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63年,贺龙独子贺鹏飞高考成绩出来了,可他却愁眉不展,满是失落,只因自己的分数够不上清华的分数线。
他不想就因为几分就与自己梦想中的大学失之交臂,思索再三后,决定寻找父亲寻求帮助,希望可以“走后门”。
贺龙听到后,让贺鹏飞安心在家等着,表示:“我去清华找个人。”
那么,老来得子的贺龙会为儿子走这个“后门”吗?
关向应为贺龙独子取名
关向应与贺龙在革命期间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两人共同指挥战斗,历经无数生死考验,并肩作战十余年。
彼此之间相互信任,配合默契,好似亲兄弟一般。在关向应生病时,贺龙不论天气好坏,都要前去探望好兄弟。
这天,天空飘着鹅毛大雪,贺龙很是担心关向应的病情,且许久不见也甚是想念,穿上衣服,带着警卫员就上路了。
走着走着,看到前面有俩人,其中坐在马背上的人穿着狐狸翻领皮大衣,贺龙的目光瞬间被吸引,急忙追了上去。
一看,是供给处的老熟人老胡,贺龙正是看上他身上这身皮大衣了,简单寒暄几句便直奔主题:
“我想跟你商量一件事,想要你身上这件皮大衣,我去看望关政委,他身子弱,又生着病,他需要这东西,以后你再弄一件......”
老胡不等贺龙说完:“完全可以!”边说边从身上脱下衣服。一旁的警卫员跟老胡换了衣服,两人便急匆匆地前去看望关向应了。
有时,贺龙忙得抽不开时间,便会让妻子薛明替自己前往探望。这天,关向应躺在病床上,吃力地说:
“我与贺龙并肩岁月,历经风雨,卧床的日子里,也没什么事干,就想着,他能有个儿子,想着给孩子取个名字......”
话还没说完,又咳嗽不停,薛明看着关向应痛苦的样子,连忙让他赶紧歇一歇,不急这一时。关向应平复了下状态,继续说道:
“按你们贺家的‘派行’,应该是‘学’字辈的,起个什么名字好呢?”
接着又咳了起来,短短几句话被咳嗽打断了好几次,过了好一会儿,才费力地开口说话:
“我俩都喜欢岳飞,岳飞字鹏举,不如就从这取个名吧,‘学飞’?还是‘学举’?我看,就叫‘鹏飞’吧!好不好?”
关向应的眼睛放出亮光,看向薛明,薛明当然同意,不过就是觉得起名会不会太早了点。关向应擦了擦额头上的虚汗,缓缓说道:
“不早,不早,你愿意的话,就这个名字吧,说不定我哪天就直接去了呢......”
1946年,已经50岁的贺龙,老来得子,别提有多高兴了,小心翼翼地抱着孩子。
就连毛主席也亲自去电恭喜贺龙“半百得子”,贺龙高兴地眼睛、嘴巴都弯成了月牙。
一天,贺龙正给儿子洗澡时,贺炳炎等人风风火火地闯了进来,大家都想来看看这个小家伙,嚷嚷着要给孩子取名,贺炳炎最先开口:
“我儿子叫雷生,他出生的时候正打着雷;我看贺老总的儿子不如就取名叫‘雨生’吧,正好是下雨的时候出生的。”
另一个人说道:
“大家都说老总是‘活龙’,国民党烧老总房子,三次都被浇灭了,干脆就给孩子取名为‘小龙’吧!”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纷纷说出自己的想法,最后决定,将孩子的大名取为“雨生”,小名叫“小龙”。
关向应却认为还是自己取的“鹏飞”好,自从贺老总有了儿子,关向应就将给自己供应的奶粉全都留给了薛明母子。
1946年,7月21日,关向应因病逝世,“贺关”从此只身下了贺龙,在关向应追悼会上,贺龙泣不成声。
为了纪念这位至交好友,贺龙决定将儿子的名字正式定为“贺鹏飞”,让这个名字成为他们之间不朽情谊的见证。
高考失利,找父亲“走后门”
1963年的夏日,高考完的贺鹏飞,静等成绩揭晓,他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始他的大学生活了。
没多久,高考成绩出来了,贺鹏飞的脸上却没有高兴的情绪,取而代之的是愁眉不展。
看着自己的分数根本够不上清华的录取分数线,贺鹏飞失落极了,他不想就因为几分就与自己梦想中的大学失之交臂。
在无数次的自我挣扎后,他鼓起勇气,决定寻找父亲寻求帮助,虽然父亲早就教育他们不能搞特殊,但说不定父亲在这方面可以给自己“走后门”呢。
怀着忐忑的心情,来到了父亲贺龙的书房。贺龙看儿子扭扭捏捏,似是有什么话要讲:“有话直说,扭扭捏捏像什么样子!”
贺鹏飞深吸一口气,才开口说自己的成绩不太理想,差了几分,分数线不够上清华大学,希望父亲可以“帮帮忙”......
贺龙听到这,明白了过来,并未立刻应允。让贺鹏飞安心在家安心等着,留下一句“我去清华找个人”后,便匆匆离去。
贺鹏飞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父亲要去清华帮忙找人?那就是上清华有望了?贺鹏飞便美滋滋地在家等着父亲的“好消息”。
没多久,贺龙回来了,贺鹏飞兴冲冲地跑过去,结果等来的却是父亲的一句:
“我向校长蒋南翔打听过复读的事了,考上的机会还是挺大的,你就再努力一年吧。”
贺鹏飞傻眼了,本以为父亲是帮自己走后门去了,原来是让自己复读去。贺龙看着儿子的表情,严肃地说道:
“‘走后门’这种事情在我这里是行不通的,你忘了之前我怎么教导你们的了吗?记住,实现自己理想的唯一途径就是自己努力,别想投机取巧!”
在父亲的鞭策与鼓励下,贺鹏飞决定复读。一年后,他以更加优异的成绩,终于踏入了梦寐以求的清华大学机械系。
“不近人情”的父亲
贺龙虽在年过半百之际喜得贵子,但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他从未有过丝毫的懈怠与溺爱。
在贺鹏飞上初中时,在与同学踢足球时,意外伤到了腿部,骨折了。按理说,一般情况下,家长会让孩子在家好好静养一段时间,再说别的。
可仅仅过了一个星期,甚至腿上的石膏都没拆,贺龙就让儿子赶紧上线去,以免耽误课程。贺鹏飞却还想再休养一段时间再去,贺龙却一脸严肃地说道:
“打仗的时候,即使是身受重伤,不也仍旧坚持执行任务,指挥战斗吗?难不成一个小小的骨折就将你‘拦’ 住了吗?”
就这样,贺鹏飞只好拄着拐杖去上学,而且,贺龙还不允许他坐专车,专门包了一辆三轮车接送。
贺鹏飞也习惯了父亲的严厉家教,倒是贺龙身边的一些战友觉得他对孩子实在是太严了!
贺龙表示,只有现在多吃苦,经磨难,才能养好他不屈的性格,将来才能更好地走向社会上。
有一段时间,贺鹏飞的学校里学习打铁,贺鹏飞天天在学校里抡大锤,回家后累得腰都直不起来了。
贺龙摸了摸儿子的手,还是像以前一样,光光的,接着摇了摇头,表示还是没到火候,还得继续练。
又过了一段时候,等贺龙再摸儿子的手时,已经变得粗糙,手上也因整天抡大锤而磨出了一层老茧。
贺龙满意地点了点头,对儿子说道:“嗯,有点成绩了,继续保持。”
贺龙对小儿子不娇生惯养,同样的,对待女儿也是如此,贺龙同主席一样,爱游泳。
经常带着孩子们去游泳,这个时候,贺龙就成为了孩子们的游泳教练,不过他与别的教练不同,他注重的不少能游多远,而是孩子们的胆量。
刚开始学游泳时,孩子们年纪还小,对水好奇,同样的,也十分害怕,贺龙就在一旁鼓励她们。
但这种方式并不奏效,毕竟最难克服的就是心中的恐惧,有时,贺龙会趁孩子不注意,将她们推入水中。
想要克服恐惧,那就要有直面恐惧的心,孩子们虽然被呛了几口水,慢慢地也学会了游泳,毕竟,谁学会游泳前,不得喝上几大口水呢?
贺龙的教育在日常生活中也尽数体现,贺龙非常不满女儿贺晓明的体态,给人一种腿伸不直的感觉。
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小小年纪就这样,以后还得了?对于这件事,贺龙已经说了很多次了,但没两天,又回去了。
于是贺龙就要她每天抽出一个小时的时间,靠墙站,来矫正体态,非得把这个给改回来。现如今,她回想起来时,感慨真是多亏了父亲。
一次,年幼的女儿贺晓明犯了错,气的贺龙拿小戒尺打她的手心,不料,贺晓明的倔脾气也上来了,直接张嘴咬了贺龙一口,弄得贺龙哭笑不得。
吃饭的时候也是,要做到食不言,寝不语,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不能浪费粮食。
子女在贺龙的教育下都很优秀,儿子贺鹏飞一直致力于海军建设事业的发展,最终被授予了中将军衔。女儿贺捷生也同样出色,被授予少将军衔。
结语
贺龙的家风,既严谨又充满爱意,为子女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也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更加坚韧不拔。
在贺龙的家中,纪律严明是家族的传统。他要求子女们无论在学习还是生活中,都要有严谨的态度和高标准的要求。
贺龙的家风并非只有严厉的一面,更有满满的爱意。他在严格要求子女的同时,也给予他们充分的关爱和支持。
当子女们遇到困难时,他会伸出援手,给予他们鼓励和力量;当子女们取得成就时,他会为他们喝彩,与他们共同分享喜悦,但有一点就是,不能搞特殊。
贺龙的家风还体现在他对子女品德的培养上。他注重培养孩子们的诚实、善良和责任心,让他们明白做人的道理和责任的重要性。
在他的教育下,子女们不仅学业有成,更成为了具有高尚品德和责任感的人。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