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听说我的一位企业家朋友的公司最近关门了。
我的这位朋友原来是一家大型电商的总经理(职业经理人),2016年离职创业,自己也创办了一家电商公司,经营了好几年,业绩一般般,后来与几个朋友一起合伙,于2021年4月在佛山创办了一家全屋定制家居公司。有一次他邀请我去他的公司聊天,首先是参观办公楼,公司还是挺气派的,有四层楼,直播一层,设计师及样板间一层,办公人员一层,顶楼是会议室及休闲区,听说投资了5000多万元。然后,他滔滔不绝地向我描绘了他的事业蓝图及商业模式:一是整合了上游生产厂家的资源,直接向工厂拿货,省去了一大笔成本费用;二是他整合了一帮很牛的设计师,可以设计出业主心仪的家居装修风格;三是通过直播等方式推广产品;四是与房地商达成战略合作,如碧桂园、美的地产等已经签约了。听上去,这个构思挺有创意的。由于他当时可能是志在必得吧,也没有问我的想法,我只是点头笑笑而已。
当时,我就隐隐感觉到他有点儿自嗨,大背景是整个房地产下行,那么与房地产配套的行业能好得了吗?何况又是一家新创业的公司呢?正如孟子所言:虽有智慧,不如乘势。顺势而国太重要啦!不出所料,随着恒大地产的爆雷,碧桂园也危在旦夕,房地产一连串的事件频频发生。终于他的梦想慢慢成了泡影。也就三年时间,差不多投资8000多万元的公司就这样没了。
这就是中国很多创业者的缩影,他们当看到市场上某一个机会点时,或者自己拥有一些资源时,不去深入调研市场,凭着直觉,甚至是完全是自嗨式投资,结果可想可知啦!
所以,基于我对战略的理解,总结的第一句话是:
战略决策失误,是企业最大的失误
刚才分享一失败的案例,我们再看看雷军最近的年度演讲,当他想进入新能源汽车行业时,雷军没有马上时盲目的进行汽车的设计,他不看内部几百页的书面市场调研报告,而是自己亲自试驾了170多台各式各样的私家车,然后每台车他都要问车主三个问题:这辆车好在哪里?不好在哪?你当时为什么要买这辆车?假如你要换车,你会换一辆什么样的车?关于未来小米要推出一台什么样的新能源汽车时,他与核心团队整整讨论了21天,真是谋定而后动啊!这就是SU7在上市后能够一车难求的真正原因。
所以,战略决策不能凭感觉,除了老板的直觉外,还需要严谨的市场调研分析,定位就是定生死啊!否则,就是一叶障目不见森林。越是内卷的时期战略选择越是重要!
战略方向迷失,经常走弯路,是企业最大的浪费。
笔者在多年咨询过程中,发现一个规律,如果一家传统的企业已经创立了二
十来年甚至三十来年,销售额还停留在几个亿的水平,我基本上可以断定,这家企业是严重缺乏战略的,或者说没有真正规范地做过战略规划。
我的另外一位中山的企业家朋友,他的公司是做汽车传感器的,创立于2001年,当时他抓住了市场机遇,公司快速增长,到2009年公司产值接近一个亿。这个时候他开始有点儿飘了,他开始投资了其他很多行业,公司交给一个小股东打理,然而,几年之后,由于公司的产品没有创新,美国的同行公司凭借新新技术新产品抢走了他公司大量的订单,到2022年公司由原来高峰期600多人萎缩到100多人,到去年底锐减到20几人,仅靠几个老客户勉强维持。他后来感慨地对我说:“如果我早些时候能够认识到战略的重要性,有了清晰的战略方向,就不至于迷失,沦落到今天这个下场。”
再看看我的老东家,目前是一家规模在130多亿的化工集团。该公司创立于2000年12月,在2009年销售额已经近10个亿,到了2010年10月份时,老板听取了我的建议,请咨询公司做了系统的战略规划,有了清晰的战略方向以及强有力的战略举措后,一发而不可收,到2020年底已超过100亿的规模。其中,很大程度得益在战略上基本上没有走什么弯路,所以,总顺风顺水。
所以,没有战略规划的企业就是大海中失去了航标的小船,只能随波逐流,听天由命,这就是中国很多传统企业越做越小的重要原因。
知名企业家宋志平曾经讲过一句话,他说:战略上的赢就是大赢,输就是大输。我非常认同!
缺乏战略创新,同质化竞争,只能拼价格拼资源消耗
这样的企业也是比比皆是,可能曾经做过战略,但没有持续迭代更新,或者
说没有去做滚动战略,加之企业中没有战略方面的专业人才,无法将决策层的思想很的呈现出来,缺乏共识,缺乏商业模式创新,上下无法同欲,导致整个公司缺乏创新, 同质化严重,企业最终将走入死胡同。
战略规划是一项非常系统并且难度很大的项目,所以,建议还是要借助外脑,用第三者的视角及专业的方法论,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我这么年做战略 咨询的实践证明来看,这个投入我想是绝对值得的。
越是内卷的时代,越需要清晰的战略方向路径,摸着石头过河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没有战略的企业未来一定是走不远的。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