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地评线】新华时论 | 力戒“打印机里的形式主义”

最近,看到不少关于打印机的新闻:有驻村书记反映该县为完成扶贫填表任务,抽调几十位同事“流水作业”,竟用坏3台打印机;某乡迎接检查,光打印费就10多万,某乡镇办公室一年甚至“累”坏5台打印机;有村集体一年攒6万元,却让复印机“吃”掉一半,基层干部吐槽“卖打印机和A4纸的发财了”。打印机三天两头冲上热搜,折射出基层形式主义风气仍然存在。

打印机本是提高办事效率、丰富办公形式的手段,但却屡屡与过度留痕、“文牍主义”等绑定,甚至一度成了形式主义的“帮凶”,让人感慨:基层“一多二长三虚四繁五乱”的形式主义仍然有市场。的确,有些单位不是把精力耗在如何推进工作上,而是挖空心思在材料上“夸大其词”、在成绩上“添油加醋”、在成果上“无中生有”。甚至有些人形成了这样的奇怪逻辑:材料厚,虽然有形式主义之嫌,但至少是态度没有问题;材料薄,要么态度有问题,要么实际工作干得不够。“成绩不够、材料来凑”之下,打印机也就成了各地曝光反面典型的高频词汇。

今天,这类形式主义仍未根除,反而呈现多样化:有的借细化考核之名,制定“千分制”甚至“双千分制”“三千分制”综合考核,考核事项多到让人眼花;有的严重扭曲、虚假落实“市场主体倍增计划”,大肆造假,甚至某村干部名下办理多达20张营业执照。“精致务虚,无暇务实”,其花样之多,让打印机“热得冒烟”。试想,一个乡镇到底有多少人力物力可供浪费?如果把这些人力损耗腾出,又可为群众干多少实事?

最近,媒体也报道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正定任职时反对形式主义的事例。当时,习近平针对少数部门在“约法三章”后,仍旧按期发简报这一现象,警告说:“你们要再这么搞,处分相关负责人,没收打字机,就是要让你们难受难受,养成新的习惯!”“没收打字机”表面看是给打字机“降温”,实际是给形式主义、文牍主义去“虚火”。周恩来总理也曾谈及文牍主义:“指示多,不看;报告多,不批;表报多,不用;会议多,不传;来往多,不谈”。可见,材料报表泛滥之害。今天,重温这段“没收打字机”的警告,重温周恩来总理对过度依赖文牍的态度,对我们反对形式主义仍然大有助益。

7月30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并再次强调了整治形式主义和推进基层减负这个老问题。现在,改革发展进入殊为关键的窗口期和机遇期,要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持续“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避免在落实上“打折扣”“末端乏力”,尤其需要防止“打印机里的形式主义”。一方面,要多些“没收打字机”的硬杠杠、硬举措。比如,不少地方推出“反对形式主义负面清单、禁令”,对常见形式主义风气画像,对违反清单者进行处罚和公布,就起到了预期效果,值得借鉴。另一方面,也要突出考核的实绩导向。很多基层干部身在其中,相较一般人,更深知形式主义之害,但却难脱形式主义泥淖,除了个人政绩观错位外,也有基层考核缺乏实绩导向的原因。对上级单位来说,有必要适当弱化材料检查考核,注重看实绩、跑现场式考评,这样才能形成“做老实人,干实在事”的考核氛围,也才能给“发烫”的打印机“降降温”。(韩宗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