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改革探索,三十年债务累积,三十年血汗铸城,也铸就了城投三十年不衰的信仰。
——题记
在最近的调研和行研中,我注意到城投两种截然相反的现象——一面是资产荒,城投债被疯抢,利率越发越低,直融市场好像一片繁花似锦;另一方面是融资寒冬,不少城投因为“后门”被堵、“前门”无路,已经不堪重负。
我原来喜欢用分化来形容这种场景,但似乎现在行不通了。分化是在有条件的前提下,因为后期发展和努力的差异所造成的。而在以“3899”名单为代表的强监管政策框架内,不少城投“尖子生”的投融资运作也捉襟见肘,也就不能再用“分化”这个词来搪塞了。
来自基层的真实声音
区里三家平台公司:两家老平台都是我管的,同一批人马,一个在名单内,另一个本身不在,因为担保关系也被纳入名单制监管,等于“废”了;另一个是新组建的集团,定位很高,目前也不敢划入股权,但是把我下面的人都划过去了,他们没业务,我们没人。区里一直没下决心做“三资”清查,两家几乎都没有投融资能力了。我最近跟书记直接汇报了这个事儿,他很支持我,我们实际上在很多年的合作中思路都是不谋而合,都愿意干事。新集团后面有一帮人,我不动他,我准备把两个老平台做个重组,再请专业咨询机构把“三资”清查和经营权盘活的事儿结合起来,做实。监管政策总有云开雾散的时候,哪怕短期内继续被名单制监管,我作为一个老城投人,也不愿意“躺平”、“等死”。
——长三角某区城投董事长
早些年为了多做出些政绩,县里不惜举债数百亿,打造了不少形象工程,时任官员不少都落马了,留下一堆债务。由于城投平台缺少经营收入来源,地方政府又无力支付欠款,在还本付息节点,一旦遇到银行信贷资金无法到位,容易引发县域甚至全市、全省的信用风险。因为周边区县技术性违约,导致我们融资压力徒增,连非标资金都望而却步。发债不够资格,非标资金进不来,只有跟当地的银行机构跪求展期和续贷了。建行的钱行长现在成了我们融资总监,天天在我们会议室出谋划策,和我一样,头发都熬秃了。属地金融机构讲政治,但也不能不讲市场规则,人家也要资产抵押或项目包装。我作为公司“一把手”,心有余而力不足。目前就一个希望——不要第一个“倒下”。
——西部某县城投董事长
市里财力不算弱,国有资产体量大,但债务也重。四个平台(国投、城投、旅投、经开投),都在名单内管的死死的,存量城投债券20多亿,非标差不多也这个数,其他杂七杂八的债务也不少,今年还本付息要50多亿,当务之急是不能暴雷!我们虽然是县级市,财力比周边的县要稍强些,但是分到的再融资债券和专项债额度是最少的。不像隔壁躺平县拿到那么多专项债资金,可以先用来“统筹”解决一些棘手的资金问题。最近请咨询机构在搞“三资”清查,砸锅卖铁化债嘛,这不是我夸张,上面政策就是这么提的。书记一天一个电话,问我资产盘的怎么样,要尽快腾出1个小目标的资金解决一个项目资本金配套。我们中部保守点,没搞警税合作、倒查税收、追中介费,也不敢拿专项资金来“统筹”化债。我这个财政局长,天天如坐针毡。金先生,你愿意的话,我推荐你来当!
——中部某县级市财政局长兼国资委主任
市里新换了书记,不到一个月把十几个区县都调研了一遍。他是研究产业出身的,特别重视经开区在产业招商和产业投资这方面工作。他说,经开区要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上勇当排头兵,持续推进“管委会+公司”改革,做优做强平台公司,6个月要见实效。管委会主任隔天就把任务下给了我们。书记没错,主任也没错,像是做好了某种决定。我回想起近几年来给财政局和管委会打的报告——关于整合资产,关于做优做强,关于产业转型,关于明确“管委会+公司”政企合作界面和机制,关于将财政性支出项目转给我们结算包装现金流,等等,似乎也像是做好了某种决定,递出去之后,杳无音信。
——西部某市经开区城投董事长
老城投躺平,已经让董事长去旅投养老去了。新来的董事长愿意干事,但是县里没钱支持,他们也是上顿不接下顿,一筹莫展。最麻烦的是,巡视巡察刚走不久,给我们留了一本菜单,挪用专项债、违规举债、僵尸企业,等等。最要命的是,“四大金刚”的“一把手”和不少班子成员都是带“身份”在岗的,当时市里出了临时政策,过渡期三年,保留身份拿年薪。现在整改,要么回体制内,要么脱身份去企业,二选一,甚至还有个别专员说得退超额年薪。这不是要命嘛!本来平台公司的活儿就重,五加二、白加黑的干,干不好还得背锅,拿那么点钱,是比体制内高,但是风险不知道高多少倍!你让我们怎么做?都辞职了谁来干?最近想请你们专业的咨询机构来帮忙,帮我们统筹考虑这些问题——先解决活下来的问题,再考虑活得好、活得久的问题。
——中部某县长
城投没错,如何解难?
三十年改革探索,三十年债务累积,三十年血汗铸城,也铸成了城投三十年不衰的信仰。我一直强调,地方的债务问题是在长期以来的发展过程中累积的。上峰没错,地方没错,城投也没错。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其债务化解和转型自然不能一蹴而就,要具备一定前提条件,否则债务化解会导致经济下行压力和上下游债务链断裂的流动性风险。
卷不赢,躺不平,仰卧起坐腰不行,城投咋整?
自然,也不必过于悲观。地方的难,上面是知道的,城投并没有被抛弃——
134号文横空出世,给35号文打了个强补丁,延长了化债期限,也允许境外债借新还旧。
三中全会说,知道地方财政困难,要增加地方自主财力,拓展地方税源。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提升市县财力同事权相匹配程度。
730政治局会议说,要完善和落实地方一揽子化债方案,创造条件加快化解地方融资平台债务风险。
就在730政治局会议当天,央行牵头四部委与天津市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天津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防控国有企业与融资平台债务风险,稳妥开展国有企业债务存量风险化解工作,合理支持地方国有企业与融资平台公司债券接续发行。
这些对于地方债务风险化解而言当然是个积极的信号,也希望相关政策约束能适应性调整,切不可重走地产调控的老路了!
但要强调的是,机会都是青睐有准备的人。政策瞬息万变,低资质的城投也要做出改变,不能躺平等“死”,要适应性变革。否则,就算真到柳暗花明的那天,也会被其他更优质的城投平台替换掉或合并掉。
杂谈写到这里,我想起了丰山县城投王保国董事长的一席话——
“我从不怀疑从体制内脱身份干城投事业,我没经历过城投‘左右逢源’的光景,但面对‘四面楚歌’的境地,我从来没气馁过,要带着所剩无几的团队坚守和变革。我要熬,一直到云开雾散的那天,老城投也能以新的姿态继续服务于地方发展。”
我在《城投十宗苦》一文中曾说,越是了解城投,越是觉得干城投的,都是很纯粹的人,都是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王保国,就是这样的人。
谨以此文,致敬那些在艰难中寻求突围的地方政府和城投公司!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