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此文前,诚邀您点点右上方的“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还能及时阅读最新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喜马拉雅山脚下的尼泊尔,一个夹在中印两大国之间的小国,再次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
近日,随着尼泊尔政坛的风云突变,新政府对华态度的转变不仅影响着中尼关系,更牵动着南亚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
尼泊尔政坛权力更迭
2024年7月15日,尼泊尔政坛彻底“变天”。
原本被视为亲华派的普拉昌达总理意外下台,由奥利领导的尼泊尔共产党与尼泊尔大会党组成新的执政联盟。
这一变化来得突然而又戏剧化,就在几个月前,普拉昌达还在积极推动与中国的合作。
他派遣副总理兼外交部长施雷斯塔访华,力图加快“一带一路”项目的实施进程。
在普拉昌达卸任前,尼泊尔政府还批准了中尼“跨喜马拉雅立体互联互通网络建设“的合作协议。
然而,尼泊尔的政治风向却在短短几个月内发生了180度转变。
奥利与尼泊尔大会党领导人德乌帕达成协议,两党将轮流执政直至2027年大选。
尼泊尔大会党被普遍认为是亲印派,而奥利虽然属于共产党阵营,对华友好。但因为这种政治联盟的形成,无疑会影响尼泊尔在中印之间的平衡策略,引发外界诸多猜测。
不仅打破了尼泊尔原有的政治格局,更标志着尼泊尔外交政策可能发生重大调整。
尼泊尔政策转向早有预兆
随着奥利领导的尼共(联合马列)与亲印的尼泊尔大会党结盟组阁,新政府对华政策出现了微妙而又显著的变化。
最引人注目的,是新政府对中国推进的“一带一路”合作项目采取了全新的表态。
日前,尼泊尔大会党提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要求:只接受中国对“一带一路“相关项目的资助,而不接受贷款。
这种政策转向并非空穴来风。早在普拉昌达政府时期,一些反对派领导人就公开表达了对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的担忧。
2022年,尼泊尔财政部长马哈特曾表示,尼泊尔无法负担来自中国或其他任何国家的昂贵贷款。
他强调,如果中国想要在“一带一路”框架下投资任何项目,就必须增加赠款部分。
然而,当时的普拉昌达政府并未完全采纳反对派的建议。
相反,普拉昌达继续大力推进与中国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项目。
2023年9月,普拉昌达还亲自访问中国,与中方签署了多项合作计划,涵盖贸易、旅游、交通、能源和基础设施等领域。
然而,2024年7月15日奥利上台后,尼泊尔新政府的立场发生了明显转变。
新政府不仅重提只接受资助不接受贷款的要求,还表示将重新考虑是否要坚持中国和尼泊尔之间的“一带一路”合作相关文件,为中尼关系的未来发展带来了许多不确定性。
大国博弈下的尼泊尔选择
作为中印两国之间的缓冲国,尼泊尔长期以来面临着在中印两个大国之间寻求平衡的挑战。
印度一直将尼泊尔视为传统势力范围,两国在1950年签署的《和平友好条约》为双方关系奠定了基础。
此外,印度也是尼泊尔最大的贸易伙伴和外资来源国,两国在经济、文化和安全等多个领域保持密切合作。
然而,这种紧密关系也曾引发争议,例如2015年印度对尼泊尔实施的经济封锁就导致两国关系一度陷入低谷。
相比之下,中国近年来在尼泊尔的影响力不断上升。
通过“一带一路”倡议,近年来中国在尼泊尔的投资和援助显著增加。
具体来说,中国在尼泊尔的投资项目涵盖了交通、能源、通信等多个关键领域。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尼跨境铁路项目。
这个雄心勃勃的计划旨在修建一条连接西藏拉萨和尼泊尔加德满都的铁路,如果实现,将极大改善尼泊尔的交通状况,促进尼泊尔经济发展。
此外,中国还参与了多个水电站的建设,不仅有效缓解了尼泊尔的电力短缺问题,还使尼泊尔成为了南亚区域的电力出口国。
目前,中国已成为尼泊尔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来源之一,
2021年,中国对尼泊尔的投资承诺更是达到了创纪录的水平,占当年外国直接投资总额的70%以上,无疑引发了印度的警惕和不安。
在这种复杂的地缘政治环境下,2024年7月上台的尼泊尔新政府的政策调整可以被视为一种平衡策略。
一方面,他们希望维持与中国的合作,但又不想过度依赖中国的贷款;另一方面,他们试图改善与印度的关系,但又不愿完全倒向印度一边。
然而,这种平衡策略的实施并非易事。尼泊尔面临的挑战不仅来自外部,更来自国内。
国内政治的不稳定性、各派系之间的权力斗争、以及对外政策的分歧,都可能影响尼泊尔外交政策的连续性和一致性。
自2008年废除君主制以来,尼泊尔已经历了13届政府,这种频繁的政权更迭无疑增加了政策制定和执行的难度。
尽管如此,尼泊尔的战略选择仍然值得关注。
虽然2024年7月新政府表现出更多亲印倾向,但这并不意味着尼泊尔会完全放弃与中国的合作。
相反,尼泊尔可能会继续在中印之间寻求平衡,以最大化自身利益。
参考资料:
尼共(联合马列)主席奥利宣誓就任尼泊尔新总理 2024-07-15 中新网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