种风格,特别是其中的一种情调,更是让人叹为观止,“一座山在大河之畔,一跃四百里。冷目望海,风吹雨落大江。黄鹤云横九派,白烟三吴。“陶令在哪里,可在桃花源中耕种?”韵味不同,字体也不同,毛主席的书法,更是让人叹为观止,如果将《到韶山》放在一起看,或许会有很大的不同,但却能让人叹为观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两张墨宝,真的很少见,我想,你一定会很惊讶吧,有人说,这两张墨宝,代表了毛主席对书法和艺术的最高成就,不知道你能不能认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自己的观点和观点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