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至7月28日,经中央外办协调,来自保家镇东流村的10名“苗乡娃”走出大山,赴辽宁大连、山东威海和青岛,开启一场“海洋”为主题的研学活动。本次研学活动包括辽宁站和山东站,分别由大连海事大学、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承办。
7月22日,天边泛起淡淡的鱼肚白,10名孩子收拾好行李,在两名带队老师的陪同下,从保家镇出发到县城坐班车前往重庆主城乘飞机,跨越2000公里,共赴山海之约,这将是他们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看大海,大家心中充满期待。
研学活动第一站来到大连,孩子们以“四连二排”建制加入2024年青少年高校科学营大连海事大学分营,这是他们第一次走进高校,与来自辽宁、安徽、浙江等地170余名初、高中营员一同开启“向海大·向科技·向未来”科学营之旅。期间,孩子们先后走进大连海事大学高等航海教育博物馆(校史馆)参观了解学校“因海而生、凭海而兴、向海图强”的发展历程,感悟了学校作为“航海家的摇篮”在“挽救航权、振兴国运”中的使命担当;登上我国首艘自行研发设计的专用远洋教学实习船“育鲲”轮,参观驾驶台、甲板、学生学习和生活区等,了解“育鲲”轮内部构造和精密仪器操作运行情况,感悟了航海科技的神奇;到航海模拟器室亲身体验航海驾驶技术,前往航海训练与工程实践中心进行乘船出海特色活动,感悟了航海实践的乐趣。
“这是学校连续12年承办青少年高校科学营活动以来首次接待小学生,立足学校优势特色海洋文化宣传教育资源,结合小学生兴趣点、接受能力等情况,精心设计活动日程,旨在以文化熏陶、榜样引领、实践体验为主线,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立志为海洋强国、科技强国的发展贡献力量。”大连海事大学人文社科研究院院长胡明久介绍。
结束大连的研学活动后,孩子们从大连客运港乘坐轮渡,穿越渤海到达烟台,这是他们第一次坐轮渡。然后,转乘汽车先后到达威海、青岛,开启他们的山东站研学活动。
在山东站期间,孩子们首先来到位于威海刘公岛的甲午战争博物馆(陈列馆)接受爱国主义教育,讲解员的生动讲解和馆内真实的文物,让大家重新走进那段历史,倾听战争警示,弘扬爱国精神。然后,孩子们分别前往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参观“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模型),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参观中国大洋样品馆,以及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博物馆,探索科技之美,感受中国力量,同时学习感悟人民海军艰苦卓绝的精神和一往无前的勇气。
研学活动期间,每天的行程满满,内容丰富,孩子们认真学习,对于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和疑问,主动地向现场工作人员请教,一场场活动,一次次答问,慢慢地在孩子们心中埋下了“海洋”的种子。“‘我要好好学习,以后报考大连海事大学……’‘我长大了要当海洋科学家,探索海洋的奥秘……’”学生王建权和“博学助学金”获得者代宇航在研学随笔中这样写道。学生冉欣悦说:“这次以‘海洋’为主题的研学之旅,我感到非常开心,学到了海洋知识,感受到海洋文化和航海科技的魅力,开阔了视野,也学会了如何面对困难和挑战。”
大连海事大学是国家“211”重点建设高校、“双一流”建设高校,素有“航海家的摇篮”之称,是中国著名的高等航海学府,是世界上少数几所被国际海事组织认定的“享有国际盛誉”的海事院校之一。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是自然资源部直属的正局级事业单位,主要从事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高新技术开发和社会公益服务,是一所实力雄厚、特色鲜明、学科交叉相融的知名科研院所,为国家海洋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撑。
近年来,中央外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论述,坚决扛起定点帮扶政治责任,立足外办所能、彭水所需、人民所盼,充分发挥外交外事资源优势,强化结对定点帮扶和政策支持力度,领导高位统筹、多方协同联动、支部结对共建,着力从文旅、教育、人才等方面给予支持,形成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助力彭水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打造新发展阶段定点帮扶“升级版”。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