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AMTGROUP即时了解AMT前沿研究与最佳实践

引 言

对于拥有多家成员企业的多元化集团来说,集团总部如何定位?集团治理架构应该如何设计?对于不同业务和管理基础的成员企业,如何针对其特点和业务需要开展个性化管控?业务部门、管理部门和审计部门的关系如何厘清?H集团的做法非常值得参考。

多元化集团如何破解管控困境?

H集团是一家实行集团化管理的多元化投资企业,资产超百亿元,核心产品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近年来,凭借自身积累下来的资源和技术优势,H集团迅速布局新能源赛道,发展绿色循环经济。

集团不断发展壮大,随之而来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首先,组织职能定位不清晰、集团化和标准化管控标准缺失;其次,集团成员之间组织能力参差不齐,组织能力无法快速复制;第三,风险管控存在漏洞,亟需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

在此背景下,H集团选择携手在集团管控和组织能力建设领域经验丰富的AMT企源,开启集团管控专项提升工作。

H集团和AMT企源组成的联合项目组在梳理集团业务的基础上,明确了“集团、股份公司、事业部”三级业务部门的部门职责及业务边界,完成集团业务架构的构建、明确部门职责及业务边界、制订业务部门调整方案,并完善了集团授权体系。

接下来我们以贯穿项目始终的七个关键问题为主线,来说明本次项目思路。

七个关键问题,厘清集团管控思路

总部定位:战略平台型总部还是运营直管型总部?

一方面,集团的营收能力集中在总部,各分子公司的定位为生产中心、成本中心;另一方面,H集团的业务具有高集中度和高关联度的特点。

高集中度:九成以上的业务为核心业务相关的支柱产业

高关联度:即使是新布局的新能源赛道,也是基于核心业务,打通上下游产业链, 依靠核心业务积累下的“资源+技术+产业链”而展开。

因此,通过核心能力分析,结合战略目标与路径,H集团更适用于采用运营直管型方式对核心业务进行运营型管控。

不同业务板块差异较大,如何分别管控?

集团管控架构调整为“集团总部+成员企业”,总部定位为运营直管型总部,但对不同业务板块采用不同的管控模式。根据成员企业的规模大小、业务类型和发展阶段不同,对其实施不同类型的管控模式和不同程度的管控。

1.

对最大体量的主营业务

考虑到业务集中,且总部具备专业管理人才和团队建设条件,采用运营管控可提高管理效率和专业管理的集成度,使得资源统筹实现最高效益。因此采取运营管控,即总部把控该业务的日常运营,决定其战略方向,控制核心人员的任免,把控重要决策,还要实现业务标准统一,重要资源的统一调度,经营活动的统筹,核心业务审批等;

2.

对新兴业务

考虑到其既与传统业务有极大的相关性,又作为孵化业务,需要较高程度的自由度,因此采用战略型管控,仅控制战略方向及重大决策(重大项目或大额资金),使得业务发展与集团战略高度一致并相对自由地争取最大发展空间。

3.

对金融业务

与主营业务无相关性且体量占比较低,适用于财务管控,仅对财务指标进行考核和控制,使其拥有充分的自由度去实现效益最大化。

是否需要设置事业部层级,事业部是否独立运行?

事业部的核心考量是升级为利润中心,实现业务单元自负盈亏的市场竞争力建设,释放业务发展的市场潜力和布局效率,实现“集中决策、分散经营”。

联合项目组从业务关联性、管理复杂度、市场地域隔离程度、管理趋同度、经营独立性、经营结果独立性等角度综合考虑,建议核心业务板块不分事业部运行,采取联合运营方式;而金融板块由于经营结果、运营独立性高,与其他板块间的管理趋同度、业务关联性低,且有一定的市场地域隔离限制,建议独立运营。

集团治理架构如何设计?

为满足集团总部控制全集团战略方向、重大决策、协调内部资源等的管控要求,需明确集团内部治理架构,明晰战略决策职能、纪律监督和经营管理职能分工,以支撑集团管控,实现科学决策与管理。

a)定义集团的概念:首先对集团的概念进行明确定义,即包括控股公司、股份公司及前述两者实际控制的子公司。

b)明晰集团总部的概念:集团总部由集团董事会、集团监事会、集团总裁办、集团总部职能部门、集团总部专项/临时组织(若有)组成;

c)集团总部依托控股公司实现对成员企业的管控;

d)集团董事会是集团常设的决策和重大事项议事机构,对控股股东大会负责,接受集团监事会监督;“集团监事会”是集团常设的监察机构,对控股股东大会负责;

e)集团总裁办负责组织执行集团董事会决议、开展集团范围内的资源协调、负责集团母公司日常运营。

各业务条线之间如何建立可复制的业务标准?

由“灭火”向“防火”转变,建立管控方式三道防线——条线标准、条线检查及审计合规监督,全面建立条线管理能力,增加业务稳定性及可复制性。

a)第一道防线:标准建立与执行。由条线主管部门建立标准,业务执行部门完成日常运营;

b) 第二道防线:条线检查。条线主管部门对业务执行部门有监督检查的权力和责任;

c) 第三道防线:审计与合规。审计部、证券部和法务部对业务执行状况的合规性、实质性进行监督检查。

审计与业务、企管之间的边界如何界定?

审计与业务部门、企管的边界不清,可能造成职能紊乱、业务管理效率受限等问题。

划分清楚三者之间的定位与边界非常必要。

a)业务部门:由业务负责人/条线主管部门制定业务标准并监督业务执行部门的执行情况;

b)审计监督:

►审计不是业务标准的制定者,它是对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的真实性、合规性、合理性进行监督检查的监督者;

►对于频发性的问题,应以推动业务标准建立等形式,系统性解决;

►不对具体业务效率进行评价,而是对业务效率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评价,并提供建议;

c)企管部:企管部不是业务标准的制定者,而是作为流程制度建设推动、监督和赋能的主体,负责推进监督标准的制定;

此外,明确审计与业务部门、企管部之间监督检查工作的协同方式。针对业务部门条线检查工作,可以通过协调飞行检查日程安排等方式,联合审计部门成立联合工作组,共同开展检查工作,确保检查工作的全面性、检查结果的真实性。

管控权力包括哪些?

基于众多管控方式,需要在集团内部规整明确管理权力的定义及分配,支撑授权体系搭建,最终推进管控机制的推广落地。

清晰管控方式运行思路,运用贯穿事前、事中、事后的六项权力进行管控。

a) 事前、事中的管控方式

► 人事任命

► 流程与制度管理

► 事项审批

b) 事后控制的管控方式:

► 条线检查

► 审计监督

► 绩效评价

通过本次集团管控专项提升工作,H集团巩固了集团整体的概念,战略方向及重大决策高度集权到集团董事会,确定了集团对主营业务进行运营型管控,理顺了内部不同业务的关系,建立了条线管控机制,为集团的新业务开展和组织能力快速复制奠定了优良的基础。

免责声明:

本案例由AMT企源撰写和制作,仅作为案例介绍之用。尽管我们对所依据的信息和资料保持高度谨慎,但无法对其中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做出绝对保证,您在使用这些案例和数据时,应自行进行必要的核实和验证。

本案例对可能归他人所有的商标进行了引用。对这些商标的使用不表示这些商标为AMT企源所有,也不代表AMT企源与这些商标的法定所有人之间存在关联。

我们保留随时修改、更新或删除本免责声明的权利。如果您认为我们的使用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您有任何管理提升和数字化转型问题,都可以致电400-881-2881,或点击“阅读原文”。我们将即时为您解答,或预约专家进行一对一沟通。

您还可以:

扫码加“小源”

▪ 预约专家

▪ 免费听课

▪ 报名参会

▪ 在线沟通

点击名片▲关注AMT

致力于成为一家中国人创办的世界级咨询服务企业

咨询热线:400-881-2881

www.AMT.com.cn

分享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