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的五大手榴弹,日本“香瓜手雷”只能垫底,排名第一的手雷做工简易,曾被我军生产3000万枚。
相信大家对这款日式手雷并不陌生,无论是在现实战争还是影视剧中,都频频出现过它的踪迹。97式手雷,外号香瓜手雷,65克的火药填充和5秒的引信燃烧让它的威力更大。
在手雷外壳制作上它模仿英美,做了一些破片凹槽设计。总体而言97式手雷各方面表现都很正常,可偏偏在起爆装置上做了减法。
没有起爆装置,那引爆时就只能手动操作,也就是我们在影视剧中经常看到的,在拔掉手雷的保险后,需要用钢盔或者门板磕一下手雷顶部,压碎黄铜帽,撞击底火才能启动引信。
但是,这样的撞击设计非常容易导致手雷发生爆炸,关键是保险丝有时也不稳定,还有可能出现哑弹的情况。因此97式手雷起爆的方式风险很高。
可奈何当时我军对于手雷的认知概念相对匮乏,以致于在经典的抗日剧《亮剑》中,李云龙会认为日本的香瓜手雷是世界上最好用的手榴弹。
第四名,意大利红魔鬼手雷
红魔鬼手雷的外观看上去跟我们街上的消防栓大差不差,乍一眼看上去又像一个红色的水杯。
在使用的时候,士兵需要先拉动手雷后方的安全插销,随后再扔出去,期间安全帽会自动脱落,触发引信。不过手雷落地后如果撞击力不足便无法引爆,此时的手雷便成为了“地雷”。
如果在战场上,意大利军队准备冲锋,此时队友扔了一颗没有爆炸的手雷,一旦你与其他队友继续蜂拥而至地向前行进,轻轻触碰瞬间就能血肉横飞,凭实力“坑人”。
因此,许多参加希腊战役存活下来的士兵们经常把红魔鬼拆下来,用它的外壳放香烟或者当水杯饭盒来使用,总之实战最好别用。
后来希腊军队也知道了红魔鬼的“威名”,因此它们经常缴获一些空盒红魔鬼,然后利用这些盒子伏击意大利行军部队,直接把盒子丢到意大利军队面前,逼迫他们投降。
这样得手的案例在当时并不在少数,由此可见,红魔鬼手雷无论是在意大利还是在希腊军队中都是“魔鬼”的存在。
第三名,美国MK2手雷
MK2手雷与英国手雷差不多,在外观设计上做了一些破片凹槽的设计。这种设计可以增大摩擦力和抓地力,防止士兵扔出时“手滑”,也能防止扔出的手雷滚落回来。另一方面,当它爆炸后会产生更多的破片从而杀伤敌人,于是破片伤害成为了它的主要攻击手段。
MK2手雷底部也有螺纹孔开口,目的是方便更换和加装火药。装上火药后,一枚MK2手雷的装载量能够达到50克火药,杀伤半径比米尔斯手雷小得多,引爆时间为四秒,和米尔斯手雷几乎持平。相对而言,投掷的风险系数低了不少。
在二战中,MK2手雷的主要优势在于惊人的数量,单兵身上可携带数十枚手雷,再加上专用手雷挎包足以制造一个小片轰炸区。在这样的火力压制下,无论德军和日军布置怎样的战术都只能是纸上谈兵。
第二名,英国米尔斯手雷
在过去,英国的武器设计一直都是遥遥领先的,毫不夸张地说其创造力甚至不输给德国。在手雷的研发制作上,美国和日本都要跟着英国的技术模仿。
米尔斯手雷被认为是首款现代卵形手雷,它经典地菠萝头形状内置71克TNT,杀伤半径超过70m。爆炸产生的大量碎片最远能伤害90m外的敌人。
相比于其他的手雷,米尔斯还可以兼容步榴枪。它底部特别装有一个可拆卸的底板,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装载到步榴枪上,再配合4秒的引爆时长,可攻可守,要想清除百米外的敌军都不是问题。
1916年7月深夜,法国北部一个名为波齐埃斯的小村庄里,发生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手榴弹对攻战。节节败退的澳大利亚军队在得到英军的支援后,同德军展开了一场超过12小时的战斗。
面对德军发起的一次次冲锋,澳大利亚士兵主要用米尔斯手榴弹对敌人进行压制。夜幕中的火光、爆炸声此起彼伏,一夜之间,澳大利亚军队使用了超过1.5万枚米尔斯手榴弹,重创德军并扭转战局。
从此米尔斯手榴弹名声大噪,英军迅速将其装备给了部队。时至今日,米尔斯手榴弹依然活跃在中东和北非战场,成为世界上少有的服役超百年的武器。
第一名,德国M24木柄手榴弹
M24手榴弹的棒状设计和拉绳式点火方式简直不要太经典,这些造型在抗日剧里屡屡登场,与其他手雷的外观大不相同。
二战时各国的主战手雷大多是以防御性为主,而M24手雷则不同,它属于进攻性手雷。其火药荷载高达170克,比一般手雷的威力平均高出3倍。
在实战中,M24木柄手榴弹主要依靠冲击波进行目标打击,在手榴弹落地的10m范围内直接致命,15m范围内间接击晕,加上棒状手柄提供的力矩,士兵能轻而易举地将其抛掷到数十米开外,最远能抛出100m。
M24手榴弹威力大,扔得远,具备非常大的战术空间,极大地鼓舞了我国手雷的发展。
早期我军大部分使用的都是仿制的木柄手榴弹,虽说不如德制手榴弹强,但好在其制作简单。在当时物资匮乏的时代,共计生产了3000万枚,填补了当时的装备空白,在也常常保家卫国的战役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