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乔娅 赵博轩
8月初,河北省沧州市海兴农场内的果园里弥漫着诱人的梨香。
海兴县坐落于盐碱化严重的滨海地区,历史上曾饱受干旱、渍涝、盐碱等自然灾害的困扰。
如何破解滨海盐碱地难题,唤醒沉睡的土地?2016年,为了充分提高盐碱地的种植收益,作为河北省农垦企业之一的海兴农场与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河北农业大学及南京农业大学合作,开发盐碱地高效梨树种植技术。
8月初,海兴农场内的碱地梨进入采摘期。记者 赵博轩 摄
近年来,海兴县依托县农场五万亩森林公园优质自然生态环境,大力发展以有机碱梨为主的“北方最大有机食品产销基地”,发展有机碱梨1100余亩,种植品种包括皇冠、新梨7号、秋月等,年销售额超百万元。
从“白茫茫”到“绿油油”,盐碱地上“种”出了粮果满仓。
盐碱地变身新沃土
“海兴县的土地盐碱化比较严重,那个时候老百姓在盐碱地上种小麦玉米,每亩产量只有三四百斤,还不够一家人吃的。”海兴农场碱梨基地技术员窦国望回忆说,农户们把重盐碱地上渗透出来的盐过滤一下,就能拿来腌咸菜、做大酱了。
海兴农场碱梨基地技术员窦国望正在对园区内的梨树进行管理。记者 赵博轩 摄
想要让梨树在盐碱地上扎下根来,只能换土。技术人员们根据株数和间距,开挖70厘米深、70厘米宽的长沟,沟里铺上20厘米厚的玉米芯,这样一来,玉米芯腐烂后就成了有机质,不仅是不可多得的营养,还能起到隔碱的作用。
窦国望告诉记者,他们还与科研院校合作建立了河北省农业创新驿站,引进有机种植“新技术”,严格按照BeMMO体系(有益微生物驱动下的全程有机种植体系)要求进行种植管控,从奶牛场找来腐熟好的牛粪、秸秆、羊粪和原土搅拌,制作成有机沃土再回填压实,大大改善了土壤的肥力。
2016年,梨树在滨海盐碱地上扎下了根,成活率达到95%以上。
“梨王”飘香富农家
“换土成功后,我们采用犁地式种植方法开始种梨,一般情况下梨树是5年挂果,采用这种方式仅3年就达到了量产。”海兴农场碱梨基地负责人李月林说。
据了解,盐碱土地富含钾元素,通过三年有机转换,所产梨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嫩香脆甜,皮薄、核小、无渣,含糖量高达14.5%,富含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海兴农场内1100亩的碱地梨迎来丰收。记者 赵博轩 摄
为了全面拓展梨果市场,海兴农场还建立了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水果创新团队企业试验站和创新驿站、省科技特派员工作站。2020年9月,海兴农场终于“收获”了有机梨的认证证书,通过了有机产品认证,海兴碱梨的产品价值链附加值大幅提升。更让人惊喜的是,海兴碱梨还成为了“河北省首届梨王争霸赛”中的“金牌选手”。
李月林说,今年碱地梨已经开始进入采摘期了,前段时间他们还举办了海兴农场第一届“海兴碱梨”采摘节活动,吸引了不少客商和游客前来购买。今年,海兴农场碱地梨的产量预计将达到45万斤,销售额超过100万元,带动周边区域200余人实现就地就业。
破“碱”生金新希望
“碱地梨的种植成功,让海兴农场的技术人员信心大增。”李月林说,为了充分开发利用盐碱地,从去年开始,他们在这片盐碱地上试种中草药,经专家推介选定,初步试种成功50余种药用植物。选取知母、射干、苦参等六个中草药品种,在100亩有机碱梨林地进行套种,探索发展中草药深加工产业。
8月初,海兴农场内的碱地梨进入采摘期。记者 赵博轩 摄
如今,除了“碱地梨”“南齐茴香”等多个盐碱地特色农业品牌叫响全国,在河北盐碱地上正在“长”出新粮仓:“黄骅旱碱麦”被列入全国“土特产”推介名单;“黄骅苜蓿”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已获批。唐山市在盐碱地上充分挖掘“稻+渔”产业功能,“滦南大米”“柏各庄大米”“曹妃甸胭脂稻”等品牌的竞争力和影响力稳步提升。曹妃甸区第四农场打造集水稻种植、稻蟹稻鳅稻虾立体种养、大米精深加工和休闲旅游于一体的三产融合发展产业化强镇,年总产值达12.1亿元。
去年以来,河北省主要从种业创新、盐碱地改造、科技支撑、分区分类利用、壮大特色加工产业等五个方面推进盐碱地综合利用。
河北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孙晨光表示,下一步,河北将在巩固现有成果基础上,围绕“良种育推、提升地力、综合种养、精深加工、产业融合”五方面持续发力,提高盐碱地特色农产品品牌影响力和加工能力,壮大精深加工产业,推进盐碱地农业生产与生态旅游、农耕文化等深度融合,全面拓展产业融合渠道。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