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东方人来说,白嫩的肌肤不仅是颜值的加分项,更是保养成效的重要标志。如果肌肤显得黑、粗、暗,这往往预示着存在干燥、色素沉淀、衰老等肌肤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琳琅满目的美白精华市场中,各家品牌纷纷打出成分牌,如烟酰胺、传明酸、熊果苷、VC等,它们都是美白界的热门网红

然而,面对这些纷繁复杂的成分,消费者不禁要问:这些成分真的能美白吗?哪种成分才是最有效的?为什么网红美白精华我用起来效果却一般?

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讨一下,如何科学选择美白精华,帮助大家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美白解决方案。

黑色素形成的过程

黑色素生成的过程极其复杂,它涵盖了多个靶点、中间产物及生成路径。其中,尤为关键的一步是苯丙氨基酸与酪氨酸在TYR(酪氨酸酶)的催化作用下氧化生成多巴醌(DQ),这一环节不仅是黑色素生成的初始阶段,也是后续合成真黑素与褐色素的重要基质。我们之所以特别强调这一步,是因为它对于整个黑色素生成过程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黑色素生成的初始阶段就“痛下杀手”。在这一步中,衍生出两个非常重要的美白途径,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和抗氧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抑制酪氨酸酶活性有效成分:

维生素C及衍生物、甘草精华、熊果苷、凝血酸(氨甲环酸/传明酸)、曲酸、壬二酸等。

抑制黑色素转运有效成分:烟酰胺

美白的四个通路

01

防晒

防晒作为美白界的基础操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避免紫外线侵害皮肤,我们可以有效阻止人体唤醒黑色素工厂来合成黑色素,从而在源头上守护肌肤的白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抑制络氨酸酶及其他酶的活性

在黑色素形成的过程中,络氨酸酶等酶的活性起到了关键作用。因此,抑制这些酶的活性成为了美白产品的重要策略。高端美白产品多以此原理为主,通过抑制黑色素的生成来达到美白效果。例如,我们熟知的熊果苷和曲酸,就是这一策略下的优秀选手。

03

干扰黑素色输送皮表

晒黑后,急救美白的一个常用手段是干扰黑色素的输送过程。由于黑色素从制造到运送到表皮大约需要28天的时间,这为我们提供了足够的干预窗口。通过阻止黑色素小体转移到表皮,我们可以实现“晒了,但没黑”的效果。烟酰胺作为这一原理的代表性成分,以其独特的技能——阻止黑色素转移而广受欢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这一手段也存在弊端:一旦停用含有烟酰胺等“黑色素路障成分”的产品,积蓄已久的黑色素可能会重新浮现在表皮,导致“反黑”现象。

04

促进表皮黑色素代谢及脱落

为了加速表皮黑色素的代谢和脱落,一些美白产品会选择使用果酸等表皮脱落成分。然而,这种方法虽然有效,但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因为不断剥落角质层细胞会导致角质层变薄、肌肤变得敏感。因此,这一方法在美白领域一直处于边缘地位。

不同肤质的美白

01

干皮

干皮肌肤的独特之处在于其角质层较厚且代谢缓慢。因此,干皮的美白策略应聚焦于促进角质代谢与美白双重作用,以迅速清除滞留于角质层的黑色素。选择含有甘草提取物、维生素C衍生物、黄芩提取物且不含酒精、成分简洁的产品,将是干皮美白的有效助力。

02

油性肌肤

对于油皮而言,美白策略需兼顾控油与抗氧化两大要点。由于油皮易在午后出现暗沉,尤其是缺乏抗氧化成分的底妆下更为明显,因此,烟酰胺成为了油皮美白的优选成分。它不仅能以2%的浓度展现美白效果,并初步展现控油功效,而5%的浓度则效果更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油性肌肤的日常清洁与补水同样重要,过多油脂可能导致肤色发黄,而通过适当的清洁与补水,肌肤将展现出更加清爽透亮的状态。

03

混合型肌肤

混合型肌肤在护肤时需特别注意分区护理。洗脸时,应重点清洁T区(额头、鼻子、下巴),而V区(脸颊两侧)则轻轻带过,以防过度清洁造成损伤。鉴于T区往往较为暗黄,可针对性使用美白精华产品。而对于V区,则需避免摩擦及使用含有果酸、水杨酸或磨砂颗粒的美白产品,以保护其娇嫩肌肤。

注:来源于网络分享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