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历史上,有许多令人啼笑皆非的战争,但很少有哪场战争能像1932年澳大利亚的"鸸鹋战争"一样荒诞。
在那场战争中,澳大利亚政府不仅专门派遣军队与一群鸟类作战,甚至还给军队配备了机枪和1万发子弹。
澳大利亚这架势,颇有些“灭种”的意味,但结果却狠狠的打了他们一巴掌,子弹都打完了,却只打死了12只鸸鹋。
更难以置信的是,被澳大利亚宣判为死刑的“头等罪犯”的鸸鹋,最后竟被澳大利亚列为“国鸟”,出现在澳大利亚的国徽上!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右边是鸸鹋
鸸鹋的特征与生活习性
从体型上看,鸸鹋堪称世界第二大鸟类,仅次于非洲鸵鸟,成年鸸鹋身高可达1.5-1.9米,体重在30-45公斤之间,它们拥有一双强壮有力的长腿,这是它们快速奔跑的秘密武器。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鸸鹋的翅膀相当小巧,已经退化到无法飞行的程度,这种进化特征使得鸸鹋完全适应了地面生活。
鸸鹋的外观也很有特色,它们全身覆盖着灰褐色的羽毛,蓬松而下垂,看起来就像穿了一件松垮的大衣,头部和颈部则覆盖着稀疏的黑色羽毛,给人一种不一样的视觉效果。
鸸鹋的脚有三根指头,比鸵鸟多一根,这种结构更有利于它们在澳大利亚多样的地形中奔跑和保持平衡。
在行为习性方面,鸸鹋更是有着令人惊叹的能力,虽然不会飞行,但它们的奔跑速度可以达到惊人的每小时50公里,一步就是3米。
更值得一提的是,鸸鹋不仅速度快,持久力也很强,能够长时间保持高速奔跑,这种能力在它们的迁徙和逃避捕食者时显得尤为重要。
不过鸸鹋通常性情温和,不会主动攻击人类,但当它们感到受威胁时,会毫不犹豫地使用强有力的腿进行反击,这种防御机制使得鸸鹋在面对天敌时也能有一定的自保能力。
曾在香港出现的鸸鹋
在社交行为上,鸸鹋表现出群居的特性,它们通常以小群为单位活动,这种群体生活方式有助于提高觅食效率和防御能力,每年,鸸鹋都会进行季节性迁徙,寻找水源和食物。
这种迁徙行为不仅关乎鸸鹋自身的生存,也对澳大利亚的生态系统产生重要影响。
鸸鹋的食性相当广泛,主要以植物为食,包括草、树叶、浆果等,同时,它们也不介意吃一些昆虫。
有趣的是,鸸鹋特别喜欢水,经常会在浅水区玩耍,甚至会坐在水中让河水冲刷羽毛,这种行为不仅帮助它们清洁身体,也是一种消暑降温的方式。
作为澳大利亚的原生物种,鸸鹋在当地生态系统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它们的粪便可以帮助植物种子传播,促进植被恢复。
同时,鸸鹋也是许多捕食者的猎物,是食物链中的重要一环,它们还能够控制一些害虫的数量,如蝗虫和毛虫等,为维持生态平衡做出贡献。
但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鸸鹋与人类的冲突也日益加剧,这种矛盾最终导致了"鸸鹋战争"。
鸸鹋战争的起因
1932年的澳大利亚正处于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全球经济大萧条的阴霾笼罩着这片大陆,失业率居高不下,经济活动停滞不前。
在这样的背景下,澳大利亚政府做出了一个看似合理但实际上埋下隐患的决定:鼓励在西部开垦农田,以缓解经济压力并安置大量的退伍军人。
这个决定的初衷是好的,一方面,它为失业的澳大利亚退伍军人提供了谋生的机会;另一方面,澳大利亚政府也希望通过增加农业生产来刺激经济发展。
但这个决策忽视了一个关键问题:西澳大利亚的大部分地区并不适合种植小麦,这里气候干燥,降水稀少,土壤贫瘠,农业生产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尽管如此,大批澳大利亚退伍军人还是怀着希望来到了这片荒凉的土地,他们放下了枪炮,拿起了锄头,开始了艰辛的开荒生活。
但大自然似乎并不打算给这些辛勤劳作的农民一个“好脸色”,1932年,西澳大利亚遭遇了严重的干旱。
本就稀少的降水变得更加罕见,农作物生长困难,农民们的生活雪上加霜,就在这样的困境中,一个意料之外的"敌人"出现了:鸸鹋。
约2万只鸸鹋开始了它们的年度迁徙,在寻找水源和食物的过程中,这些大鸟闯入了澳大利亚农民们辛苦开垦的农田。
鸸鹋的到来对于本就脆弱的农业生产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它们不仅吃掉了大量的小麦,还踩踏了庄稼,破坏了农民们设置的围栏。
鸸鹋强有力的腿部能够轻易踢破栅栏,为其他有害动物(如野兔)进入农田创造了机会。
对于那些刚刚开始农耕生活、对未来满怀希望的澳大利亚退伍军人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他们眼看着自己辛苦耕耘的成果被这些大鸟无情地毁坏,心中的愤怒和绝望可想而知。
所以农民们开始向澳大利亚政府请愿,要求采取行动保护他们的庄稼,面对农民们的强烈不满,澳大利亚政府陷入了两难境地。
一方面,他们需要安抚这些刚刚从战场上回来、现在又遭遇挫折的退伍军人;另一方面,他们也意识到这个问题的复杂性:鸸鹋毕竟是澳大利亚的原生物种,大规模捕杀可能会引发生态问题。
在权衡利弊后,他们做出了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决定:派遣军队与鸸鹋作战,他们似乎认为,既然这些鸸鹋如此难以对付,那么就需要动用最强大的力量来解决问题。
这个决定的背后,或许还隐含着一种潜意识:人类应该能够控制自然,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人们普遍认为科技和军事力量可以解决一切问题,派遣军队对付鸸鹋,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这种思维方式。
但澳大利亚的这个决定却忽视了一个重要事实:自然界的生物有着自己的生存法则和适应能力。
鸸鹋经过千百年的进化,已经完美适应了澳大利亚的环境,它们的速度、敏捷性和生存技能,都是人类难以预料的。
所以这场"战争"从一开始就注定是一场闹剧,只是当时的人们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鸸鹋战争的过程
1932年11月2日,这场注定载入史册的"战争"正式拉开帷幕,澳大利亚政府派出了一支精锐小队,由一名经验丰富的少校率领,还有两名训练有素的士兵。
他们的武器装备看似强大:两挺当时最先进的机枪,外加10000发子弹,在出发前,这支小队信心满满,认为对付一群鸟不过是小菜一碟。
但现实给了他们当头一棒,当军队终于遇到鸸鹋群时,事情的发展完全超出了他们的预料。
枪声一响,鸸鹋们并没有如他们所想象的那样成群倒下,而是立即四散奔逃,鸸鹋的速度之快,灵活性之强,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澳大利亚军队开始了疯狂的射击,子弹如雨点般倾泻而出,但是,面对快速移动的目标,他们的准头大打折扣。
鸸鹋们在荒野中四处奔跑,轻松地避开了大部分子弹,更让军队绝望的是,即使有鸸鹋被击中,它们也常常能够忍痛继续逃跑。
这场战斗持续了数小时,直到军队打光了所有子弹,当硝烟散去,他们惊愕地发现,只有12只鸸鹋倒在了地上,这意味着,平均每833发子弹才能击中一只鸸鹋。
尽管第一次行动惨败,但澳大利亚政府并没有就此放弃,他们很快组织了第二次行动,这次带来了更多的弹药,希望能够取得更好的"战果"。
但结果依然令人失望,据报告,他们在这次行动中使用了近60000发子弹,却只击毙了986只鸸鹋。
考虑到鸸鹋的总数约2万只,这样的"战果"可以说是微不足道的。
面对持续的失败,他们开始不得不调整战术,他们尝试用卡车追击鸸鹋,希望能提高命中率。
士兵们将机枪固定在卡车后部,一边高速行驶一边射击,但是,这种策略很快就暴露出了问题,鸸鹋的灵活性再次让他们吃了败仗。
这些大鸟能够轻松地在崎岖不平的地形中穿梭,而卡车却常常陷入困境,要么被石块绊住,要么陷入沙地。
他们还尝试了设置埋伏,引诱鸸鹋进入包围圈,他们在水源地附近设置陷阱,希望能够一网打尽,但他们低估了鸸鹋的警惕性。
鸸鹋群中总有"哨兵"负责警戒,一旦发现危险就会发出警报,整个群体立即逃散,这种策略也收效甚微。
随着时间的推移,军队的士气开始低落,他们不得不面对一个残酷的事实:他们正在输给一群鸟。
这种挫败感不仅影响了军队的表现,也开始引发公众的质疑,人们开始怀疑,为什么要耗费如此多的资源去对付一群鸟?这场"战争"的意义何在?
鸸鹋战争的结果
经过近一个月的徒劳努力,澳大利亚军方终于不得不承认失败,1932年12月10日,这场荒诞的战争正式宣告结束。
尽管负责行动的澳大利亚军官在报告中声称取得了"胜利",但事实上,这场战争对控制鸸鹋数量几乎没有任何实质性影响,相反,它消耗了大量的军事资源,引发了公众的质疑和嘲笑。
但澳大利亚政府并未就此放弃控制鸸鹋数量的努力,他们转而采取了另一种策略:鼓励民间捕杀鸸鹋,并提供奖励。
这一政策持续了数十年,直到1988年鸸鹋才开始受到法律保护,在这期间,鸸鹋数量大幅下降,一度濒临灭绝。
但随着人们对生态平衡认识的提高,鸸鹋的价值逐渐被重新评估,研究发现,鸸鹋的食性有助于植物种子传播,粪便可以肥沃土壤,同时,鸸鹋也是许多本土掠食者的食物来源,在食物链中占据重要地位。
除了生态价值,人们还发现了鸸鹋的经济潜力,鸸鹋肉质鲜美,富含蛋白质而脂肪含量低,成为了健康食品的新宠。
鸸鹋皮革柔软耐用,广泛用于制作高档皮具,鸸鹋油则因其优异的渗透性和抗炎特性,成为了化妆品和医药行业的抢手原料,甚至鸸鹋蛋壳也被制成精美的工艺品。
鸸鹋蛋雕
这些发现推动了鸸鹋养殖业的兴起,为澳大利亚农村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如今,鸸鹋已经从昔日的"害兽"变成了澳大利亚的"国宝",它们不仅在国徽上占据一席之地,更成为了澳大利亚独特生态系统和文化遗产的象征。
这种态度的转变,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对待自然的认知进步,我们逐渐意识到,每种生物都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独特而重要的角色,简单地将其划分为"有害"或"有益"是片面的。
鸸鹋的经历提醒我们,应该以更加全面和长远的视角来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
参考资料:
鸸鹋--CICN
土澳用机枪证明,我们的战斗力还不如鸟--科普中国
人还能打不过鸟吗?你别说,还真不一定!--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