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语:山河家国,客从何处来?此心安处,便是吾乡。故乡,是灵魂安放的地方。特开设“故乡”栏目,为您讲述他们的故乡故事。
如今,30多年过去了,我仍然清晰地记得,那个夜宿湘西龙山坡脚多谷寨的夜晚,热情的老乡得知我喜欢土家织锦,将我安排在土家织锦的“窝”中睡——盖的、垫的、枕的全是土家织锦,连窗户挡风的“窗帘”及挂墙挡灰的也都用的是土家织锦,我受宠若惊,激动得整整一夜都没睡着……
田明:1948年生,土家族,湖南湘西人。艺术人类学家、学者型画家。现为湖南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吉首大学教授
一
土家织锦的土家语叫西兰卡普,“西兰”是铺盖的意思,“卡普”是花的意思,“西兰卡普”即土家族人的花铺盖,有着丰富饱满的纹样和鲜明热烈的色彩。西兰卡普作为土家族原始编织工艺,相传起源于古代商周时期,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主要产于湘西龙山、永顺、保靖、古丈县等酉水一带的土家族集聚区。
西兰卡普伴随土家人,特别是土家姑娘走过人生的风风雨雨,与土家人终生结下了不解之缘——从盖织锦被、穿织锦服,到长大后学习编织锦,结婚陪嫁选织锦,夫妻恩爱伴织锦,祭祀祖先供织锦,亲朋好友送织锦,人生去世葬织锦……生生世世都不分不离。
我是土生土长的湘西人,从小喝着猛洞河水,听着阿妈、麻妈唱的摇篮曲长大的,对湘西这方热土有着深厚的感情。回首我的成长经历和人生选择,以及我对民间艺术的热爱,都离不开父亲冥冥中的指引。
我的父亲毕业于原中央大学艺术系,后在永顺民族师范学校教书。父亲对民间艺术情有独钟,早在20世纪50年代,他就在《长江歌声》上发表了土家族首部合声《四声拖木号子》,在湖南省首届美术展中展出了《老司城祖师殿》的水彩写生,并在师范美术课中尝试引进湘西土家族和苗族的文化工艺,特别是土家织锦作为乡土教材,被称为“湘西北艺术教育之父”。
家中也收集了大量的民间手工艺品,学生时代我手腕上仍然戴着银手镯,腰上还系着土家花带(花带是土家织锦中的一个小品种,主要用于背带、腰带、裙带等)。
父亲一生正直,家风严明。父母生了三个孩子,我排行老大,下面还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家里非常重视学习,父亲作为当时湘西地区少有的高级知识分子,他深知读书对孩子、对社会的重要意义,因此从小培养我们爱学习、重学习的习惯和信念。“文革”期间,父母被造反派打倒,我们三兄妹纷纷辍学,可都没有放弃自学。“文革”结束后,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继续学习深造,改变了各自的命运,学习已经成为我们终生的习惯。
父亲是一个极其认真的人,做事非常严谨,这种严以律己的行事风格也被我们儿孙辈承袭下来。有朋友说我这一生最大的优点、同时也是最大的缺点就是认真,这种过于认真的行事风格有时会显得不合时宜,难免会得罪一些人。但是我不后悔,因为正是这种认真成就了现在的我。
父亲还是一个非常节俭的人。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湘西,父母的工资收入加起来每月超过百元,在当时属于高薪。但是家里非常节俭,父亲买盒火柴都要记账:今早买盒火柴2分;父亲爱抽烟,舍不得买盒装烟,平时在家抽的都是“喇叭筒”(湘西人自制一种的草烟)。我在永顺一中读书时,从家里到学校要走几十里山路,一走就是大半天时间,从来没有坐车往返过。
父亲对我们要求严格,除了监督学习外,还要求我们加强锻炼,增强体魄。记得每逢寒暑假,父亲都要求我早上先去山里砍一担柴回家,再吃早餐。我弟弟现在是传统土家工艺文化研究的知名学者、大学教授,小时候他还学过木匠、篾匠、理发匠,父亲常说:“技多不压身,这也是最基本的生存之道。”
《文史博览·人物》2024.7 《田明:故乡是一幅绚丽绽放的西兰卡普》
二
父亲从中央大学毕业后,先是弃笔从戎,参加抗日,抗战后期投身教育事业,之后就一生没离开故土,没离开湘西。我亦如是,外面的世界再广阔,再璀璨,也难抵我对故土的热爱和依恋。
故乡的美,美在那一汪汪清澈明亮的澄净。还记得儿时游泳的猛洞河,那清澈见底的河水,犹如一条闪光的绸带,河底卵石清晰可见,我们在河中游泳嬉戏,仿佛在晴空之中飞翔。
故乡的美,美在那几多蜿蜒壮丽的雄奇。还记得曾经和伙伴们去永顺不二门对面的仙人洞探险,曲曲折折,亦真亦幻,洞底的天坑里留下了我们“到此一游”的印记,那是我们少年时期冒险精神的勋章。
故乡的美,美在那一幅幅绚丽绽放的西兰卡普。还记得自己第一次真正在民间亲密接触西兰卡普是20世纪60年代,学校组织宣传队下乡,我被派到永顺对山公社的一个土家山寨,与当地老乡同吃、同住、同劳动地生活了二十来天。我特别喜欢住户家的西兰卡普,素色的清新而雅致,彩色的古朴而厚重。老乡见我对西兰卡普那么有兴趣,于是将自家的西兰卡普与我的被子交换使用,至今记忆犹新。
80年代以后,因工作关系,我开始有意识地关注湘西民族文化,上双峰凤寨,下捞车河,去山江,到茶河,收集了大量的素材,创作了一批反映民族风情的美术和文艺作品。
1990年,我到龙山采风,夜宿在极偏远的坡脚多谷寨,老乡听说我喜欢西兰卡普,特地安排我在土家织锦“窝”里面睡了一个晚上,我一个晚上没睡着,太激动了,太漂亮了,太伟大了。
因此,将土家织锦进行整理并编写成一本兼具介绍性、资料性、研究性和指导性为一体的学术专著,成为我多年来的夙愿。我花了6年时间,只为成就土家民族工艺美术史中这朵绚烂的奇葩——土家织锦。我曾一个人顶酷暑、冒严寒两次徒步沿永顺、龙山、保靖三县交界之地及捞车河流域走访考察,一村一寨地拜访民间艺人,与他们同吃、同住、同劳动,与他们交朋友,深入调查了解土家织锦。在与他们的交流中,我被他们的执着精神深深震撼,他们把对土家织锦的传承和热爱已经融入到骨子里,一辈子都在坚持做这件事。
2005年我有幸参加并主持了湘西州国家级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湘西土家族织锦工艺》项目的工作,有机会更深入到全州各地系统、深入地调查和研究土家织锦,并由我执笔撰写项目申报文本,这一定程度上成为我编撰的《土家织锦》书籍的雏形。书稿完成后,我又同湘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专家,沿酉水南北两岸土家织锦的主要分布区域进行深入细致地复查。可谓几经易稿,十分艰难和苦涩。
令我倍感欣慰的是,这本以社会大文化为视野、站在艺术人类学的角度对土家织锦进行全方位探讨的书籍,获得了中国民间文艺政府最高奖第九届“山花奖·学术著作奖”、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IUAES) “最佳奖”以及2012年中共湖南省委、省政府颁发的“湖南省首届文学艺术奖”。
回首过往,我也曾出走湘西,在北京、深圳等大都市求学和发展,然而都市的广阔繁华无法撼动我内心小小的坚守,我终是留恋湘西那一方滋养我的山水,于是抛下浮躁,毅然背上行囊回归故里。
多年来,我走遍了湘西大大小小上百个村落,也见证着这些村落的变化与发展,从曾经的吃不饱、穿不暖到如今的衣食足、仓廪实。作为湘西传统文化的守望者和热心人,我欣喜地看到,在如今如火如荼推进乡村振兴的进程中,越来越多的致富能人、非遗传承人在振兴乡村经济和乡村文化中贡献光与热。我也希望在有生之年,能继续为家乡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口述| 田明 文| 政协融媒记者 吴双江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