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bro!又又又好久没更新了,最近一直忙于线下业务,在此先给诸位忠实读者表达下歉意!
好了回到正题,今天我们来聊聊,当今的国内酒吧市场的娱乐环境。
在我看来,它已经变成了一个“麻袋”,装满了各种五花八门的产品。各小厅、LIVEHOUSE、酒馆等一切以“酒吧”为出发点的衍生产品层出不穷,你甚至张口随便就能说出几个优秀的品牌。
当今的时代,反倒是真正称得上“好作品”的大型EDM夜店,已经越来越少了。
回想起四五前的酒吧市场,自2016年成都SPACE CLUB在339电视塔开业,彻底引领了国内派对场这个产品的趋势。
以SPACE CLUB、PLAY HOUSE、SPACE PLUS等一系列的大型夜店品牌,各集团凭借着产品力与现金流,火速将门店扩张至全国各地。
而你所知道的那些大型夜店品牌,现如今,已经很难在市场上看到它们的身影了……
大家都说,在2016年派对场那个时代,是中国夜店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培养人的时代。
那个年代的酒吧从业者,手上没有点真本事,是真吃不上酒吧这碗饭的,大家都是各凭本事“抢钱”,连总经理是真的在实打实做市场,更没有当今的企划内卷、品牌内卷这一说。
至于消费者客群,远没有现在之复杂,大家在一起除了喝酒、蹦迪、摇骰子,没有太多的互动游戏,譬如抓手指、抱抱摇、满分之类的活动。
随着产品的更新迭代,互联网的传播,不良风气的带偏……等等一系列因素,当今的酒吧娱乐环境,可谓是鱼龙混杂的现状,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好了,废话不多说,引出正题:国内酒吧当下,娱乐环境的七宗罪:
听觉疲劳
各类风格的霓虹厅、Hiphop厅、流行厅等,甚至包括少部分知名品牌在内,满场如出一辙的穿插着口水中文说唱,随机抽取十个城市,去十家小厅夜店,你会发现,这十家店音乐全部千篇一律。
整场全部大差不差的流行音乐,再加上几乎一致的穿插中文热歌,诸如女孩、暴雨、达芬奇、bo米dang、日不落等类似歌曲。
甚至怀疑连十家店舞台部DJ用的U盘,都是在拼多多百亿补贴统一采购的,这可比大型夜店的同质化音乐,更加麻木的多。有时候追求共鸣是好事,但过度追求就有点适得其反了。
拼卡组局
小厅夜店的拼卡、组局,这一流行趋势,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不是一件好事,我们先暂且不予以评价。
但站在投资者、从业者的立场,市场环境的角度上。算了再退一步讲,就算抛开,影不影响门店运营、市场环境这一说,也仍然不算是一件好事。
大家要跳出主人公视角看待问题,不要被主观意识所误导。酒吧这个产品,本身就不是大众娱乐项目,而是满足少部分人的娱乐需求,所以谈不上便宜实惠这一说。做品质,而不是一昧的降低自身的门槛。
枪手
说起“枪手”这个职业,其实早在很多年前,江浙沪地带,就已经广泛流行了。
以前的模式,讲白话理解为:当地城市所有酒吧的外联,客户去哪个酒吧他都能订台拿抽成。而现在的枪手,更多的是每个店会给“枪手”设定一款专属的酒水套餐,例如以200元价格卖给枪手,而枪手可以800元、1000元的价格卖给客人。
“枪手”严格意义上讲,属于店方的外包人员,不受店方控制,导致了这些人的从业素质、个人成分、业务能力……参差不齐。骗客、拿钱跑路、伤客的案例大有人在,一旦有此类情况,对门店的品牌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全民演员
大型夜店时代,人人都在喷,全场各个角落随处可见的气氛组,甚至满场气氛组比客人都多。为什么现在小厅夜店,没人喷气氛组了呢?
难道现在酒吧气氛组消失了?Oh!著名的作家鲁迅曾经说过一句话:失去的东西,都会以另一种方式陪伴在你身边。
文中上述2、3条说到的职业选手,他们的拼卡、组局的客人。自然就取缔掉气氛组了。以前的酒吧气氛部需要几十万的人员成本,而现在通过门票、A卡的形式,叫来的全是大学生中的顶美顶帅。
以30张台为例,普遍采用25台拼卡+5台消费客的模式,表面上看起来一片繁荣,但参加拼卡、组局的,一个城市来来回回也就那么些人。
慢慢演变,仅剩的5桌消费客会产生一种:杀猪盘被杀猪的感觉,以前大厅气氛组是演员,现在除了自己,剩下的全部都是演员的既视感。
照搬
早年间派对场时代,照搬这个行为就已经存在,也一直被大家骂来骂去,但再怎么说,照搬的选择品类还相对而言,更加丰富一点,比如国外百大夜店的舞美、品牌、机械……能照搬的品牌有很多。
而当今的市场环境,连抄袭都没有任何的新意,流行厅照搬BSK、404的机械灯具,Hip-Hop厅照搬PH北京的部分设计,霓虹厅照搬成都霓虹的场内设计,综合厅直接复刻重庆T61的设计图纸。
割韭菜博主
这里直接照搬格莱推文的一段话:酒吧这个行业,数不清有多少个认知低下,草履虫思维的酒吧博主、夜店自媒体生活在平行空间中,他们以自己仅有的认知格局世界观,来指点未来酒吧世界的命运共同体。
抖音是个神奇的软件,时不时就会蹦出几个“酒吧专家”,教小白们怎么开酒吧,隔着屏幕就能给出开店建议,且个个都是师出名门,某某集团顾问,某某品牌十年运营专家,要说给小白洗脑,以他们的能力都是高抬他们,顶多也就是忽悠忽悠少部分群体。
实在忽悠不到,就上58同城找个班上吧。
僧多肉少
以二三线且非旅游城市为例,本身常驻人口基数就这么多,而酒吧却开了一家又一家。抛去老人、小孩,以及非酒吧客户群体,晚上能来酒吧玩的,来来回回就那么几波人。
以前店的数量少,还能把人群聚拢在几个店。现在甚至连四线小城市,常驻人口在一两百万的前提下,都能硬生生开四五家店,以前是一两家店,家家吃饱,现在是四五家店,家家都吃不饱。
而通过今年全国酒吧行业的倒闭率也可以看出,投资有风险,入行需谨慎啊。
其实任何一个产品,都是一把双刃剑。每个时代的流行趋势,也一样都是优点缺点并存。有人再说现在的酒吧文化倒退十年,也有人在说现在的酒吧已经产品细分炽热化。
所以,究竟哪几年才是酒吧行业最好的时代?这点留给评论区的各位。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