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晚上,官方连夜通报:

万年县委书记毛奇涉嫌严重违纪违法,主动向组织交代问题,目前正接受江西省纪委省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在一天前的7月25日,毛奇被女下属该县上坊乡原党委书记李佩霞的父亲通过网络实名举报性侵。

毛书记与李书记,男领导和女下属,权与色,无论哪一个标签都足以引起吃瓜群众围观。

于是李父实名举报的视频一发出来,就像滚烫的油锅里突然倒进了一瓢水,舆论的反应尤为激烈。

一时间说什么的都有,骂毛书记逼良为娼的也有,质疑李书记半推半就的也有。

而我,更倾向于认为他们俩都不是什么善男信女,理由已在此前的文中说过。

目前,毛奇已经去主动交代了,他究竟会交代出什么事来,这个大瓜的真相又如何,还要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子弹飞它的,现在我们先聊聊另一件事:毛奇的简历,就当是等待过程中的一个消遣。

公开简历显示,毛奇,男,汉族,1982年3月出生,江西上饶人,大学学历,2003年12月参加工作,2000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详细履历见下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书记的这份简历,乍一看平平无奇,可如果再仔细一看,至少有三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就是年轻。

毛奇出生于1982年,今年也不过42岁,在这个年纪能当上县委书记,虽不说凤毛麟角,但也相当少见。

而且一路走来,年轻都是毛奇身上的一个重要标签:25岁副科,29岁正科,32岁副处,35岁正处。

38岁当县长,39岁当县委书记,到目前为止他已经在万年县担任县委书记长达4年。

不到40岁就成为集各方面大权于一身的县委书记,这样的“成就”已经超过体制内大多数人了。

年纪轻轻的毛奇,何以在官场上如此春风得意?这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

第二个特点,未满18岁申请入党。

1982年3月出生,2000年10月入党,入党的时候他尚不满19周岁。

1990年印发的《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规定,入党积极分子要经过一年以上的培养教育,才能列为党员发展对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成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还要在递交入党申请书之后,经所在党支部研究确定。

也就是说,毛奇提出入党申请的时候,尚不满18周岁。

2014年5月28日,《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印发,其中要求提出入党申请时必须“年满十八岁”。

而在此之前,关于入党申请人的年龄并没有具体规定,像毛奇这样未满18周岁申请入党的,其实也不算违规。

只不过毛奇入党的时间是2000年10月,这是在大学期间,而他的入学时间又是1999年9月。

由此看来,毛奇大概是在入学前后提出的入党申请,难怪能当县委书记,这么年轻就积极追求进步。

第三个特点,堪称“蘸水式”干部。

2014年12月,毛奇被提拔为上饶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同时挂任万年县委常委、副县长。

3个月以后(2015.02),一提拔就挂职的毛主任、毛副县长,又多了一个新职务:万年县汪家乡党委书记

上面派来的干部,既挂职又任实职,这算怎么一回事?毛主任、毛副县长、毛书记精力还真是旺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我还注意到,毛奇一开始是上饶县石狮乡政府干部,待在乡镇的时间不足2年。

上级派已经提拔为副处级干部的毛奇去担任一个乡的党委书记,这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又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

然而已经来不及深思了,因为一年多以后(2015.02-2016.08),毛奇已经转岗到一个十分重要的职位上:婺源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

又过了一年多(2016.08-2017.12),毛奇被提拔了,新职务是共青团上饶市委书记、党组书记,成了正处级干部。

履新不到一年(2017.12-2018.11),毛奇进京,挂任住建部人事司调研员,这一挂又是将近一年的时间(2019.10结束)。

挂职结束回到原单位的毛奇,也就待了几个月(2019.10-2020.01),又该收拾东西走人了。

2020年1月,毛奇任万年县委副书记、代县长,5个月后去代转正。

虽然级别还是正处,可毛奇从市管干部成了省管干部,含金量含权量已不可同日而语。

又是一年多之后(2020.01-2021.07),毛奇再一次被重用,当上了万年县委书记,离副厅就只有一步之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屈指一算,从提拔副处,到担任县委书记之前,毛奇在所有岗位上实际履职的时间都不超过2年。

一年多的时间,不要说干出什么像样的成绩了,能把职责范围内的底数摸清楚都算他厉害。

说到这里,我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我们贵州人吃饭,喜欢用辣椒面、葱姜蒜、油盐酱醋等做成一碗蘸水。

吃饭的时候,筷子夹着菜往蘸水里蘸一下,表面上看沾满了各种蘸料,实际上并不入味。

毛奇在当上县委书记之前,就有点像被筷子夹起来的菜,被上面提溜着这里蘸一下,那里蘸一下,活脱脱一个“蘸水式”干部。

培养年轻干部,当然很有必要,可一个干部在一个岗位上都没有得到扎扎实实的历练,就要迅速换地方,简直就是“蘸水式”培养、“快闪式”转岗。

如此频繁调整岗位,怎么看都似乎预设了一个晋升路线图,为了培养而培养。

他是怎么当上县委书记的?更令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