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追星人不是娱乐圈那个追星人哈,而是一有机会,天气一好就忍不住去某个山间角落去拍星星的人。我也是从大学开始拍过星轨,当时没有什么渠道也没什么机会去深山老林拍银河,包括后来在柳州那边工作,因为没有车,也基本没怎么出去拍过,只有在老家的时候偶尔拍拍。直到去年,突然发现在老家去往3级光污染区只要0.5-1个小时车程,于是就开始了我的“追星”之路。
本篇也主要以我的经历、经验来讲,肯定有不足的地方,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讨论。
目录:
1、 选点
2、 天气
3、 设备
4、 参数
5、 后期
6、 总结
“追星”始终是一件相对来说比较小众的娱乐,但是当你实际看到头顶的“银河”,满头的星空,我相信你会喜欢的。而且拍摄设备也不必是非常高大上的相机,即使手机也可以,最好带专业模式可以调参数,iPhone支持夜景模式可以调节30s长曝的也可以拍摄。
最后,“追星”不是难在拍摄和后期,而是难在天气和出发。
选点
点位的选择就非常重要了,这里有一个重要参考,那就是光污染。正所谓月明星稀,月亮出来的时候星星是看不到多少的,这时候月亮就相当于一个大的光污染。而没有月亮的时候,城市内的灯光就成了主要的光污染源。
这是天文通的光污染图,可以在PC端看,也可以在微信小程序或者天文通的app查看。
波特尔暗空分类法(Bortle scale)是业余天文学中用以测量特定观测点天空亮度的分类法,它量化了天体的可观察性以及光污染对天文观测的干扰程度。一共有9级,不同颜色显示,级数越大越白,越看不到星星,级数越小越黑,星星也越清晰。
从图来看整个国内东部亮,西部暗,尤其是西藏、新疆这样的地方,几乎就是纯黑色。而东部地区基本上只能见缝插针的找地方了。
像上海市中心就做到了8级光污染的程度,各种显示不可见,就离谱,不过也有看到在上海靠近海边的地方拍到了银河,因为银心基本上是在东南方向,靠海方向也是光污染比较少的地方。
像江浙沪这一带,基本上只能往西走,会有2级的地方,我在金华呆了一段时间直到附近有一些比较出名的地方,比如牵牛岗和太子尖,这些是很多追星爱好者爱去的地方,就是过去都是3小时起步、人多。
去年双子座流星雨为了追一追,租了一辆车带着2个小伙伴从金华直奔磐安县的清明尖,选这个地方主要原因有三个,3级光污染,经验告诉我,3级已经是不错的环境了;距离不算太远,只要2个小时左右;海拔还算高1314米,可以有效避开光污染和水雾、云气(回广西之后深有体会)。
▲奥林巴斯EM13+松下9mm F1.7银拱拼接
冬季是深空大佬的最爱,各种星云出摊就是通宵,不过这个我们这种小卡拉米就先不涉及,这次的目标是流星雨,这里的流星雨还是给一些没拍过的朋友辟谣一下:流星雨不是雨。你看到的大佬照片都是同一个机位或者好几个机位拍到再一个一个抠下来放到一起的。
然后照片底部白色、黄色的地方就是光污染,也可以看到山间有一些雾气水汽,如果在山下拍就会被挡住,直接翻车。
▲一个一个抠下来放一起
这是我第一次追流星雨,所以拍的不是很好。不过当你摆好相机开始间隔拍摄,你坐在凳子上,仰望星空等待流星,突然一颗流星闪过,你会超级兴奋!如果有一群人一起看,就会一起欢呼。另外流星也不是你想看就看得到的,因为它闪过去真的很快,你会怀疑自己看到的是不是流星,我们三个人,我和另一个看到好几颗了,另外一个看都看不到一颗,过了很久才开张。
▲西南部县级市郊区(显示5级,之前是4级)
以我的经验来讲,只要你所在的环境够黑,没有很明显的光污染,或者银心方向没有光污染,一般4级可以勉勉强强拍到银河,但是后期把银河硬调出来,整个天空的色彩会很奇怪。所以选点的时候光污染等级是首要考虑的。
回到我的西南小县城之后,拍星变得略微简单了一些,3级光污染的地方快的话往隆安南边走,大概只要半小时就能去到3级区,不过现在也变成4级区了。1小时可以到真正的3级区,1个半小时可以到2级区。根据光污染图的分布,我能去的地方只有南边和北边,去年南边成功次数多,但是今年翻车次数多,于是考虑往北边走,或者往南边更深处走。
▲EM13+9mm F1.7 手持13秒(中心实,边缘拖)
当时路边停下来看到满头星赶紧拍,不过看到左侧有一大片的光污染,来自隆安县城,但是银心方向还是不错的。
这是我探索北边的第二个点,坡造镇的一个前荷花基地,车程一个小时,我观鸟常去的地方,熟门熟路,伸手不见五指,大半夜还有动物怪叫,一个人去挺吓人,光污染还是有的,不过效果还算不错。但是这个地方很容易起雾,防雾带必备。
所以说了那么多根据光污染选点需要考虑的一个是光污染等级,尽量4级以下,即使是4级,也要看周边的环境够不够黑。另外就是要考虑光污染的方向,尽量避免光污染在银河方向。能往高处走尽量往高处走,能避免很多环境影响。
还有一个小tips:选好的点不是终点,在出发的路上,随时下窗看看环境,只要到的地方够黑了,抬头有比较明显的星星,随时可以下车拍,也可以防止到达终点后发现翻车,还能往回走再重新选点拍摄。
这张就是7月7日原本想去坡造那个点拍,结果到位置发现全是云,以为翻车准备打道回府了,想起来来的路上其实没那么多云,然后决定回程的路上重新找点,然后才有了这一波图。这里还有一个小tips:不要像我一样选这么个狗屎地景,全是树杈杈,后期困难,也尽量避免电线。我这是没有办法,拍到比拍好更重要,所以先拍再说。如果可以,把地景也考虑进去。
最终tips:如果本地有拍星群,加进去,等人分享实拍图,出击!
天气
风光佬拍景天气是第一要素,追星人拍星天气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有没有云将直接影响最终的效果和拍摄的心情,所以找一个无云的天气就非常重要。之前找天气我一般都是看天气预报——晴,加上肉眼观察是否满头星星才决定要不要出发,而且天气变化快,一般都是到晚上确定没有云了才出发。不过现在有一个非常好的参考软件——天文通(微信小程序)。
天文通的app我下过,没有小程序好用,所以还是把app删了,主要在微信看小程序。主界面大致如上,有地点(隐藏了),对应的光污染等级、观星指数、月相、天气情况、白天持续时间、无月黑夜和银河时刻,可以看到8月2日银河差不多9点可以观察,一直到凌晨3点。下面还有英仙座预测、空间站星链预报,往下还有特殊星象的时间点。
中间图就是主要的天气预报,有晴天钟和小时预报,我一般看晴天钟,两者的观星指数结果都不同,晴天钟的偏低,15日预报就不用说了,今年广西好像从5月开始,15天预报全是雨。小时预报可以清楚的看到云量、气温、露点、降雨量、风速,我一般看云量和露点。再往下是卫星云图和光污染图,我很少看。
对于天气预报,毕竟只是预报,目前我呆过的地方只有江浙沪那一带是准的,说晴就是晴,只可惜出发得2-3个小时,时间成本高,万一再翻车直接寄。而广西呢,就一言难尽了,为什么广西气象的关注量这么高,我现在刷dy也会认真听广西气象的预报了,不过依然只是参考。
最终还是得出门看看天,如果真的是满头星,无云,我会立刻出发前往选好的点。
▲带云的银河,基本也是翻车
▲siril后期,这样看好像也不错
▲拍星佬的坚持——见缝插针
另外还可以结合Windy查看天气情况,不过这个软件不太好看,有条件的就下来试试。可以预测未来好几天的天气,而且预测内容很多,至于准不准不好说。
所以天气方面一个是要看好预报,也不要无脑冲,浪费时间和精力,即使80-90%的观星指数,到了现场还是有可能翻车,做好翻车的心理准备。另一个就是路上随时观察天气,为翻车留下退路。
设备
关于设备,环境好的情况下手机也是可以拍的。所以手机党不用担心,大胆出发大胆拍。拍之前最好准备一个三脚架,因为拍星都是长曝光,稍微晃动都会毁掉整个画面。如果没有,找个盒子石头之类的垫一垫也能用。
手机要先备一个手机夹,带1/4螺孔,方便接三脚架底座。
如果要求不高,买个小脚架摆地上或者车顶就可以。
愿意下点本的可考虑这类,我刚摸相机的时候也买过这类,也陪了我一段时间,就是比较大不好收纳,稳定性方面一般,对于手机、小相机问题不大。
一般好一些的相机选这款的挺多的,含云台总重量2kg左右,铝合金材质,承重15kg,收纳高度61cm,展开最大高度173cm。收纳高度影响收纳,最大高度影响使用过程的舒适度,毕竟都有脚架了还得弯腰或者蹲着用就比较难受了。
我自己用的是富图宝MGA-684N+62Q,2.2kg左右,收纳47.5cm,最大高度174.5cm,承重12kg,镁铝合金,用到现在7个年头了,除了重其他ok。
后来图方便我买了一个富图宝的空气三号lite,这个脚架净重0.81kg,真的非常轻。收纳高度40cm,最大高度151.2cm,放背包压力小点。不过问题也是有的,云台不好用,尤其是竖拍,重量轻的另一个问题是不太稳,大风天还是挺悬的。平时不是什么恶劣天气我基本必带,轻是第一要素,云台我也想换一个。哦对了,富图宝这款会送手机支架,算是小惊喜吧。
手机
先说说iPhone,最好是支持夜景模式,在界面里上划会出现各种功能,有一个像月亮的就是夜景模式,点开可以调整时长,手持状态下最长10s,效果一般,如果放脚架或者放地方固定,它会变成30秒,这时候才是正确的。然后记得打开RAW,方便后期调色,不开发朋友圈也够。至于对焦原相机也没什么无限远的说法,交给手机就好,也不要框选对焦点。
也可以通过其他软件实现参数调节自定义。
▲iPhone 15 Pro RAW转jpg
有一说一,苹果的RAW还是加了很强的降噪在里面,涂抹感很强,不过发圈是没什么问题了。
对于安卓而言,打开相机直接开专业模式,像白平衡、对焦、快门、iso、曝光补偿都可以调整,按照手机的情况对焦肯定要调到无穷远了,其他参数快门,iso一般都先往大了调,全部调到最高试拍,如果能拍RAW就尽量输出RAW,如果太亮了就考虑优先降iso。
▲红米手机拍摄
镜头
从左到右分别是老蛙6mm F2、松下12-32 F3.5-5.6、唯卓仕16mm F1.8、腾龙28-200mm F2.8-5.6,左边两个都是M43的,右边两个都是A7C2全画幅的,都拍过银河。当然还有其他镜头像松下20mm F1.7、奥林巴斯60mm F2.8、适马35mm F2。
对于拍星来讲,镜头的光圈、暗角、慧差都会有影响,不过对我来讲,光圈大是首要,暗角和慧差都有手段去处理,追求极致效果,不差钱就直接买最好的镜头就是了。
所以拍星光圈至少1.8起步,尤其是对于M43来说,我用过12-40mm F2.8拍过,怎么拍都不得劲,还是直接拿20mm F1.7拍的爽。对于全画幅来说,F2.8是能拍能用,所以即使是腾龙28-200这个大变焦头用28mm F2.8拍星也是可以的,更甚的M43的松下12-32mm F3.5-5.6广角端F3.5能不能拍?答案是也可以,但是后期要上一些手段了。
大光圈的作用是在快门定死的情况下(防脱线),可以降低iso保证同样的亮度,以减少照片噪点,画面更纯净,减少后期难度。
▲3级区 老蛙6mm F2最大光圈,iso3200,快门25s原图
▲3级区 松下12mm F3.5最大光圈,iso6400,快门15s原图
▲3级区 唯卓仕16mm F2.8收光圈,iso3200,快门20s原图
▲3级区 唯卓仕16mm F1.8最大光圈,iso6400,快门13s原图
▲4级区 腾龙28-200 28mm F2.8最大光圈,iso3200,快门10s原图
原图能看到银心剩下就靠后期了,可以看到3级区和4级区的银心还是有差距的。相机部分就不多说了,不管是m43、apsc、全画幅都能拍,镜头选好之后,剩下就是拍了。
参数
对焦
在说参数之间有个事大家一定要注意,就是对焦,先确保你的焦对好了再拍,当然你喜欢那种朦胧美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一般情况下都会选择手动对焦,建议大家把手动对焦和峰值对焦两个都开起来,找一颗最亮的星对,调整对焦环,一般都是转到无限远之后再回转一点,至于回转多少,要看到星点(此时应该是红色)变到最小的时候基本上就是对准了,期间可以左右反复旋转,找区别,确定最小的就行。
然后有一点也得注意,现在基本都是微单,在屏幕上一般都是所见即所得,不过在面对星空的时候,有些老机子就不太行,虽然开了放大和峰值,但是依然看不到星星,完全对不了。如果你的相机支持类似“夜景增强”显示的功能,建议打开。我在用奥林巴斯EM13、OM1、A7C2就明显感知到,像EM13(可能是我没开)就是屏幕是黑的,放大和峰值毫无作用,而OM1和A7C2是直接所见即所得。虽然奥林巴斯有星空对焦,不过在面对手动头的老蛙6mm也是用不了的。
当面对放大和峰值不起作用的时候,可以考虑用自动或者手动的方式对到几百米开外的灯光或者发光体,如果是自动对上之后,记得切回手动,然后调整方向对准星星实拍,确定对上之后就不要再碰对焦环了,如果误碰又得再来一遍。
在这方面像奥林巴斯和松下的一些机型配合自动对焦的镜头就可以开启星空对焦,这个比较省事,还有像唯卓仕16mm F1.8,它有一个小屏幕,A-B点对焦距离一键切换,设置好无限远之后按一下就可以直接切换到设置好的无限远位置,非常方便。
▲屏幕和A-B切换
曝光三要素
来源:http://letsfilm.org/archives/501518
曝光三要素主要包括快门、光圈、ISO感光度,对于星空来说,一般使用M档拍摄,自行调节快门、光圈、ISO感光度。快门一般都是以秒为单位,短则1秒,长则几十秒,如果借助赤道仪之类的设备,可以做到几分钟,快门越慢,cmos的进光的时间增加,亮度也会更亮。
光圈正常情况下控制景深,也可以说虚化,光圈越小,前后景之间清晰的范围就越大,不过对于星空而言,光圈怎么大怎么来,除非环境够好需要控制一下暗角或者慧差需要略微缩小光圈,成像也更加锐利。比如我的唯卓仕16mm F1.8缩到F2.8来用。
ISO感光度,相机对光线的敏感程度,ISO值越大,照片更亮,不过噪点也会增加,所以正常情况下不管拍什么照片,在保证成片的情况下,ISO都是控制得越低越好。星空也是,保证曝光的情况下越低越好,而不是无脑6400。
拍星空对快门的要求其实很简单,准则就是在确定好的焦距之下,快门尽可能长而不出现星星脱线的情况,这里有很多法则,什么500法则、600法则之类的。不过都只是参考,在参考的基础上调整,调整到自己能接受的范围就好。
比如我的老蛙6mm,等效全画幅12mm,按照500法则,500/12=41.67秒,但实际上你看25s的快门放大100%之后,星星是略微拖线的,能接受的话这个也不错,即使是300法则,正好是25s,也是拖线。A7C2用16mm长曝20s也是略微拖线,不过也能接受。目前我用过比较准,不拖线的是天文通的计算。
进入天文通小程序之后右下角有个圈圈,里面有各种工具,主要用到星空摄影防拖线计算,这里选好相机,镜头光圈和焦距,赤纬看情况我之前都是不输入,默认0。可以看到最大曝光时长是12.8秒,索尼相机里12.8秒的快门时间附近有10秒和13秒,两个都试试,再往高点15秒都可以,自己能接受就行。
快门定好之后剩下就是光圈,一般默认最大光圈,比如镜头2.8就尽量用2.8,如果是1.4、1.8这类还有缩小空间的再考虑缩小,不然就按照最大光圈去拍。
最后就是感光度,这里我一般参考曝光提示,因为快门、光圈定好了,剩下就是调感光度了,一般我都会选择过曝1档左右。在A7C2里,曝光提示在光圈和ISO之间,MM+2.0就是过曝2档的意思,还是挺有用的,所以调节感光度的时候可以考虑参考。如果你的所在地光污染比较强,要自行下调。
像我16mm在2.8的光圈下在3级区ISO3200就足够了,如果把光圈放到1.8,ISO还能略降。在足够暗的地方ISO也是随便拉高的,很少出现过曝的情况。
后期
关于后期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方法,我的也不一定对,基本都是自己摸索,有用就学,没用就在评论区教教,不断进步。
这是一张比较标准3级区的银河,A7C2+16mm拍摄,光圈全开,快门严格按照计算值去拍,感觉是有点欠曝的。
▲边缘慧差,星星变成了小鸟的样子
▲缩光圈到2.8边缘慧差,明显改善,不过因为时间20秒,有点拖线
正常情况下我会先针对地景稍微调整一下,至少不是死黑,也不是那种亮的不自然,合适就好,也看个人喜好。
然后利用蒙版,自动选出天空部分单独调整,这里就暴力一点。
我一般会先拉对比,拉到50左右,如果偏暗就稍微提一提曝光,其它参数就看着调了,自己都拖动拖动,然后拉一拉饱和度和去雾。
曲线部分也按照提高对比度的方式去调整,保持好暗部,高光部分稍微提高一点,可以突出银河,基本上这张图就差不多了。当然你还可以用修复工具去掉电线、电线杆。
还有一种比较偷懒的方法就是点一下自动,看看啥情况,再根据画面去调。
自动的情况下阴影会明显提亮,天空部分过曝。
单独降曝光到1,好像挺不错了,不过银河还是不够好看。
这时候拉拉去雾,加一加饱和,基本上也能看了。
AI降噪
▲这时候的噪点情况,还得降降噪
降噪如果想省事就直接去除杂色,这里比较吃显卡性能,数量我一般控制在30左右,点击增强即可,等一段时间。adobe的降噪速度是很慢的,所以单张还能用用,如果是很多张就头疼了,不建议用。多张可以考虑topaz denoise ai,速度嘎嘎快,效果可选可调,这个大家自行搜索,篇幅原因就不多说了。
▲左:降噪前,右:adobe 30降噪
▲topaz denoise ai不同模型降噪结果
用ai给星空降噪会有一个问题,涂抹感很强,放大看怪怪的,小图看没啥问题,发发圈也够了。
▲成果
堆栈降噪
相比ai降噪,另一个更自然的降噪就是堆栈降噪,不过前期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后期也需要花更多的时间,但是效果是真的好。
我一般会拍20张左右相同曝光的照片作为一组堆栈,然后在LR里略微暴力的调整参数,同步到其他照片,然后全部导出tif文件,16位无压缩。
然后借助sequator软件堆栈,先双击左上角有个红圈star images,会让你选择文件,选择刚才导出的21个tif文件。然后在双击另一个红圈output,选择输出文件夹位置和文件名。
点击composition,在下方选择freeze ground,再选择多出来的红圈sky region,会有类似PS画笔的东西,然后把天空部分涂满,滚轮可以调整画笔大小,涂满之后会变成绿色,然后直接start即可。
慢慢等进度条走完,然后去输出的文件夹,用PS打开tif文件,还可以进行微调。
▲左:堆栈降噪,右:单张未降噪
进PS打开camera raw滤镜微调一下,降一降山顶的光污染,然后输出jpg,收工。
▲成果
最近还学了点siril深空方式的处理,味道完全不同,不过篇幅原因就留下次了。
今年星空图赏
有一说一,今年拍星的机会非常非常少,一个月能有一次就不错了,4月和6月没有一次机会,3月去了一次翻车,5月1次,7月2次,现在8月了,我写这篇的时候有窗口期,也接近英仙座流星雨,可惜不是周末又要上班,真想拍就牺牲睡觉时间了,真的太难了。
▲冬季银河
▲应该是5月的银拱
▲5月的银河
▲松下20饼的银心
▲7月的银拱,已经很高了
▲见缝插针4级光污染
▲siril方式处理的银河
▲老蛙6mm+siril方式处理
▲2024.8.4拍摄
总结
拍的不好还请轻喷,在3级区肉眼是可以看到银河银拱的,就是色彩没有照片那么丰富,更像是一条浅浅的白色云带,不过满天星是完全没问题的,嘎嘎好看,和朋友家人再来个合影留念,那画面想想也是美好的,星空拍起来真的不难,难的是执行、地点、天气,这些都ok了,那星空对你来说唾手可得。赶紧打开软件看看附近的3级区,抽个时间找个好天气出发!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