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樊胜根,中国农业大学讲席教授、全球食物经济与政策研究院院长。研究方向为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发展战略,农业公共投资和公共政策。主要著作有“Effects of Technological Change and Institutional Reforms on Production Growth in Chinese Agriculture”、“Economics in Food Systems Transformation”、《中国西部地区公共政策和农村贫困研究》(合著)、《公共支出、经济增长和贫困——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启示》(主编)等。
摘要
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是引领现代农业变革的根本动力,也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发展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符合农业发展的新要求和新目标,为推进农业现代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机遇。由于农业自身的独特性以及我国“大国小农”的国情,相对于其他行业和其他国家,我国发展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的难度更大。发展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要突破传统农业理念和思维,树立系统性的大食物观和大农业观,培育新型农业劳动者和企业家,强化农业前沿科技研究与运用,积极培育拓展涉农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强调“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202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2024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对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系统阐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并指出“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需要我们从理论上进行总结、概括,用以指导新的发展实践”;202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再次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深化科技体制、教育体制、人才体制等改革,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亟需对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的产生背景、内涵、特征、发展着力点等进行总结、概括,从而以新质生产力为引擎,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深刻理解发展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的时代背景
首先,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理解新质生产力首先要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大背景。随着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迫切需要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以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的新质生产力。
其次,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是对科学技术与生产力之间理论关系规律性认识的进一步升华。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第四次产业技术革命,新一代信息、生物、能源、材料等领域的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有关新质生产力的基本内涵、特征以及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路径等理论阐述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等理论的系统性升华和突破,也是通过科学技术来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新机遇。
再次,在农业领域发展新质生产力符合农业发展的新要求和新目标。农业农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短板,同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相比,农业现代化相对滞后:我国的农业土地产出率整体高于一般的农业强国,但农业劳动生产率仅为世界农业强国平均水平的33.6%,分别约是美国、加拿大和以色列的1/17、1/20和1/25;农业比较效益偏低,农业劳动生产率仅为非农产业的1/4左右;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不足,国内粮食等农产品价格普遍超过国际市场;我国农业劳均固定资产总额低于全球其他农业强国。此外,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落后于城市,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差距较大,2023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39:1、消费支出比为1.82:1。在此背景下,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旨在加快解决国内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党的二十大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要求中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新目标,强调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不确定难预料因素明显增多的复杂外部环境,中国要牢牢掌握发展和安全的主动权。发展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使我国进入全球农业强国第一方阵的重要抓手。面对农业发展新形势、新要求和新目标,实现农业强国战略目标,仅仅依靠传统、常规生产力水平的提升是远远不够的。当前,农业进入基因化、绿色化、数字化、营养化时代,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通过降成本、调结构、增效率效应、提质量、保安全来赋能农业现代化,为促进农业现代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机遇。
科学认识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的内涵与特征
何为新质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部分学者把“新质生产力”定义为“三新”,即新制造、新服务和新业态;也有学者从数字经济的角度来理解新质生产力,例如洪银兴把新质生产力概括为新科技、新能源和新产业以及这三个方面融合发展的数字经济。新质生产力有两种质态与特征:一种是以关键性或颠覆性技术的突破和应用而形成的新质生产力质态,其主要特征是科技创新起主导作用,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其主要效能是解决经济发展中的关键问题,突破相关领域的发展短板、瓶颈和卡脖子等问题;另一种是土地、劳动、资本等传统生产要素之外的新要素(如技术、数字、文化、生态、制度、品牌等)在赋能基础上形成全要素优化组合式的新质生产力质态,其主要特征是组合创新起主导作用,具有赋能性强、互补性强、包容性强的特征,其主要效能是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改造与提升传统产业,提高产业发展水平和竞争力。
何为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是新质生产力在农业领域的体现,但同时由于农业本身在经济社会特征上的独特性,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也与一般的新质生产力存在差异。
从一般意义上看,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是指以现代科技为支撑、以农业科技创新为核心、以农业生产方式变革为关键、以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为目标、以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为导向,形成的具有新技术、新要素、新模式、新业态、新动能等特征的现代农业生产力。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的“新”包括“农业新劳动者”“农业新劳动工具”和“农业新劳动对象”,表现为技术应用新、产业业态新、发展模式新、价值创造新。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质态包括劳动者从传统农民向高素质农民跃升、劳动资料从常规投入品向新型投入品跃升、劳动对象从常规动植物品种向高产优质耐逆动植物品种跃升、生产要素组合从传统种养业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跃升。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通过新兴生产要素与传统生产要素融合、推动产业组织业态革故鼎新与深入发展、推动农产品供应链上供给与需求优化匹配来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而通过农业高质量发展又可以推动新技术和新发展理念加快向农业领域渗透。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呈现以高素质劳动力为主体、以颠覆性创新为技术、以多要素渗透融合为配置、以农业边界突破与产业链条延伸为结构、以数智化和绿色化转型为形态的特征。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外在表现为高科技、高质量、高水平、高效率、高竞争力。具体地,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的内涵。
第一,农业技术的革命性变革是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基础和前提,特别是数字和智能化技术、生物技术等突破性农业技术。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要以农业科技化、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为主线,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入新技术、新设备、新模式等手段。人工智能与生物技术相结合改变了动植物新品种选育,给食品工业带来变革,也催生了新的服务业。数字技术、育种技术、农机装备技术、合成生物技术将是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的主要实践应用场景。
第二,要素的创新性优化组合配置是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关键。这里的要素可以是劳动力、土地、农药、化肥、机械等传统要素,同时也包括知识、技术、管理、数据、品牌等新型要素。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要求进一步发挥传统农业生产能力,并通过革新农业生产中的技术应用和组织模式,实现农业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组合的优化和升级。
第三,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是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的核心目标。发展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旨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摆脱传统农业生产力的发展路径,其本质是生产力的大幅度提升。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以涉农产业链供应链技术的革命性突破为引擎,以生产力要素配置创新的突破为支撑,以产业深度转型升级为归宿,以涉农产业链供应链全要素生产率的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
第四,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也包括在生产力大幅度提升过程中所经历的生产关系调整。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既包含由新技术和新要素组合所形成的新的物质层面的再创造,也包括与这一过程相匹配的乡村社会关系。发展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需要塑造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农业生产关系,要打通束缚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
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的独特性。与一般的新质生产力相比,我国发展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还有以下两方面独特性。
一是由于农业的物质生产方式和社会属性与其他行业不同,农业生产的周期性长、效益相对低、风险大。从物质生产方式看,农业生产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和地域性,这决定了农业市场的时空自然分隔,从而限制了农业资源的自由流动和边际改善的可能性;从社会属性看,农业嵌入在乡村社会独特的社会结构中,这和其他的城市行业经济有很大的区别。农业生产最大的特征就是自然再生产过程与经济再生产过程的交织,直接决定农业投入产出的自然投入;同时,经济投入通过改变自然投入的数量和利用效率影响产出,这也与一般行业的投入产出关系取决于技术不同。与之相对应的,农业科技也具有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长周期性、自然属性和生命属性等特点,农业科研的发展路径与其他产业科研有所不同。因此,农业生产要素、生产过程、组织分工协作等方面都需要进行创新性转化,努力打破传统农业的上述特征,缓解农业生产中的季节性和地区性,增强农业资源的自由流动,以适应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二是“大国小农”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发展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的路径与其他国家不同。例如,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更多关注解决农业生产的外部性问题,对农业生产本身的关注相对较低;而在我国,农业生产和农业农村转型的宏观问题还有待解决。在传统农业和传统小农占绝对主导的国情农情下,相对于其他发达国家,我国发展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的难度更大。
全面把握发展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的主要着力点
突破传统农业理念和思维,树立系统性的大食物观和大农业观。202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强调:“坚持大农业观、大食物观,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这为突破传统农业理念和思维,发展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指明了方向。传统农业理念和思维往往局限于狭隘的农业生产领域,忽视了农业与食品产业、生态环境、资源利用、农村发展等方面的内在联系,这种割裂的思维方式难以适应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为突破传统农业理念和思维,树立系统性的大食物观和大农业观,进而助力发展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要从全产业链的视角审视农业问题。农业不仅是农产品的生产过程,更涵盖了从农资供应、农业生产到加工流通、消费等全产业链条。要树立系统思维和全链条意识来把握农业生产与经营活动,优化产业链布局,提升产业链整体效率和综合效益。
其次,要树立农业与生态环境协同发展理念。农业生产离不开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传统农业发展模式往往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大农业观要求处理好农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充分发掘农业的生态价值,如提升生态碳汇能力等,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最后,大食物观和大农业观要求坚持农林牧渔并举,关注包括非耕地资源在内的各类农业资源,发展特色农业。尤其要瞄准一些新型未来食物,打造新的全球竞争赛道。同时,要改革完善农业支持政策,实现产量增加、营养提升、环境可持续发展等多重目标。
此外,要坚持把农业放到农村发展的大背景中来审视。农业是农村的主导产业,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相辅相成。大农业观要求统筹考虑农业与农村其他产业的关联耦合,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打造农业全产业链和农村产业复合型现代化。
劳动者层面:培育新型农业劳动者和企业家。发展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关键在于培育一批掌握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具备创新创业精神的新型农业劳动者和企业家,这是由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要求决定的。
在劳动者要素方面,要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通过加大农业科技教育培训力度,提升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技术技能,培养农民的市场意识和经营能力,使之成为农业生产经营的骨干力量。要重点培育一批能够创造新质生产力的农业战略人才,以及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现代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型人才。同时,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引领带动作用,通过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等形式,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带动广大农户共同提升农业组织化、专业化水平。
在创新企业家方面,必须充分发挥农业企业家的主体作用。农业企业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的作用,要远大于其在传统农业生产力中的作用。农业企业不仅是先进生产力的载体,更是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的主力军。要大力培育一批创新型农业企业家,激发他们投身现代农业发展的热情。鼓励农业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促进产学研深度合作,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引导农业企业努力成为应用型研发的主体,掌握更多农业领域核心技术,拥有更多自主知识产权,在农业关键领域和卡脖子环节形成更多原创性突破。
小农户、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等不同经营主体要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分工协作新格局。小农户要立足于特色优势产业,通过借力新型经营主体实现适度规模经营;家庭农场要发挥贴近生产一线和农户的优势,成为先进生产力的试验田;农业企业则要利用资本、技术、人才、市场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中发挥骨干引领作用。
劳动工具与资料层面:强化农业前沿科技的研究与运用。强化农业前沿科技的研究与运用,是发展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的关键环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必须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使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当前,农业科技创新对农业产业创新的引领作用还不够突出,主要表现为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与主要农业强国尚有差距,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应用比例偏低。2023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62.4%,而主要农业强国的平均水平在85%以上;农业科技和产业“两张皮”现象明显,2019年农林牧渔行业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应用比例仅为40.55%。立足我国农业发展阶段性特征,强化农业前沿科技攻关,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推动形成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成果转化应用的良性循环,是破解制约农业高质量发展问题瓶颈的关键所在。必须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驱动作用,加强颠覆性、前沿性农业科技创新,为培育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注入强劲动力,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首先,要聚焦农业领域“卡脖子”技术和前沿技术,加强农业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通过加大投入、优化布局、创新机制,在生物育种、智慧农业、设施农业、绿色投入品等领域取得重大原创性突破,攻克一批“从0到1”的关键核心技术。同时,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等现代科技与农业的深度融合,孕育更多变革性技术成果,抢占未来农业科技制高点。
其次,要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健全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机制。进一步明晰各类农业科研机构功能定位,推动形成梯次分明、分工协作、适度竞争的创新格局。促进科研、教学、推广深度融合,建立产学研用紧密衔接的创新联合体,打通从基础研究、应用开发到产业化应用的农业科技价值链。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从根本上破解科技和产业“两张皮”问题。
再次,要创新农业科技人才培养使用机制。实施农业科技领军人才培养计划,重点培养一批站在世界农业科技前沿、具有国际视野和战略眼光的领军型科技人才。建立健全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加快培育高素质农民,大力发展农业职业教育,提升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增强农业科技成果应用能力。
最后,要发挥农业科技进步在农业生产要素优化配置中的关键作用。通过科技创新拓宽农业发展时空边界,推动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实现优化组合,破解农业生产中资源约束趋紧、人力成本上升、生态环境压力加大等难题,不断提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劳动对象层面:培育拓展涉农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从产业维度和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视角看,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取决于解决该产业内部的要素组合问题的产业形态重构力、解决产业之间的功能协同问题的产业结构重塑力、解决产业持续推进转型的动力来源问题的产业跃迁支撑力。发展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要超前布局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战略性新兴农业产业+传统优势农业产业+特色优质农业产业”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特别是要培育拓展涉农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
现阶段,我国农业领域的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亟待进一步发展。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第一产业中的“三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增加值8457亿元,较上年增长6.9%,占整个“三新”经济的4.0%;第一产业增加值88345亿元,比上年增长4.1%,占GDP的7.3%;第一产业中的“三新”经济占比9.57%,低于“三新”经济占GDP的比重(17.36%);第一产业虽在“三新”经济中的占比不高,但增长速度比第一产业要快。培育拓展涉农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要做好以下几点。
首先,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要顺应消费需求变革,以消费为中心培育农业新产业。一是围绕合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生物制造、数字农业、绿色低碳农业、细胞农业、医学农业等前沿技术,加速培育生物种业、智能农机、农业数据、生物饲料、生物肥药、农业疫苗、新型食品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二是重点发展食药产业,研发特殊膳食食品、功能食品、个性化健康食品等,满足消费者营养健康需求。三是推动人工智能与生物技术融合,促进种业变革、食品工业升级和农业服务业创新,催生农业产业变革。
其次,发展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要立足新技术新需求,拓展涉农新业态。一是发展数字农业,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农业生产经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二是发展创意农业,将农业与旅游、文化、教育等深度融合,拓展观光农业、体验农业、农事活动等新型业态。三是发展循环农业,促进种植业、畜牧业、加工业循环利用,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发展模式。四是发展定制农业,提供个性化、定制化农产品和服务,实现农业生产与消费精准对接。
再次,发展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要突破传统经营方式,创新涉农新模式。一是创新农业产业化模式,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合作社联结,推进农业产前、产中、产后融合发展。二是创新农商互联模式,利用电商平台、社交网络,打通农产品上行和工业品下乡双向流通渠道。三是创新生鲜电商模式,利用冷链物流、仓储技术,实现农产品产地直发,满足优质农产品消费需求。四是创新社会化服务模式,发展农资供应、农机作业、病虫防治、技术培训等社会化服务,提高农业生产专业化水平。五是创新订单农业模式,实现农产品产销对接,保障农民收益。六是创新共享农业模式,发展农业生产托管、农机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实现农业生产要素高效配置和利用。
结语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是对科学技术与生产力之间理论关系规律性认识的进一步升华。现阶段,农业农村仍然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短板,发展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符合农业发展新要求和新目标,为促进农业现代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机遇。发展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反映了我国农业发展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的转变。面对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必须通过加快发展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来促进农业现代化,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提供有力支撑。
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是以现代科技为支撑,以农业科技创新为核心,以农业生产方式变革为关键,以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为目标,以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为导向,形成的具有新技术、新要素、新模式、新业态、新动能等特征的现代农业生产力。农业技术的革命性变革是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基础和前提,要素的创新性优化组合配置是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关键,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是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的核心目标。同时,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也包括在生产力大幅度提升过程中所经历的生产关系调整。由于农业自身的独特性以及我国“大国小农”的国情,相对于其他行业和其他国家,我国发展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的难度更大。
发展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必须把握当前农业发展的时代特征,立足农业现代化的需要,遵循农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坚持创新、人才、产业三大驱动,着力构建与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在思维层面,要突破传统农业理念,树立系统性的大食物观和大农业观;在劳动者层面,要培育新型农业劳动者和企业家;在劳动工具与资料层面,要强化农业前沿科技的研究与运用;在劳动对象层面,要培育拓展涉农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通过聚焦生物产业、智慧农业、设施农业等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重点领域,以科技创新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促进农业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不断提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升级传统农业产业、壮大新兴农业产业,培育未来农业产业。
文章来源:《学术前沿》杂志2024年第13期(注释从略)
原文责编:张 贝
原文美编:梁丽琛
新媒体责编:梁丽琛
声明:《学术前沿》杂志原创文章,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公众号获得授权,转载时请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