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想要教育好孩子,就先要从一名“差评师”转换为“点赞王”,你才会发现孩子的改变,孩子感觉好,才会做得好。父母要学会用语言“拥抱”孩子,助他去拥抱这个世界。
——萨姐
作者:暖心
经常有妈妈在后台留言抱怨:
为什么我的孩子不愿意和我说心里话?
一说起学习,孩子就烦躁,我也忍不住吼叫。
我从来都不训斥孩子,但是他对我说话一点都不尊重,没大没小。
到了青春期管都管不住,一和他说话,他就发脾气……
如今的父母,谈起孩子满身的缺点:顶嘴、拒绝和父母沟通、冷暴力、叛逆等问题无处不在。
为什么明明父母很爱孩子,和孩子的关系却像仇人?
曾有教育专家说过:孩子的问题其实就是父母的问题。
父母的错误教育方式,很容易让家庭陷入内耗之中。
尤其是父母经常说这四种话,很难让孩子去爱你。
01
指责式关心
一个博主曾在微博上发了一条关于妈妈“指责式关心”的内容。
她和妈妈视频时告诉妈妈自己阳了,妈妈一上来就指责她:“让你到处瞎跑,现在知道厉害了吧!”
当时她特别冤枉,自己压根没有瞎跑。
她感慨道:中国父母表达关心的第一步,就是先把你骂一顿。
她的话立马引起了网友的共鸣,有很多网友纷纷开始吐槽自己的父母:
吃了冰激凌肚子痛,我妈说:叫你不要吃,现在知道痛了,活该。
小时候跑得太快摔倒了,父母说:叫你跑慢点,你不听,就该长点记性。
我说“嗓子疼”时,我妈说:叫你晚上别吹空调,你不听,现在知道难受了啊……
为什么明明是关心孩子,脱口而出的话却变成了责备?
这就是典型的指责式关心:心里想关心孩子,说出来的话没有宽慰,而是多了一份伤害。
心理咨询师刘小波讲过一句话:
对许多孩子来说,一个人痛苦,但如果把痛苦告诉父母,常会得到双倍的痛苦。
父母的关心里带着指责,孩子看到的不是爱,而是生气和责备,让孩子感受到的不是温暖,而是逐渐流失的爱。
最终,孩子会积攒两种“心结”:
一是:心理上开始厌烦父母,关闭心扉,什么事都不想让父母知道。
二是:孩子会形成习得性无助,一遇到问题,总觉得是自己的原因,造成自卑、懦弱。
一个叫小文的女孩说:
高中的时候,我学习压力大,向妈妈诉苦。
妈妈说:你这个年纪就应该好好学习,整天胡思乱想什么啊?难怪会学习退步。
这些话让我有种孤立无援的感觉,我觉得“原来我不被爱啊”。
于是,我学会了压抑自己的倾诉欲望,因为我害怕自己说出口的痛苦会让我再次难受。
即使我焦虑、抑郁,我也不愿敞开心扉。
有人说,既然父母的关心带着指责,那就是“不爱孩子”。
实际上,指责式关心的父母不是不爱,而是不会爱。
那该怎样地关心才是爱呢?
行动大于口头:孩子感到难受时,少说两句,多点拥抱。
先看到孩子的情绪,而不是自己的感受:不要急于批评,先问他“你做了什么”。
有效的解决方法等于有效的关心,我们尽量要让孩子知道“我可以帮你解决困难,而不不会制造痛苦”。
父母要学会正确关心孩子,才会让你的爱流入孩子的心里。
02
反问式回答
很多父母喜欢用“反问式”来和孩子沟通:
比如:
孩子问“妈妈,你看见我的红领巾了吗?”
妈妈说:“你的东西你问我?我问谁?”
孩子哭着说:“有一个作业没写怎么办?”
妈妈说:“我怎么知道怎么办?”
一家人准备出去吃饭,孩子问:“我们出去吃饭吗?”
爸爸回答:“不吃饭,出去干嘛?”
与孩子沟通时,父母习惯性每句话都嵌入了反问的语气,带着一种责备、嘲讽、埋怨。
有心理学家曾经解释过:反问的话语里,有强烈的情绪。
反问式沟通看似是在回应孩子,实际上带着攻击性,隐藏着谴责、训斥的成分,传达到孩子的耳朵里就变成了“你很烦、你很差劲”。
很容易会让孩子感到难堪,打击孩子的自尊心,让他产生消极、叛逆的心理。
网上有一个投票:你最讨厌的说话方式是什么?
“习惯性反问”位居第一。
大家给出的理由是:
虽然对方没有直接发出挑衅,但给人的感觉不像是在沟通,反而像是打击,让人觉得尴尬又痛苦。
反问式的回应,句句都在否定、质疑,在形式上就是一种无声的鄙视和否定。
比如:
孩子考试没考好,父母拿到卷子,对他说:
“这么简单的题,你都不会,我花钱送你去学校干嘛?”
从父母的角度来说:他是在说孩子做题不认真,浪费钱。
但是从孩子的角度来说,这句话就是在说:你很笨,你对不起我。
反问式回应,就是另一种形式上的指责和嘲讽,犹如一种无形的“暴力”,伤害孩子而不自知。
有心理学家说:90%的矛盾都是因为人们有话没有直说引起的。
我们都喜欢有话直说,有话好好说的人。
如果你关心孩子,就多用一些“是的、而且、没关系、你可以这样”等一些温暖的语言。
这些语言能够减少你与孩子的对立感,还能表达出对孩子的关心和重视,又多了一些肯定,拉近与孩子的距离。
父母平和地说自己最真实的想法,才能让家庭避免内耗。
03
对比式提醒
前几天和朋友吃饭时,她当着我的面批评她的女儿:
你看看,人家心研这个学期因为车祸一直在家休学自习,人家都考了八十多,你才考七十多,你好意思吗?
当时看见她女儿委屈得特别想哭。
这已经不是她第一次当众批评女儿了。
因为她的侄女成绩很好,每一次只要她女儿学习成绩退步了,她就会拿女儿去对比:
你学一学雯雯,人家一放学回家就写作业,你呢整天只知道看电视、玩,你什么时候能比得上雯雯,我就高兴了。
她总觉得比较是激励,实际上是在打击孩子的自信心。
有人说过:摧毁一个孩子就让他始终活在比较的阴影中。
当孩子接受的是“我比别人差”的评价,很容易让他陷入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的情绪中,严重时还会患上心理疾病,导致许多极端行为。
一位博主曾分享过自己的经历:
她的妈妈有很强的虚荣心。从小到大,只要她在任何事情上比不过别人,妈妈就会愤恨地打她,然后疯狂质问她:
“为什么别人可以你就不行?”
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她,开始做起了“坏人”。
同学考得比她好,她诬告别人作弊;
老师夸了哪个同学,她就嘲讽“这有什么了不起的?
朋友哪方面比她优秀,她也忍不住泼冷水:“有本事次次比我好”。
以至于后来在同学的眼里她变成了一个自私自利的人。有些父母很难用客观的眼光看待孩子,总是看到别人家孩子的优点、自己家孩子的缺点,即使孩子做得再好都要去挑剔一番。
殊不知,对比式的提醒,让孩子在自卑中扭曲心理,变成一个更差劲的人。
作家马德说过一句话:
“一个人总在仰望和羡慕着别人的幸福,一回头,却发现自己正被别人仰望和羡慕着。“
父母也是如此,总是羡慕别人家的孩子。
但是,在你看不见的地方,别人的父母同样也会觉得你的孩子很优秀。
最近刷到一个女孩发视频称,爸爸晚上喝了点酒,突然说:
我姑娘最厉害,比他们谁家孩子都强!
女孩下意识反驳,并列举了某个叔叔的女儿过了法考,而且是法律硕士,并说:那不比我强吗?
结果爸爸这样说:
我不拿我孩子跟他们孩子去比,我孩子很优秀,我不稀罕跟他们比。
是啊!
每个孩子都是最优秀的,我们不要去羡慕别人,
与其让孩子在一条不适合自己的路上越挫越伤,不如接纳孩子的一切,让他在寻找自我的过程中越挫越勇。
孩子的成长,就是让他找寻自我。
04
习惯性反驳
微博上曾有一个讨论话题:家,为何有时会成为透不过气的地方?
一个高赞的回答是:父母的习惯性反驳,让我永远窒息。
他还又列举了“父母反驳他的无数瞬间”:
我说:下次我一定要考上100分。
妈妈反驳:就你,算了吧,能考90就是你的极限了。
别人夸我能干懂事时,父母习惯性反驳:就他,算了吧,在家里一点也不让人省心。
我说“想买本课外书”,我妈立即反驳:课内书都没看明白,还看课外书……
这些我们常见的“对峙”场面,更像是对孩子的打击,让孩子自卑又难堪。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习惯性反驳。
是指个体在面对不符合自己预期或偏好的信息时,通常会立即并且反射性地进行否定或反对。
有些父母不管孩子说什么,都喜欢挑两句来反驳一下,也不顾及孩子的感受。
但是却忽略了,反驳的含义是否定、是挑剔。
一位网友说:
我妈就像杠精一样的存在,我说什么她都要怼我。
学习压力大,她说“你就是不想学习,找借口”;
在学校不开心,她说“你一天东想西想,就是不想好好学”……
感觉我在她面前非常的差劲,有时候我甚至都怀疑我自己有什么用。
以至于现在工作了,只要别人说我一句,我都感觉无地自容,我在她面前都是唯唯诺诺的。
父母最大的自觉,就是克制无时无刻的否定和挑剔,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
在与孩子相处时,说孩子想听的,而不是父母想上的。
孩子发生一些事情时,先不要反驳他,听他解释,尊重他,你才会收获一个优秀的孩子。
父母想要教育好孩子,就先要从一名“差评师”转换为“点赞王”,你才会发现孩子的改变。
05
简尼尔森曾说过:
孩子感觉好,才会做得好。
家应该是最温柔的港湾,父母是孩子的加油站。
我们该做的是为孩子鼓励、呐喊,而不是在孩子充满内耗。
如果你关心孩子,就别指责,让爱拥有流动感,孩子才会更温暖;
如果你想回应孩子,就“有话直说”,让孩子感觉正被父母爱着。
如果你激励孩子,就要拥有“屏蔽他人的能力”,看到孩子的完美。
如果你想让孩子有自信,就对夸赞孩子,让他拥有尝试和挑战的能量。
学会用语言“拥抱”孩子,他才会去拥抱世界。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