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亲爱的朋友:

2023年,全球进入一个愈加复杂和不确定的时期。此消彼长的多重危机,超越国界、地域,影响着每个人。在最贴近生活、最远离宏大叙事的社区里,原本身陷困境的普通人,处境更是雪上加霜。这促使我们不断地叩问自己,社区基金会能做什么?要怎样才能和大家一起重建希望?

一直以来,千禾坚定一个信念:只有当作为社会基本单元的各个社区进入健康的自我运转状态,社会才能走向良性发展的轨道。这样的社区,应该是温暖而有活力的。它有能力和内在动力去整合资源,找到合适的方式来解决本地的需求及问题。而社区力量的凝聚,由人的改变和关系的重建开始。

过去十五年,我们和众多伙伴为着这个愿想努力,营造人与人相互看见、彼此协作、共同成长的土壤。

这个过程无疑缓慢且困难重重。不可否认,看到社区居民越来越有主体性和公共意识,带动身边其他人参与社区事务的那一刻无比激动人心。然而更多的时候,是默默耕耘、耐心陪伴,静待花开。但朝着对的方向,是我们坚守的动力和底气。我们始终信任人的潜能,坚信社区善治始终是要回归到常识之中——人们不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相互关怀、互相支撑的共同体,团结起来应对日常生活的共同难题、抵御多元的风险。

在此,我特别感恩所有支持和同行的家人们!在这个凡事讲究高效、追求规模的急躁社会中,大家仍然选择更长远的公共价值,相信变化中不变的东西。这种长期主义在挑战重重的当下,尤其难能可贵。

去年,我们和伙伴们继续深耕珠三角社区,一起去理解不同社区现有的运作逻辑和利益主体,识别社区的问题和资源,以协作者的角色深度参与最后一公里的社会治理;我们还与更多的创新组织、商业机构、艺术团体等多元伙伴合作,探索社区可持续发展的新方法,打开更多对话的可能性。

尽管每个社区都有其独特性,改变的路径不尽相同,但真诚的对话与合作给予我们巨大的力量。无论是社区公共空间的运营,还是创新性的在地行动、个体与组织之间的共创……这些持续的联结都深深地打动我。因为面对如此严峻的环境,多大的公益机构都是小的。在一起,既迫切,也让我们看到希望。

向大家致敬!

在此,诚邀您共同回顾过去的一年,了解我们与多元伙伴、居民的“共创”和行动的逻辑,也无限地期待您能为这些行动给予真诚的反馈和支持,汇聚更多的力量一起前行,共同耕耘珠三角这片土地!

刘小钢

2023年,因为大家的助力,千禾才得以继续探索如何更好地发挥珠三角地区公益平台的价值,链接社区公益资源、培育社区公益土壤、推动社区议题发展,持续地支持和陪伴社区积极行动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流动儿童社区教育和社区应对气候变化仍然是珠三角社区发展面临的关键议题。2023年,我们在社区研究与合作的基础上,和伙伴们进一步构建流动儿童社区教育、社区气候行动网络,资助和培力为解决社区问题进行的探索与行动,对随时出现且变化中的社区需求做出回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流动儿童社区教育

培育和陪伴社区教育行动者,联动社区组织和社会资源,集社区之力,为流动儿童的安全与发展打造社区公共空间,并举办丰富多元的活动,支持流动家庭的成长与互助,是千禾回应流动儿童社区教育议题的工作策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我们与社区组织和居民共建的26个“小禾的家”支持和培育2946位社区志愿者开展4175次社区活动,卷入37284人次的邻里参与到社区陪伴的行动中。与此同时,46个落地城中村的项目共开展5060场的活动。

这些活动滋养近十五万人次的流动儿童及其父母。在参与社区活动时,流动家庭也因此投入情感和劳动,与他人和社区产生联结,无形中成为改善社区教育环境的一股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3年的在地耕耘,2023年,我们进一步联动广州花都区和天河区凤凰街片区内的多元社会力量,探索家、校、政、社、企等多方共创儿童安全友好社区的合作机制,促进社区学校、公益组织和家庭对公共事务的参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议题网络的伙伴合作完成的《广州城中村流动人口及公共服务需求调查报告》呈现了广州 19 个城中村不同产业结构、就业形态、城中村改造与治理等因素对流动人口及流动儿童的影响,解读了流动务工人员、流动妈妈及流动儿童三个流动群体在具体公共服务方面的差异化需求并提出针对不同类型城中村的公共服务供给策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扫码即可阅读

《广州城中村流动人口及公共服务需求调查报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社区适应气候变化

社区应对气候变化要提升社区基层对气候变化议题的感知和理解,挖掘和培育气候议题下的社区积极行动者,建立社区互助应对气象灾害的机制,以增强社区抵御突发风险的韧性。

2023年,千禾适应气候变化的行动进一步聚焦社区场景,通过与社区(自)组织的合作开展社区试点与教育推广,并尝试推动社区互助应对气象灾害的理念和模式纳入官方的防灾减灾治理体系中。

在广州荔湾区增埗村——一个外来人口聚集、老龄化程度高、沿水的老旧社区里,我们与当地社工站合作,支持二十余名有志于改善社区环境与社区关系的中老年居民成立气候风险应急响应小组,通过入户调研、培训、共商会议、气象危险点排查、社区服务等方式,培养他们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和气候适应的能力与意识,制定自救与互助结合的社区适应行动机制,并加强对脆弱性人群的保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合作伙伴共同推动的“气候变化应对共学网络”通过奖学金、小额资助、论坛等方式支持民间社区气候行动与行动者的成长,而联合不同组织设计的公众气候传播行动,则从衣食住行的日常生活切面提升居民的气候意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历时一年半,《珠三角城市社区气候风险识别与适应能力评估调研报告》正式发布。这份报告基于社区视角,从气候变化认知、极端天气、基础设施、日常生活、健康风险、社会文化等维度对珠三角城市社区的气候风险进行了识别与评估,呈现出气候变化下珠三角城市社区面临的复杂风险,以及现有的应急管理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扫码即可阅读

《珠三角城市社区气候风险识别与适应能力评估调研报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回应珠三角社区关键社会议题的同时,我们联合多元的伙伴,以贴近生活而直面现实的方式开展丰富的活动,卷入不同背景的组织与个人,激活社区微小的公益力量,推动可持续社区议题的传播,并激发参与者对社会发展及个体困境的反思和持续行动。

2023年,我们支持青年行动者与公益新人的培育,推动文化保育、社群艺术、城乡互助等议题网络的发展,通过通识学习、社会对话、社群支持、社区研究、联合行动等方式,与伙伴们共同提升社区发展的意识与能力,促进议题网络伙伴间的交流与学习,沉淀自组织培育与共学经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公益人才培养

万有引力计划、驻点赋能计划、春田计划、MPS公益慈善领军人才研修班等项目通过理论及实践专题工作坊、社区走访与游学、线上共学、社区实践与反思、导师制等方式,在特定议题下开展周期较长的专题研学,支持青年人的自我成长和公共参与,推动青年人以行动回应自身关注的社会议题,并为公益领域注入新生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工作坊

现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不同时期进入这些项目的青年人和行动者,通过项目形成的社群支持网络支撑着彼此继续在公共领域探索、学习与合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组织培育

2023年,致力于探索自组织本土化培育路径的“禾计划”项目支持16个文化保育、社群艺术议题下的市民自组织开展小型行动项目,并通过走访共学搭建议题交流网络,进行社区自组织的调研及培育路径经验梳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传统的社区公益项目操作方法不同,这些小组涌现出许多创新的工作方法及活动,如公园练功、缝纫、木刻、个人影院、展览、社区导赏等,让更多普通人有可能参与进来,同时强调反思、公共性和对真问题的探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联合行动

2023年,我们继续与合作伙伴搭建联合行动平台,凝聚关心生活与社区的居民,激发新的对话、新的链接,增进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与支持,提升社区参与能力,打造充满活力、健康、有温度的社区共同体,共同应对当下自身面临的迫切挑战。

一年一度的丰年庆线下活动吸引上万人次参与。6场主题研讨、近20个体验活动与工作坊、12场展览、60个市集摊位,从不同角度融合“城乡”、“流动人口”、“气候变化”与“可持续生活”等方方面面的议题。人们在游走、交谈、欢聚中重新想象生产、消费、教育、生计,讨论自主生活可以“野”成什么样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场丰年庆的筹备链接了100多位伙伴持续参与共创,不仅是扎根社区和探索城乡可持续发展议题的行动者们呈现展示过去一年思考、实践的平台,也是激发新的尝试、跨界合作的契机。而活动筹备之外的日常走访、空间合作、社群串联也在不断促成这个区域性城乡互助网络的形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围威喂社区生活集”邀请了广东地区56个空间/社群伙伴加入共创。项目生成一份地区性的公共空间/生活地区地图。与此同时,生活集通过支持当中一些空间开展与生活反思、社会议题探索有关的社区走访、沙龙讲座、文化生活、社区实践、展览等,创造跨界交流与深度讨论公共议题的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扫码即可获取

《围威喂社区生活集2023地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社区公益行业支持

历经两年,《珠三角公益生态发展趋势观察报告》正式完成。报告指出,珠三角公益生态像湿地一样发挥作用,具有相当的涵养和孵化能力,存在着大量籍籍无名但深耕社区的互助组织、志愿者组织、自组织。而主体多样性和组织差异性也给共同体的形成带来挑战。

在开展珠三角地区公益生态研究的同时,支持国内社区公益行业发展的禾平台推动各区域的社区公益枢纽对本地社区行动与社区发展现状进行扫描,基于不同地域的实践探索,沉淀中国本土的社区公益经验,促进社区公益能力建设和知识生产体系建设,构建社区公益生态建设在价值理念、培育策略和技能方面的共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过去一年,禾平台通过走访调研、游学、“行动者有话说“栏目、社区营造课程,加强网络伙伴的互动与合作。在80位社区公益伙伴的协作下,禾平台完成15节社区自组织/社区能人赋能视频的制作,为社区公益行动者提供较为体系化的课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得益于诸位的信任,千禾的捐赠人与企业意向基金、社区议题基金、社区公益专项计划三大资金池汇聚数十个专项基金,链接起致力于社区改变的捐赠人与与社区行动者。我们携手15家基金会伙伴,43家企业伙伴,21位大额捐赠人,1244位捐赠人,83家社区(自)组织和5家媒体,将募集到的2047.5万元公益资金,通过丰富的合作伙伴网络和专业的运作,支持捐赠人为自己识别的多样社区问题付诸行动,让公益资源能最大限度地支持社区的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破风少年第四年再次出发,挑战海南岛7天环岛700公里的骑行,为千禾流动儿童社区教育公益项目筹得善款452,257元,用于支持5个小禾的家一年的运营以及机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社区公共艺术专项连接了数十个团队/小组,通过调研、走访、交流会、游学等活动,初步建立“社区文化艺术行动者网络”,激发行动者对未来的新想象。专项基金还支持了艺术驻留、创作、展览、传播等活动,为洞察社区问题和联结社区关系提供新的想象和工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广东城乡互助网络专项支持的丰年庆项目则成为两广地区生态农友和关注可持续生活的市民盛会、南方地区民间力量关注和探讨城乡关系的重要平台,该专项的设立不仅为松散网络的组织形态提供了更长远的发展规划,种子基金更是为可持续运营注入了可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感恩每一位捐赠人的托付。因为有了持续的耐心资本支持,我们才得以深耕社区,与合作伙伴共同研究社区向善的根本之道,陪伴社区中的积极居民成长为解决社区困境、推动社区发展珍贵的在地力量。

财务披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识别下方左侧二维码即可下载千禾社区基金会2023-2024年报电子版。如需纸质版,可扫描右侧二维码与千禾小秘书联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次感恩每一位在2023年与我们一起创造各种各样深层联结的伙伴!

无论是理事会、工作团队,还是议题伙伴、捐赠人、行动者,都是社会变革的积极力量。未来,让我们继续相伴,直面现实、共识目标、学习实践、合作互助、共同成长,创造美好的社区和公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