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人们对于未来经济发展的预期情况不乐观时,会倾向于储蓄来增加抵抗风险能力。但是一个人的支出是另一个人的收入,而一旦储蓄变成大多数人的选择,这种普遍性的储蓄带来的就是经济的通货紧缩。用一个简单的模型来说明:
A决定将每月从B那里购买商品所需支出1000元中的100作为储蓄,B原本收入从1000元降低为900,假设原本B从A处获得的收入都会用于购买C的服务,但B也打算将支出的10%作为储蓄,那么C就只能从B那里得到810元的收入。而C的支出是A的收入,A的收入也因此降低。而A的收入不仅降低还要从中再储蓄一部分,这就代表B的收入会继续降低。
这一循环的最低点在于人们的最低消费水平,比如我每个月必须花300元购买馒头咸菜等维持基本生命的物资,那么假如我每个月也只能挣300,此时我就没有办法继续储蓄了,经济水平达到了新的稳定状态。
在这样一个普遍储蓄的情况下,市场上流动的货币会持续减少(从1000元降低为810元,并且会继续降低直到最低点),但B的商品的产能和C所能提供的服务总量不变,此时带来的就是通货紧缩。市场上流动的货币减少也就意味着大家的消费降低,在需求不足而供给不变的情况下,商家就需要用更低的价格来吸引别人购买自己的产品,也就是供大于求。
这时候政府能做的一方面是降低存款利率,让人们放弃低于预期的存款回报而去寻找其他回报手段,达到促进消费的目的;另一方面是政府通过从银行贷款或发放国债的方式,进行社会基础建设,将这一部分储蓄资金注入市场,增加其中的流动货币。
对于降低存款利率,存在零利率这种调节失败的情况。对于进行社会基础建设,则需要该项目盈利,否则带来的就是无法偿还债务。所以并不是上述两种方案一定会扭转通货紧缩的情况。
为什么要通过借贷的方式而不是直接印钱投入市场呢?因为直接印钱可能带来的是通货膨胀,信誉丧失,社会动荡等问题。
本文的参考资料为《被追赶的经济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