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为何不给他安排工作,都别忘了本!”

这是1965年,毛主席召开华东地区领导开会时,得知一人失去工作失业在家,怒批当地领导时说出的话。

那么此人究竟是谁?毛主席又为何会因他失业如此动怒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逆天改命

故事还要从红军南渡乌江时讲起。

红军开始长征之后,虽说面对国民党军队围追堵截我军总能化险为夷。

但是由于武器装备落后,使得红军有生力量一直在不断削弱

直到红军行进至乌江,并准备南渡时,生死关头也终于来临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国民党大批军队对红军形成包围之势,红军指挥员便开始研究突围路线。

但是包围圈过于严密,让红军无论从哪个方向突围,都会遭到敌人的阻击

这也就意味着,红军已经半只脚踏进了鬼门关。

彼时的红军将领,已经做好了破釜沉舟的勇气,准备杀出一条血路。

然而就在这生死存亡之际,身为中央军委二局局长的曾希圣站了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局作为红军中,专门进行情报搜集的部门,从反围剿战斗开始,一直到乌江沿岸,都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

更是在战斗中,多次缴获或破译敌人密码,而也正是这些经历,给了曾希圣灵感。

他觉得,可以利用这些密码,向敌人发去迷惑电报,以达到为红军解围的效果。

所以,曾希圣便将这个想法告知了上级。

彼时的红军高层显然无法给出有效的应对之策,所以便决定采纳曾希圣的建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即,曾希圣就使用国民党的密码本,给当面之敌发去了电报,命令他们改变防守部署。

国民党将领收到电报之后,虽然心中有所疑惑,但是面对“军令”,也只好执行

与此同时,负责侦查的红军战士们也传来了敌人改变兵力部署的消息。

这也让身处绝境中的红军,看到了一线生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快,在毛主席以及一众红军将领的指挥下,我军利用敌人的防守漏洞顺利突围

等到敌人反应过来的时候,早已经为时已晚。

在这次战斗中,如果不是曾希圣灵机一动想出对策,恐怕红军将会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甚至可以说,是曾希圣改变了红军的命运。

然而,这却不是曾希圣第一次拯救红军于绝境当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数次拯救红军

1931年,国内革命局势日益紧张。

我党在上海的地下党组织,也因为叛徒的接连出面遭到严重打击

为了能够更好地保全这些工作人员,中央即刻下令在上海的同志撤出。

而彼时的曾希圣也正是其中一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上海撤离之后,由于他有着无线电工作经验,于是就来到了瑞金工作。

抵达瑞金之后,他并没有休息,而是立刻组织了一批精干的无线电工作人员。

因为曾希圣知道,根据地的无线电技术尚不成熟,而这势必也会对作战产生极大影响。

在得知曾希圣的所作所为之后,毛主席也给出了很高的评价。

果不其然,没过多久,曾希圣就利用娴熟的技术经验,为红军立下了大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次战斗中,我军重创国民党第25师孙连仲部,并且缴获了大量文件资料。

在这其中,还有一封未来得及翻译的密码电文

曾希圣得知后便意识到,如果能够将这封电文破译,那么就能够掌握国民党的密码。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一旦能够破译国民党密码,就可以更加轻松地面对敌人围剿。

于是曾希圣立刻调集人手准备破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破译工作刚刚开始的时候,曾希圣就明白,这件事并没有想象的那样简单。

因为电报密码无论对谁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武器,保密度极高

所以给曾希圣的工作带去了很高的难度,但是为了能够减少部队伤亡,曾希圣没日没夜的扑在破译工作上。

最终皇天不负有心人,经过数日的努力,曾希圣终于将电文破译,并且掌握了国民党的密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这也成为了红军应对国民党军队围剿的神兵利器,曾多次在战斗中发挥奇效。

在后续战斗中,我们又数次缴获敌人的密码本,在密码本的帮助下,曾希圣对于国民党电报的破译成功率越来越高

为了能够发挥这一优势,中央决定成立二局,并且由曾希圣担任局长,主管红军的情报侦察与电文破译工作。

曾希圣也不负重望,多次在该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并且还在一次战斗中挽救了红军的命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4年,面对国民党的重兵围剿,再加上指挥失误,使得红军的处境变得异常艰难。

然而,屋漏偏锋连夜雨的是,国民党又派出增援部队,在湘西一带将红军重重包围

一时间红军十分被动,在这种危急关头,又是曾希圣挺身而出。

他利用此前缴获的密码,成功截获并破译了敌人的兵力调动

随后,毛主席利用这个情报,改变红军的兵力部署,顺利的变被动于主动,顺利从国军包围圈突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正因为以上两次拯救红军于危难之中的经历,使得曾希圣得到了毛主席和周总理的高度肯定。

甚至为了凸显曾希圣在无线电方面的贡献,毛主席还称他为“无线电领域创业的人”。

按理说,这样的人才,在建国之后理应受到重视和重用。

但是令人意外地,建国之后曾希圣竟然有了一个“乞丐头子”的称号,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乞丐头子

1950年,曾希圣被任命为皖北区委书记。

作为从战争年代走过来的老革命,曾希圣深知人民生活之苦。

所以上任之初,曾希圣就迫切的希望,能够带领皖北人民快速走出贫困的境况。

可惜的是,天不遂人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淮河因为年久失修,再加上连年征战,使得其总是泛滥成灾

淮河两岸百姓生活苦不堪言,可是面对天灾,人的力量总显得何其渺小。

无奈之下,该地区便成为了著名的“乞丐之乡”,而作为区委书记的曾希圣,也便被冠以了“乞丐头子”的称号。

不过,如果曾希圣要是就此认命,那他就不是曾希圣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改变现状,曾希圣上报中央之后,便成立了治淮委员会

并且,在治理淮河的同时,还带领着淮河两岸百姓改变农业种植结构

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改变农业种植方式。

最终在曾希圣的努力之下,当地百姓也终于迎来了属于他们的春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曾希圣的带领下,淮河水患得到了缓解,农民也很快迎来了丰收季。

这使得安徽百姓一步步走出了窘境,看着百姓的生活逐渐好起来了,曾希圣却没有觉得开心。

因为在他看来,仅仅解决温饱问题还不够,于是他又大规模开展工业发展。

但是由于经验不足,使得发展较为缓慢,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为他以后被迫失业埋下了隐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被迫失业

当时安徽的经济迟迟发展不起来,这让曾希圣逐渐养成了急于求成的想法

为了尽快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曾希圣不惜以强制命令的方式,迫使基层干部按照自己的想法办事。

这也使得很多基层干部十分不满,于是便向中央报告了此事。

中央在训诫曾希圣之后,他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痛定思痛下,他想出了一个十分超前的想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边是实行责任田制度,就是以奖励形式,加入到农业生产当中,这样就可以调动农民积极性。

在经过毛主席批准之后,责任田制度就在当地小范围开展

事实也正如曾希圣想象的那样,农民积极性被快速调起,很快便收到了成效。

不过,虽然这样对于提升安徽经济有好处,但是同样也带来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些人以为,这种方式有悖于社会主义理论,所以要求曾希圣停止

但是曾希圣并不觉得有问题,于是便继续实施,这就让很多人表示不满。

并且对他开展了多次批斗会,后来为了保护曾希圣,毛主席下令将他调到了华东局任职

本以为这件事就此平息,但是曾希圣的境遇却并没有得到好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来华东局也对于曾希圣的责任田制度十分不满,所以在曾希圣调到华东局之后,并没有给他安排工作。

这也就使得曾希圣被迫失业,直到1965年的时候,毛主席召开华东干部会议时,才得知了这件事。

对此毛主席十分生气的质问华东局领导你们为什么不给他安排工作,都别忘了本,他可拯救过红军啊。对人民和国家是有功的。

随即毛主席下令,将曾希圣调往成都,担任西南局书记一职。对此曾希圣也十分的感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责任田制度,经过数年改进发展,最终成为了我们耳熟能详的家庭联产承包制度可以说曾希圣走在了农业革命的前沿。

另外,曾希圣曾数次拯救红军于危难之中,可以说,如果没有他,红军很有可能在多次战斗中全军覆没,所以毛主席才会对他如此的重视。

参考资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