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最近有没有熬夜看奥运啊?

我这几天经常半夜起来看比赛,今天凌晨专门从1点熬到3点多,看了女子冲浪和游泳两个项目。

冲浪是为了中国小将杨思琪看的,她带着红头盔在海浪里钻进钻出,根本就是现实版哪吒闹海!

图片来自国际冲浪协会ISA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自国际冲浪协会ISA

游泳里我最关心的则是女子200米蛙泳决赛,时隔8年叶诗文再一次冲进奥运会决赛,这一句如此简单的话背后承载着她两次退役又复出的努力和决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这两场比赛她们都没能赢,杨思琪遗憾止步16强,叶诗文决赛排名第6,但丝毫不影响我越看越喜欢她们。

这也是我看这一届奥运会最大的感受,有太多值得喜欢的女孩子了!

怎么每一个都这么可爱,我快要爱不过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是先讲讲我偏爱的杨思琪和叶诗文吧。

之所以把她们俩放在一起,是因为我认为她们俩内心深处有非常相似的特质。

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她们是不同阶段的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家可能最近看过人不少讲杨思琪,她的故事确实太有张力了。

一个来自四川凉山的少女,8岁前没有见过海,9岁半才正式开始学习冲浪,14岁就直接拿到了奥运资格,正式比赛时15岁,是全场年纪最小的选手。

她只花了6年就闯进了奥运比赛,与她同场竞技的对手们,跟海浪打交道的年份都是以10年计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说真的,这些看起来牛皮哄哄的数字跟她在大海上勇敢追浪的样子比起来,完全不值一提。

没有人看到她勇敢追浪的样子会不爱她,没有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次奥运冲浪比赛在大溪地举行,这里最出名的就是这种能把人卷进去的管浪,连资深冲浪者都会害怕,而在奥运之前,杨思琪甚至都没接触过这种浪。

可杨思琪在这种不熟悉的浪况里,展现出不是犹豫和害怕,而是一往无前的勇气。

就算大浪狠狠把她掀翻,她也会迅速调整状态,兴致勃勃地冲向下一波浪。

图片来自国际冲浪协会ISA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自国际冲浪协会ISA

她身上有一种赤子般的热情,让她一次次头也不回地冲进海浪,挑战自己的极限。

叶诗文也曾经有过像杨思琪如此“爽文”的时刻,16岁的她以“天才少女”之姿出现在2012伦敦奥运会时,比现在的杨思琪更加耀眼。

直到现在我看到她当时400米混合泳的最后50米,都会忍不住心潮澎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她后面的故事并没有当初很多人想象得那么顺风顺水。她用14岁到16岁的两年成为了中国游泳史上第一位全满贯运动员,但从17岁开始,她进入了令人绝望的低谷期。

两次退役,两次复出,简简单单八个字,完全无法概括她跟低谷搏斗的漫长时光。

其中当然有过高光时刻,2019年的世锦赛她拿到了200米混合泳的银牌,游出了自己在伦敦奥运会之后的最好成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更多的是那些令人遗憾的错过,2021年,她以0.01秒的差距,错失了参加东京奥运会的资格。

竞技体育最残忍的地方在于,哪怕再天才的运动员都无法躲过时间,所有人都注定不能永远有黄金期。

叶诗文也想过和这一切妥协吧,可是最后总会被泳池感召,于是一次又一次回归。她实在是太喜欢游泳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经的成绩是一座巨山,她为了热爱,无数次化身西西弗斯,推着自己不断向那座高峰发起冲击。

能不能再次登上高峰或许都没那么重要了,因为我们都知道没有人能一直停在那里,可只要还有激情和爱,她就会一次又一次地开始征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她28岁,距离她在伦敦奥运会一战成名已经过去了12年,她还站在这里,这已经是胜利本身。

杨思琪和叶诗文,这两个在不同项目、不同人生阶段的“天才少女”,都用一些金牌之外的东西,让我们感受到什么叫发自内心的热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一位让我印象深刻的女性选手是香港女子重剑冠军江旻憓

她拿到金牌的那场比赛实在是太惊心动魄。开局不利,最多的时候落后了6分,她就靠着超高的心理素质硬生生地一剑一剑拼回来,咬紧牙关到最后一刻,靠关键一剑拿下冠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如此紧张的比赛之后,她摘下面罩,一边收拾自己的剑一边笑着跟镜头打招呼。

当时我就觉得,这个女生真的是内核又稳又很温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看到很多关注亲子关系的人写她,狂赞她不仅是奥运冠军,而且还是超级学霸,本科斯坦福,硕士中国人大,博士港中文,然后指手画脚地教所有家长要怎么养出这样的“满分小孩”。

但我觉得她最酷的地方并不是上了多好的大学,甚至都不是拿下奥运冠军,而是在做到这一切之后,身上依然有一种温和的、敞开的快乐。

她会为接下来不用训练了而开心,然后乐滋滋地跟大家分享自己想要怎么利用冠军奖金,希望能帮助更多小朋友找到自己喜欢的运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看她的采访就知道,她是真的以一种非常温柔的方式,把自己展露在所有人面前。

我看她总会想到那个词,上善若水。

另一个让我有这种感受的则是61岁的“乒乓奶奶”倪夏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了,一开始在中国打乒乓球,拿过世界冠军,后面又出国移居,已经代表卢森堡打了20多年的乒乓球,今年她还是卢森堡代表队的旗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记得上一届东京奥运会的时候就有记者问她,这会不会是你最后一次参加奥运,她笑眯眯地回答:“人算不如天算,我永远没想到我现在还在这里。”

所以这次看到她再次出现在奥运赛场,就更有一种老友重逢的喜悦。

对她来说,乒乓球早就不只是一个项目或是比赛,而是生活的一部分。

她的教练就是她的老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的教练就是她的老公

倪夏莲在明知道自己第二天就要跟我们国手孙颖莎打女单比赛的情况下,依然答应来做孙颖莎的陪练,帮中国队准备和朝鲜队的混双决赛。

这对运动员来说,意味着把自己所有的绝招提前泄露给对手,但倪阿姨在自己的小视频里把一切都说的非常轻松,“我的打法跟朝鲜选手很像嘛,所以我就来跟我们莎莎做陪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了,当晚中国队拿下了混双奥运金牌,第二天孙颖莎赢了倪夏莲,晋级女单8强。

我看了倪阿姨和莎莎的比赛直播,她俩打到最后都是笑着的,倒是屏幕前的我有一点想哭的冲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体育竞技的残酷在那一刻依然没有消失,但倪阿姨就像是一股温暖的水流,用自己包裹住了那种残酷,我想竞技之神在她面前都会变得柔软。

最后告别赛场时倪夏莲反而落泪了,这可能是她最后一次奥运。

但谁知道呢?之前也没人想到她会在61岁这年依然打奥运,不是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四位女性之外,奥运赛场上还有太多女性让我发自内心地为她们喝彩。

很多人跟我一样,这次奥运才第一次知道自由小轮车运动,而这次拿下女子冠军的正是我们中国18岁的女孩邓雅文

我真的安利每个人都去看她夺冠的那段视频,她骑着小轮车时背后真的会长出翅膀,能飞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参加这个项目的还有另一个中国妹子孙佳琪,虽然没拿奖牌但表现超级有风度!

小轮车比赛里一般出现摔车失误就无缘奖牌了,所以大部分运动员出现了失误就会直接离场,但孙佳琪没有,她用力拍拍自己摔歪掉的坐垫,继续完成了比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什么叫奥运精神?她就是啊!

郑钦文这次创下了历史,成为了第一个打进奥运网球决赛的中国选手。她在国外网球圈有个花名,叫“逆转皇后”,意思是姐们儿最擅长打逆风局。

她在这一届奥运的比赛过程完美说明了这一点。

网球比赛是三局两胜制,郑钦文对战美国的纳瓦罗和前世界第一的科贝尔,第一局都输了,把比赛拖进第三局,最后逆转胜利,两场都打满3小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冲进半决赛,她直接碰上目前世界排名第一的斯瓦泰克,之前两人交战过6次,郑钦文没有赢过一次。

但这次不同,郑钦文以2:0的大比分打败了斯瓦泰克,终结了对方的红土23连胜。

之前美国选手纳瓦罗输了比赛后说自己不喜欢郑钦文的态度,郑钦文这次直接用战绩表示,姐的态度就是赢球,不服憋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被看到的不只有场上的选手,还有成为了跳水裁判长的郭晶晶。

当年作为运动员横扫比赛的时候,她就注意到中国跳水队经常会碰到被压分的情况,所以在退役之后,她精进语言,从参加泳联的学习班开始,一步步从考取裁判资格,慢慢成长为现在的裁判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自己曾经体会过不公平,所以要争取话语权,为更多的中国运动员去争取公平。

在有些人还在想象如何改变世界时,她已经出发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女性真的是我最近几天疯狂看各种比赛的动力源泉。

她们让所有人知道,女性可以是闹海的“小红帽”,也可以是重新出发的勇士;

女性可以为了一场胜利拼尽全力,也可以享受输赢之外的各种快乐;

女性可以是牌桌上最认真的玩家,也可以成为制定牌桌规则的人……

我想我之所以喜欢奥运会,正是因为这群打开了各种人生可能性的女人们。

(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作者:海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