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27日,“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一消息,引发世人关注。

一条北京中轴线,牵连起时间深处的脉络和荣光。北京中轴线纵贯南北,全长7.8公里,是世界上现存最长的城市中轴线。始建于13世纪,形成于16世纪,此后不断完善,历经逾7个世纪,是统领整个老城规划格局的建筑与遗址的组合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京中轴线遗产区及缓冲区示意图,来源为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办公室。

一城荣华,一“线”繁茂。北京中轴线从北端钟鼓楼,至南端永定门,山水城林,颜色繁复而沧桑,这样的城市中轴线也是“历史纵贯线”。

当经历过历史风云考验的北京中轴线以世界遗产之名交给我们这代人的时候,我们如何以更大的决心和智慧使之发出更璀璨的光?科技助力,是不变的主题。

应该看到,入选世界文化遗产的中国项目,本身都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基因的典型案例。以北京中轴线上的建筑为例,天坛圜丘坛的设计利用了声学原理,人在特定位置轻语,可听到回响。祈年殿以对力学的精妙把握,展现出复杂而精美的建筑结构。以苏州古典园林为例,专家认为其布局体现了西方近代数学领域中的拓扑学原理。《史记》则以“上具天文,下具地理”来描述秦始皇陵地下宫殿构造之精妙。

可以说,在文化遗产形成的当时,都代表了先人的科技智慧、创新能力。这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穿越千年得以历久弥新的源头活水。

这样的源头活水,不仅保证了文化遗产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还以突出的科技创新思想感召和启迪后人,构建起千年不绝的传承体系。故宫的建造者在总结和运用古人治水、排水智慧的基础上,设计出精密繁复、超越古人的排水系统,保证了故宫六百年来从未在雨季遭水患,这是科技思想传承的最佳例证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说明,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中,连续性与变革性相统一显得尤为重要。在保持连续性的前提下,变革和创新,是科技智慧得以发扬光大的决定性力量。

换言之,科技随着时代而发展。正是前人和今人的科技接力,才使得那些不同时代的建筑巍然屹立于今天的大地上,持续焕发着风采。

在历史的长河里经历过风雨的文化遗产,不可避免地在逐渐老去。如何激发文化遗产的活力,延缓它们的衰老过程,保持蓬勃的生命力,是我们必须直面的永恒课题。

在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中强调了文化与科技融合的重要性,提倡发展新型文化业态,以新的形式和内容促进文化遗产的传播与利用。强调了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以强化文化遗产的独特性和辨识度,进一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以科技力量深入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使得包括北京中轴线在内的文化遗产以更健康、更青春的姿态回应世人的关切,是必然探索的前行之路。

图为正阳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正阳门

图为正阳门

其一,将数字技术融入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去。在北京中轴线的保护工作中,有关方面为正阳门城楼修复修缮插上“数字翅膀”:通过数字技术扫描,施工人员可以清晰掌握建筑物病害或危险部位,为精细修复修缮提供方向。在敦煌,海量数字化采集打造出一座壮观的“数字敦煌”。“让文化遗产在数字世界永生”成为一种现实。近年来,故宫等文化遗产凭借数字手段频频“走出深闺”,人们借助数字科技,更便利、更直观地赏析文化遗产的精华部分,从而萌发保护文化遗产的更大信心和责任心。这一领域,潜力很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二,聚焦前沿性科学技术和传统技艺,形成“复合型”文化遗产保护机制,改善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在三星堆遗址考古中,人们见识过这样的“硬功夫”:依靠3D打印技术打印出青铜器模型,涂上硅胶材料形成保护套,继而套在出土的青铜器上,形成贴身“防护服”,外面再用石膏固定。这一过程中,传统记忆和最尖端技术实现了“融合”和“升级”。敦煌研究院和相关技术团队通力合作,历时7年、尝试80余种配方,开创性研究出了空鼓灌浆和壁画脱盐的修复技术,令存在起甲、空鼓、酥碱三种病害的第85窟壁画近二十年来保持着稳定。此外,莫高窟内、外部早已部署现代物联网技术监测设备,可以实时监测石窟外部气象、噪音等情况。这类科技手段值得大力推广。

其三,增强科技研发力量,加强成果转化。科技含量对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支撑作用有目共睹,以抗震平台技术等高技术有效化解文化遗产的风险,一直是重大课题。但在一些领域,我们在研发力量建设、成果转化等方面,还有不足。有关部门曾表示,我国文物保护与传承领域的科学技术研究还面临许多问题,难以有效支撑文物保护利用的系统目标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建立起高水平、相互协作的科研体系,为文化遗产保护科研工作打下扎实基础,时不我待。

科技助力没有固定格式,“创新和破局”,我们只能全选。

作者:特约评论员 伍里川

编辑:董阳 刘炎迅

排版:白雪

审校:张敬一

值班编委:谭华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