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开始,一类叫CCD的老相机突然回光返照,死而复生
它们看起来像是十几年前就被淘汰的电子垃圾,今天却在“复古”的招牌下价格暴涨,比复刻的诺基亚还贵。以至于连 iPhone ,黑莓,都成了 CCD 相机的“平替”。
CCD,其实就是一些老相机里的感光元件而已。它的作用跟今天手机、相机里的 CMOS 是一样的。
我们不禁好奇,作为一个本本分分的电子元件,它当年风光过吗,又是怎么死掉的?现在这阵热潮,到底是复活前兆,还是回光返照?
视频版
↓↓ 看完这个视频就知道了 ↓↓
↑↑ 信我,真的超级好看 ↑↑
图文版
在数码时代之前,相机里用来感光的东西是胶片。而在数码相机上,最初用来代替胶片的感光元件,就是 CCD。
CCD 的基础材料是硅,当硅原子受到光线照射时,就会激发出自由电子。如果能把这些电子收集、记录下来,就能知道光的强度。
而CCD 上的“像素”,是一个个叫 MOS 的半导体,光线越强,激发出的电子越多。贝尔实验室的科学家们发现,如果把一堆 MOS 连在一起,控制好电压脉冲,就能让激发出的电子沿着这排 MOS 逐一传递。
一排像素收集到的光线信息,在最后统一输出。电荷量的变化会体现为电压的强弱,那么只要记录下电压的变化,我们就能知道这一整排像素上的光强度,进而记录一整块 CCD 上的光强度。
这样一来,最初的“电子胶片”就诞生了。
总之在 CCD 中,一排像素收集到的光线信息,会在最后统一输出。之所以要强调这一点,是因为它最终决定了 CCD 的生死,往后看你就知道了。
作为最初的“电子胶片”,1971 年尚处于试验阶段的 CCD ,就能拍出这样图片了。闭着眼都能看出,虽然在原理上是“电子胶片”,但它的画质远远比不上真正的胶片。
1975年,世界上第一台数码相机诞生了。它大概 7 斤左右,用 CCD 作为感光元件,能把电压的变化记录在磁带上。只要花 23 秒,你就能拍摄一张高达.......1 万像素, 也就是 100 x 100 分辨率的照片。
到了 1981 年,索尼又发布了第一代“静态摄像机”Marvica,可以拍摄一帧长度的视频——好吧其实就是一张图片,只不过存成了 NTSC 的视频格式而已.......
两年之后,索尼就发布了第一台真正的 CCD 摄像机 CCD-G5,只有 1 公斤重,比当时电视领域主流的“摄像管摄像机”都要更小一点:
所以虽然在清晰度上有差距,但凭借更低的成本,更轻巧便携的机身, CCD 产品已经崭露头角,具备了走向民用市场的实力。
接着,一堆只有两三百克的 CCD 相机冒了出来。这些长得有点像复读机,或者剃须刀的设备,正是开头海鲜市场上那堆电子垃圾们的老祖宗。
公允地说,正是 CCD 的成熟,才催生了“数码相机”这个品类。它是数码相机最初的模样,曾经一度风光过~
但要命的是,CCD的 bug 太多了。而这些 bug,都跟我们刚才讲到的原理结构有关。
比如在古早的数码照片上,经常会有这样的“炫脉”,就是一整条高光。
这就是因为 CCD 上的某个区域接收到了强光,产生了大量电荷,量大到直接溢出了。而 CCD 上一排像素点的信号又是逐个传递,统一输出的,所以一个像素点溢出的电荷,就会影响到一整列的结果,这就出现了线状的高光溢出。
早年的 CCD 相机在拍摄太阳、车灯,甚至是强光反射等等场景时,都可能产生这种炫脉。
除此之外,CCD 还有拖影、功率高等一系列缺陷。但这些都是技术层面的问题,你也知道,只要商业上能算的过来账,技术问题都能靠发展解决。
但 CCD 的致命问题,恰恰就出在商业上:它的制造成本太高了。
因为 CCD 是通过逐个像素传递的方式来传送数据的,那么只要一个像素出问题,一整排像素都会被连累。所以CCD 的成品率很难提高,也就抬高了成本。而且传感器的面积越大,像素点越多,成品率就越难提高。
所以早年的 CCD,最高一般不超过 40 万像素。2000 年初的各种主力型号,大概是五六百万像素,这也是现今存世量最大的一些产品。
如果你在海鲜市场上买到了高像素的 CCD 相机,那要么是 CCD生命末期的一些绝唱版本,要么是......骗人的假货......
如果时间充足,那 CCD 或许还有机会继续进化。但,留给 CCD 的时间不多了:因为此时 CCD 的掘墓人,感光元件界的大器晚成者——CMOS——已经成熟了,它没有给 CCD 留下任何活路。
CCD 是用单一的读取单元处理所有像素的电荷,而CMOS 是直接读取每一个像素的感光结果。
这种独立性也有代价——CMOS 的每个像素感光区域需要同时容纳电子元件,感光区域也必然小于像素本身的表面积,这意味着同样的像素大小,CMOS 的有效感光面积更小,画质也就更低。
而且电子元件这么多,“噪声”也就更多。这让它在初期被 CCD 强力压制。
但它有一个 CCD 压不住的优势:成品率高,更适合大规模商业化。
在CCD的世界里,坏一个像素,整列像素都会受到影响。而 CMOS 即使有那么一两个像素“掉链子”,也不影响大局。这种结构有利于提高成品率,在成本和功耗上都比 CCD 更有优势。
而只要有成本优势,就有人愿意给它做技术改进,直到反杀 CCD。
这一天,在 21 世纪初到来了。随后的故事,就是 CMOS 对 CCD 无情的碾压。
2000年,夏普推出了全世界第一款可以拍照的手机,Sharp J-SH04,它用的就是一颗 11 万像素的 CMOS 传感器。
而自此之后,几乎所有的“拍照手机”,全都用的是 CMOS 传感器,包括但不限于诺基亚、黑莓和第一款 iPhone。所以很多十几年前用手机拍的“老数码照片”,其实跟 CCD 压根就没关系。
随着 CMOS 的广泛使用,它的画质问题也在逐步改善。比如从 iPhone 4 开始,苹果就用上了“背照式 CMOS”:它把金属布线层放到了光电二极管之后,这就增加了每个像素的进光量,提升了画质。
在低像素产品上,CMOS 靠价格优势淘汰了 CCD。而在高像素产品上,CMOS 做到了 CCD 使出吃奶的劲也难以想象的像素量:
2001 年,佳能的旗舰单反 EOS-1D 用的是 CCD 传感器,只有 400 万像素。而一年之后的升级款 1DS 改为 CMOS 传感器,像素数立刻暴增到了 1100 万。
所以,如果真的要找“CCD 平替”,那不用舍近求远:你现在手机、相机上的 CMOS,就是名副其实、当之无愧,受到了整个工业界认可的 CCD 平替。
站在现在来看,CCD 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了:在产品领域,最经典的产品,和最先进的产品,都会有一批忠实拥趸。但 CCD 不属于其中任何一种。它这一波回光返照,也许是因为它是最新款的“复古相机”,轻巧便携,而且拍完照能直接分享进社交网络。
我们自己翻箱倒柜,找到一台顶配的 CCD,拿它拍了一些照片。发现所谓的“自带磨皮”是因为它宽容度太低,只要环境光对比度稍微高一点,脸上就会过曝,惨白一片;
所谓的“柔光滤镜”,是因为画质太一般,拍什么看起来都像是蒙了一层雾;
所谓的灵魂是闪光灯,是因为只要环境稍微昏暗一点,闪光灯就会自动开启,否则根本拍不出画面;
至于夜景......根本就不可用。
所以冷静下来看,无论是技术还是产品,这些 CCD 相机都实在是没任何优势。注定会跟这个世界上的大部分产品一样无声无息地死掉,沦为电子垃圾。
但就这么结尾,又显得过于冷漠,沉重,无趣。那么就像大多爆款故事的结尾一样,我们还是上点高度,升华一下吧。
我也用过 CCD 相机,当年我就嫌弃它的画质还比不上我的索爱 w850i,直到现在我也不怀念它。但我确实怀念,它们陪我度过的那段时光:
CCD 相机在中国流行,大约是从千禧年开始,在十几年后收尾。
那十几年里,我看到杨利伟飞上太空,刘翔在雅典跑出了世界纪录,OK 组合夺冠后又分裂, 罗纳尔多和卡卡在绿茵场上飞奔……
我在教学楼的走廊里听孙燕姿的《同类》,跟同学在微机课上偷偷联机打 CS,羡慕有钱的同学能去现场看北京奥运会,好在后来我自己也去上海看了上海世博会。
整个世界在我眼中都无比新鲜,充满活力。我人生中第一次拥有了数码相机,可以不顾成本随便拍照,记录下我脸上丰富的胶原蛋白,和大家转瞬即逝的青春。
世界在你我面前徐徐展开,是 CCD 记录下了这一切,尽管我那时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 CCD。
谁会在意画质有多糟糕?
那是我们的黄金时代。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