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464
蒙自
2024
河口
开车时间
08:05开
05车08号
编者按:“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为实现学术本土化与在地化,将学术论坛回归到天坛与地坛之间,“从中国实践中来、到中国实践中去,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2024年北京大学研究生院“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 ·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行走的人”暑期跨学科论坛于7月31日至8月6日在云南举办,并开展为期一周的暑期社会实践调研。调研团队将前往昆明、开远、蒙自、屏边、河口进行调研,以“我在场”的状态和“道说”的实践形式,传承北大新闻学教育传统、弘扬斯诺精神,通过重走滇越铁路、倾听西南联大往事,深入了解当地人文风貌、深刻触摸并重新挖掘历史,以回应当下智能技术迅猛迭代中,人与技术、与自我、与日常生活的关系。
山水苗韵,云端屏边——
人字桥田野纪实
2024年8月5日12:00,调研实践团来到百年滇越铁路“人字桥”段。
行走在滇越铁路上,有一座悬挂于山涧之间的“人”字桥,连接相距67米的峭壁两端。山与山、人与山、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通过一座桥,搭建起双向奔赴的联系。站在距离谷底102米的人字桥肩膀上,看着四岔河从大峡谷间奔涌而出。时间在变,空间不变,承载着爱与痛的铁轨带我们巡礼历史,见证百年风雨。
人字桥始建于1907年,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与历史文化,成为滇越铁路旅游走廊的核心景区。该桥由法国工程师保罗•波登设计,桥长67.15米,宽4.2米,桥面离谷底深泓线高102米,整座建筑用钢板、槽、角钢、铆钉联接而成。
奇险施工、浩大工程,美学与力学价值的背后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和血与肉的代价。因建造难度高,现有“一根枕木一条命、一颗道钉一滴血”的说法。《英国日报》将人字桥评论为与巴拿马运河、苏伊士运河相媲美的“世界第三大工程”,并载入《世界名桥史》。
有人曾问:山与山之间靠什么连接?答案是:“靠人”。穿出桥边S120隧道,几座岁月痕迹累累的石头房子便是人字桥的看守点,墙上的标语掷地有声:“人在桥在,与桥共存”。修桥不易,维护更不易。无论我们是否感知,人字桥就在这里。从建成以来,人字桥的存在目睹了辛亥革命、护国运动、解放战争、援越抗美战争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承载和见证了中华民族的血泪、苦难、奋起和复兴,给云南乃至中国带来了极其深远的历史影响。
实践团在人字桥
汽笛在山谷中独鸣——
白寨大桥田野纪实
8月5日15:00,调研团来到滇越铁路云南段具有“咽喉”之称的白寨大桥。
踩着桥间的枕木前行,只有一侧有护栏的白寨大桥诉说着这条铁轨的前世今生。作为滇越铁路上跨度最长最高的大桥,抗战期间却是敌人的眼中钉,遭遇一次又一次袭击、轰炸、坍塌、修复。1940年国民政府为防日本人从越南进攻,将此桥拆毁。当和平降临,1956年政府与人民的力量让白寨大桥重新横亘在滇越铁路上:钢架桥墩换混凝土桥墩,换了副身骨的白寨大桥依旧不失高大雄壮的气势。
如今,滇越铁路白寨大桥段虽已不再承担主要的运输任务,但仍是中国铁路建设史上一段重要的一部分,承载着云南的历史变迁和许多代人的回忆,对于研究中国近代交通史以及工程设计技术都具有宝贵的价值。
实践团在白寨大桥
✦•
今日调研实践团以真正的“行走”姿态,躬行于滇越铁路两段经典路线——人字桥与白寨大桥,以“在场”的状态与山、与水、与烈日、与铁路、与自我交谈。 明日调研实践团将继续以行走的姿态迈向滇越铁路中国段最后的站点“河口站”,探寻中越边境文化的交互与生命的联系。
文案 | 李堃 潘聪平 祝婕
图片 | 胡晓东 邱鲁东 肖键
视频| 胡晓东
设计| 张祺祺
统筹 | 李堃 唐倩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