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的内涵,在《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八佛陀开示:“云何名为行?所谓行者:能有所成,故名为行;为成何等?或成恶行,或成善行,故名为行。”从这段话中可知,行就是能有所成就,成就恶行、善行都叫做行。所以,五蕴行为的过程,会有善行、恶行,五蕴行为的过程就是行;十八界的运作就会成就身行、口行、意行,所以十八界的运作也叫行,当然身行、口行、意行都叫行。行阴还包含了空间转换,或时间流逝的过程。譬如从这个间房间到另一个房间;飞机从这里飞到那里,是空间的转换这也叫行。我们的意行、心行,它不断地生灭,心不断地想,在想的过程中,时间不断地流逝也叫行。这是属于行阴的定义。

行蕴无常。人在世间都离不开十八界的运作,这十八界运作,当然会有身口意行;有了身口意行,就会产生各种的受和想;有了受想,就会觉得这个五蕴很真实,如果没有受想,这个真实感就没有了;而这个真实感,就是由五蕴的运作而来。如果没有五蕴的运作产生身口意行,就不会有行蕴;如果没有三种受,也不会有行蕴。如果没有六识心去分别六尘,也不会有行蕴。想就是知,如果没有六种想,就是对这个境界无知,不知道苦、乐、不苦不乐,这样也不会有行蕴出现。行蕴就如同芭蕉树,看起来好像有;如果你层层分析,它其实就是其他四个蕴和合运作,就说它是行蕴。行蕴离不开色、受、想、识,也离不开身口意行,必须从一个空间到另外一个空间,或在时间的流逝过程中产生了行,它如同流水不停地移动,只要是动,它就无常,所以行蕴无常。

识蕴无常。佛开示,意、法因缘生意识。就是说,识要有根、尘,还要去接触;因为根尘接触,意根想要了别,才会有六识的出现。识是因缘生,如果没有根、尘,也没有意根想要了别,这六个识就不会出现。所以识蕴是缘生法,是无常。

从世间法的现象来观察,六识不是常住不灭法。六识的种子含藏在第八识当中,种子出生不断地流注;六识的出生是很迅速的,它的速度比灯泡每秒六十次的闪烁还快;我们看日光灯是看不出来它在闪烁的,六识出生的种子流注的生灭现象,比日光灯六十次的闪烁快很多;一般人无法察觉,以为它是真实的。如同我们看不见灯光在闪烁,以为灯光没有变动,一直在照射,六识的生灭就是如此迅速。六识是第八识含藏六识的种子,不断地流注出来,不断地剎那生灭;既然六识是剎那生灭,连续不断,当然就不是真实有。六识在什么情况下会不存在呢?

假如有人修到四禅,他觉得这个觉知心仍然太嘈杂,就在四禅中把觉知心六个识灭掉,进入无想定中;既然佛讲说有无想定,表示六识在无想定中是会消失的。声闻人断掉了我见、我执以后,又证得四禅八定,他可以进灭尽定。就是在还没有入无余涅槃之前,在人间他偶尔要休息;所以阿罗汉托钵回来,午餐过后,就会坐在树下或山洞,入灭尽定去了;在灭尽定中,暂时止息觉知心,不再现前运作,第二天太阳出来的时候,他又出定了。一个修行人,是可以靠着修行让六识消灭不现行的。

普通人,当你睡眠无梦,意根也不想分别六尘时,六识就不会现起;你在睡觉当中,如果没有梦,这过程你是完全不清楚,完全无知的,因为六识不现起。当你有梦的时候,意识就已经现起了。一个人睡着无梦的时候,或者打了麻醉针,或者因为很痛闷绝,或者被打了一记闷棍,这时六识就不会现起。六识在普通人不是修行人当中,每天都是会断灭的。所以,六识是幻化的,并非永远不灭。

另外,死亡的时候,五根就不断地毁坏,逐渐失去了功能,六识也跟着不能运作而消失了。那第七识、第八识离开色身,转入中阴去投胎,入胎之后这一辈子的六识就永远消灭了,然后又开始了另一期的生死。六识仅有一期的生死,并不真实,这是六识无常的部分。

广义的识阴涵盖七识意根,意根从无始以来,流注的现象一直存在。跟意识不一样,意识夜夜断灭,在无想定、灭尽定中是消失的,被麻醉时也不现起;但是意根不同,意根在入灭尽定、无想定中、眠熟无梦、麻醉时都存在。意根从来不睡觉,人们才会在睡觉中听到外面的响声,才有办法让意识现起来,分别出是什么声音。能够醒来是因为有意根,如果没有意根,睡着以后就永远不会醒来。意根并不需要靠这个身体,即使身体坏掉了以后,意根仍然存在;因为意根从无始劫以来就不曾睡觉,但意根仍然是生灭法。

意识一直流注,是剎那生、剎那灭。意根也是从如来藏中出生,剎那生、剎那灭,依靠种子流注出来的法,都是剎那生灭的法。但是意根的剎那生灭从无始以来一直都没有结束,只有当修解脱道的二乘人,证阿罗汉果,断了我见、我执,入无余涅槃的情况下,意根剎那生灭的流注现象才会消失,意根仍然是无常之法。

五蕴是依于第八识而有的。受精卵在母体中不烂不坏而能长养色身,是因为色身有触,触能生受,受能生想,想而有行;因为行的缘故,在根、尘相对的当中,就生起六识。所以五蕴除了因缘和合而有之外,还不能离开所依的第八识;如果没有所依的第八识,这个受精卵就会烂坏,如果没有第八识作为依托,一切众生五蕴便会死烂。五蕴不能外于第八识而生存运作,是依他而存在,当然不是真实。所以,五蕴是无常。

五蕴无常介绍完毕,讲五蕴空相的目的,是要证五蕴空;证五蕴空就是要断我见、我执。接下来会介绍证五蕴空相之前,需要的前提条件。

映日荷花别样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映日荷花别样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