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在一本书上看到过这样一句话,“虽然孤独患者常常觉得别人看不见自己,但他们的孤独在别人眼中却是非常显著的事实。”很多时候,身为“孤独患者”的亲友,我们常常将对方的“独处”当做是一种“孤独”,便热心地想要帮助对方驱散这份“孤独”。并且正是这种热心却更容易将对方推向真正的孤独!
著名的心理学家詹姆斯曾与好友卡尔森打赌,他声称自己可以让对方在很短的时间内养一只鸟。卡尔森对此不以为然,因为他对养鸟这种事毫无兴趣。没过几天,卡尔森收到了来自詹姆斯的生日礼物——一个精致的鸟笼。收到鸟笼的卡尔森依然不以为意,只是将鸟笼称为“一件漂亮的工艺品”并将它摆在了房间最显眼的地方,借此告诫詹姆斯尽早放弃这个赌约,因为他是绝对不会因为一个鸟笼而养鸟的。然而,令卡尔森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在这之后每当有客人来访,看到那只空空的鸟笼都会询问:“教授,你养的鸟哪里去了?”起初,卡尔森还在一遍又一遍地向对方解释,自己从来没有养过鸟。可是次数多了,面对客人困惑且不信任的目光,以及无休止的提问,卡尔森终于还是如詹姆斯所言买了一只鸟。这就是著名的“鸟笼效应”。当我们在心中被挂上“笼子”的时候,便会不由自主地添购可以填充“笼子”的东西。
我为什么会在这里讲述这个“鸟笼”的故事呢?因为鸟笼效应不仅体现在对外物的影响上,还会对一个人的情绪产生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对于那些“被孤独”的人来说效果更加明显。职员安迪是一个对自己的独身生活十分满意的女孩,但她身边的人似乎并不这样认为。公司的同事在得知她独自生活时,总会询问“你独自生活难道不会觉得孤独吗?”初次听到这个问题的安迪觉得很惊讶“为什么会感到孤独呢,我很满意现在的生活”。父母也会面带愁绪地看着安迪,“我们都很担心你,你独自一人在外实在是太孤独了”安迪也会耐心地告诉他们“我并不感到孤独,我每天都过得很充实,很满足”。
然而,安迪的回答既无法取信于同事,也并未令父母感到安慰,他们反而觉得这只是安迪为了缓解自己的孤独自欺欺人的说法罢了。于是,日复一日,同事与父母的“关心”从未停止,而安迪也在一次次的解释中变得忧虑,她开始怀疑自己,是否真的从未感到孤独,是否真的在自欺欺人。
我遇到安迪的时候,她已经不是那个对自己的生活感到满足而惬意的女孩了,她变得十分焦虑,十分自卑。在咨询过程中她曾一次次地询问我,“我是否真的一无是处,是否会孤单一辈子”。
我相信,没有人希望自己的亲友经历安迪的苦痛,更不愿自己的关心最终变成了将对方推下深渊的最后一击,因此,在向对方传达我们的关心之前,准确地辨别对方的“孤独”就成了更为重要的一件事。
个人简介
高立平,社会心理学家,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认证情绪管理师,大地英豪首席心理咨询师,灵语国际心理中心情绪管理师。人本主义心理学践行者,通过对心理理论与实际案例的归纳总结,在情绪管理和社会关系等方面有独到的见解与分析。研究领域:PTSD、情绪管理、抑郁与焦虑、艺术治疗等,皆有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颁发证书。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