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巴黎奥运会开幕式可以说是开了现代奥运会的先河,不仅将场地从室内搬到了室外,还在内容与形式上把本土艺术、人文特性与社会议题相结合。

作为观众而言,我认为是相当成功的。甚至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很可能会成为奥运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在开幕式上做这样的探索与尝试必然是有风险的,引发争议在所难免。国际上的争议暂且不谈,因为在这些议题上的讨论已经持续多年且将持续下去。

我比较感兴趣的是国内观众看完开幕式的反应。

国内对于开幕式的看法以“辣眼睛”“史上最烂开幕式”为主,其中又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单纯觉得难看,认为比北京奥运会差远了;第二类是反感开幕式上满屏的“政治正确”,因此给了差评。

前者很好理解,个人出于审美、文化差异或文化保守主义而不喜欢,没什么可说的。主要谈谈近年来在国内盛行的后者。

首先澄清一个普遍误解,国内在谈论西方“政治正确”时往往会把它与国内的“郑智挂帅”相提并论,这是典型的望文生义,就好像看到《社会契约论》就以为是在讲契约精神一样。

实际上,两者有本质的不同。

“政治正确(politically correct)”一词最早出现于上世纪30年代,其内涵与指代对象随时代而不同,80年代之后主要用于描述「旨在避免冒犯或损害社会特定群体成员」的语言、政策。而在公共话语跟媒体上则多以贬义词的形式出现,暗示某些行为或政策的过度与无理。

在西方,反感“政治正确”的主要是两类人:白人种族主义者、无歧视观念但认为言论自由遭到破坏的自由主义者。前者主要是因为无法自由宣泄种族仇恨情绪而心生怨念,后者则是为言行可能被过度解读所带来的社会压力而担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体上来说,西方主流社会并不反对“政治正确”本身,存在争议的是其中矫枉过正的部分。

而反观反感“政治正确”的中国人呢?他们不是白人,而是像黑人一样在国外容易受到歧视的亚裔;他们也不是自由主义者,“政治正确”对他们的言论自由毫无影响。

因此,按理来说,他们不仅不应该反感“政治正确”,甚至要支持才对,毕竟这对亚裔而言是有利的。

很简单的例子就是《瞬息全宇宙》横扫奥斯卡。

众所周知,影视圈是早些年西方种族歧视的重灾区,亚裔地位甚至比不上非裔,只能演一些丑角与恶人。而如今,一部亚裔甚至可以说是华裔电影能在西方电影的最高舞台上拿到了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在内的诸多奖项,除了作品本身出色,西方社会从上世纪至今的“政治正确”运动也功不可没。

当然这里的“政治正确”并非很多人臆想的“亚命贵”,而是源于对种族歧视观念的逐步纠正。

其实在此之前,该电影已经获得了国际电影界300多个奖项、300多项提名,不仅是影评人,观影大众也对这部电影评价很高,imdb上54万人评价将近8.0的高分。

这足以见得这部电影的成功并非因为其亚裔标签受到了好莱坞的优待,仅仅是因为对亚裔歧视的淡化让人们可以相对客观、平和地看待电影本身。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2000年的《卧虎藏龙》,因为当时对亚裔的普遍歧视,原本有资格获得最佳女主角的杨紫琼却连提名都没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际上,亚裔——包括华裔与在海外的中国人,他们在西方生活、工作上所受歧视的减少正是得益于“政治正确”,而如今很多人却跟在白人种族主义者的屁股后面一起反对这个使他们自己以及同胞受益的运动,真是匪夷所思。

受歧视的时候不满与抗议,好不容易淡化了歧视又觉得恶心反感,说好听点这叫自轻,说难听点就是贱。

从这里也能看出来,很多中国人其实根本不关心同胞,他们所谓的反歧视本质上只是反美而已,这个借口一旦失去,便又开始反平等,因此,当“政治正确”导致一些不符合他们审美或价值观的事物——比如性取向、黑人、亚裔、性别平等——皇而堂之地出现在眼前时,根子里的歧视欲便不受控制地从嘴脸中冒了出来。

这样的人,想必也与地域黑、社达、厌女群体高度重合。

当然,这也并不能完全怪他们自己,说到底,这一切还是跟社会发展水平脱不开关系。

严格来说,中国还处于转型中的前现代社会,人们所关心的话题是衣食住行,是就业压力,是工作竞争,而发达国家已经步入后工业时代,流行后现代主义思潮,社会议题则是女性平等、性别取向、环境保护、动物虐待。

再加上民族主义与保守观念,想要理解西方社会无异于痴人说梦,这也就是为什么国内会流行“高福利是在养懒人”“政治正确就是黑命贵”“白左都是虚伪的盎撒人”这种奇怪的暴论了。

毕竟局限于落后的社会形态,自然想象不出发达国家各种社会群体存在的多元性与合理性。

套用自己生活的社会环境来求解,答案必然南辕北辙。

这就好比一个现代人穿越回大清告诉李鸿章,我们已经没有皇帝了,不学四书五经了,不穿长袍马褂了,不信三纲五常了,不搞男尊女卑了,那他不得认知失衡,当场晕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