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参加此次大赛我感到非常开心,因为创意写作让我能够抛开束缚,自由表达所思所想,同时还结交了很多好朋友……”7月28日,在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至善楼举行的“《高中生》杯”创意作文大赛的颁奖典礼上,长沙市第一中学高一学生徐浩博分享了他的参赛感受。

2023年11月,备受瞩目的“《高中生》杯”创意作文大赛正式启动,向全省高中生发出了“等你笔落惊风雨”的诚挚邀请。历经8个多月的精心筹备与广泛参与,这场盛大赛事共吸引了全省近2万名学生的热情参与。他们共同执笔,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思想,洞察时代,洞见未来,发现并书写了许多平凡人和平凡事的不凡之处。

初赛盛况:近2万名高中生踊跃参赛

“《高中生》杯”创意作文大赛由湖南省教育学会主办、湖南教育报刊集团承办,是面向湖南普通高中在校学生,以创意写作洞察时代、洞见未来的人文综合素养类竞赛。

2023年,大赛经湖南省教育厅审核批准,列入2023—2025学年湖南省面向中小学生的全省性社会竞赛活动,是现今湖南省唯一一项面向中小学生的省级权威作文赛事。

首届大赛自2023年11月正式启动以来,受到广大高中校长、教师、学生的关注与支持。截至今年4月底,大赛共收到19591篇富有创意和深度的创意写作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同学们扎实的文学功底,更体现了他们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世界的独到见解。比如,有的同学以“父亲”为关键词,写下了很多视角独特、思想深刻、充满灵气的文字。

“父亲的爱,是藏在肩头的童年。”

“父亲这个长久被我忽略的角色,这一刻终于挣扎着嘶吼,跨越那座无法逾越的大山,向我一步步走来。”

“我知道,它就是我回家时唯一的光,是我世界的一角,缺不得,少不了。”

经过初评阶段的严格评选,大赛共评选出1000名获奖者,其中一等奖200名、二等奖300名、三等奖500名。

决赛现场:200名选手共展才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7月27日下午,经过严谨的初评后,200名优秀选手齐聚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参加决赛,以3小时为限进行现场创意写作。决赛作文要求选手以“口罩”“父亲”“猫”“医生”“出租车司机”“小女孩”等关键词为组合,写一篇不少于1200字的叙事文。

“这几个关键词中,既包含有人物社会身份,比如‘出租车司机’‘父亲’等,也包含核心事件,比如‘口罩’,具有较强的叙事性。此外,还提供了可以充分施展想象空间的情节,比如‘小女孩’和‘猫’、‘出租车司机’和‘医生’,具有较强的逻辑推理和自由联想度。”颁奖典礼现场,青年作家、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郑朋进一步解读了决赛试题。

“本次决赛试题主要是为了考验学生的想象和叙事能力,鼓励学生打破固化思维,抛弃以往的作文套路,大胆地创意创新,写出有文学色彩和人性光辉的叙事文。”郑朋说,文学是一颗蒲公英的种子,希望学生们能在创意写作中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想象力,飞得更高,飞得更远。

7月27日晚上,由湖南省作协主席汤素兰担任评审委员会主任的10位专家、高中一线老师对选手们的作品进行了认真细致、公平公正的评审。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刘光成为选手们做了题为“‘我’很重要——写作要具有‘真我’意识”的专题讲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激烈的角逐,洪婉心、刘家林、匡珂仪、张若琪、王相皓、蔡珺、周韵盈、周锦豪、杨雅岚、钟宇欣等10位选手荣获“创意写作之星”,张可欣、周贝尔、石婉莹、张洁、赖俊廷、吴星文、刘念、张乘睿、李舒冰、龙峻熠等10位选手荣获“创意写作之星提名”。

本届大赛正式启动以来,受到各县市区教育局、学校、教师的大力支持。颁奖典礼上,长沙铁路第一中学、临澧县第一中学、花垣县华鑫高级中学等学校荣获“优秀组织奖”,周娜、余安辉、谭关渔等老师荣获“优秀指导老师奖”。

赛后寄语:用写作“看见”更大的世界

颁奖典礼上,湖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沈念,湖南省教育学会副会长易晓辉,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周凯兴,青年作家、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郑朋,湖南教育报刊集团党委委员、总编辑吴新宇,湖南教育报刊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胡力丰,湖南教育报刊集团《高中生》杂志主编肖雄杰等出席。

“文学照亮生活,文学使人的生活更加充实,更加丰富,更加深刻,文学使生活的各个方面增加了许多魅力。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但是文学恰恰拓展了人的可能性,延伸了生命的意义。”周凯兴认为,文学就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它无关年龄,无关身份。他鼓励广大学生将文学融入生活,用热爱和纯粹去拨动希望的琴弦,撒下星光的种子,期许美好的未来。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写作者开始通过内省和自我观察,作出更真实、独特的表达。”吴新宇表示,本次大赛中涌现出的许多优秀作品,展现了年轻一代的独特视角和创新思维,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他希望广大高中生能进一步观察生活,通过思考、联想,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从而通过具象化的事物去“看见”,去感知那些抽象的、“看不见”的概念。(余杏、肖雄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