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品牌研究院

致力于中国乡村品牌化研究和建设

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三个节气

秋季的第一个节气

斗指西南,太阳达黄经135°

于每年公历8月7或8日交节

谓之:立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立了秋

便把扇子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立秋,

标志着秋天的开始,

带来了凉爽的微风与丰收的希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立秋,

古语有云:

“斗指西南维为立秋,

阴意出地始杀万物,

按秋训示后也。”

意味着秋天开始,

万物逐渐收敛,

进入成熟收获的阶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候凉风至

暑天的热风逐渐退去,天气开始呈现转凉的趋势。所以立秋过后,人们会感觉到风变得凉爽。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写道:“西方凄清之风曰凉风,温变而凉气始肃也。”指的就是这种凉风的到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候白露生

立秋后,昼夜温差开始拉大,夜晚的凉气在地表凝结成水珠,形成雾气,大地上早晨会有雾气产生。古人称之为“白露生”,意指秋天金之白色开始显现。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解释为:“大雨之后,清凉风来,天气下降茫茫而白者,尚未凝珠,故曰白露生,示秋金之白色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候寒蝉鸣

寒蝉、寒蝉,感阴而鸣。寒蝉开始鸣叫,是天气真正开始变冷的信号。它对于秋天的意义,就如同布谷鸟之于夏天,都是季节变换的重要标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立秋不仅是一个节气的转换,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俗活动。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立秋被视为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人们会通过各种方式庆祝和迎接秋天的到来。

有些地方会举行“咬秋”的习俗,吃西瓜、香瓜等水果,寓意着消除暑气、迎接秋凉;还有的地方会进行秋收祭祀,感谢大自然的恩赐,祈求来年的丰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立秋也是养生保健的重要时期。

随着秋季的到来,气温逐渐下降,人体也开始进入“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因此,人们需要适当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以适应季节的变化。

可以多吃一些滋阴润燥的食物,如梨、百合、银耳等;同时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孟秋时节,谚语众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立秋谚语:

1.立了秋,便把扇子丢:

这句谚语形象地描述了立秋后天气逐渐转凉,人们可以不再使用扇子来消暑。

2.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

这句谚语以立秋时间的早晚来预测立秋后的天气状况。如果立秋时间早,则天气凉爽;如果立秋时间晚,则天气还会持续炎热一段时间。

3.立秋下雨人欢乐,处暑下雨万人愁:

这句谚语反映了农民对立秋和处暑时节降雨的不同态度。立秋时降雨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和丰收,所以人们欢乐;而处暑时如果降雨过多,则可能影响农作物的收获和晾晒,所以人们会感到担忧。

4.立秋三场雨,秕稻变成米:

这句谚语强调了立秋时节降雨对农作物生长的重要性。如果立秋后能有足够的雨水,那么原本不饱满的稻谷也能变得饱满起来。

5.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这句谚语形象地描述了秋雨与气温变化的关系。每下一场秋雨,气温就会下降一些,如果秋雨连绵不断,那么气温就会持续下降,人们需要穿上棉衣来御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立秋晴一日,农夫不用力:

这句谚语意味着如果立秋这天是晴天,那么接下来的天气也会比较晴朗,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和收获,农民们就可以相对轻松地度过这段时间。

7.立秋无雨是空秋,万物历来一半收:

这句谚语强调了立秋时节降雨对农作物收成的重要性。如果立秋时没有降雨,那么可能会导致农作物歉收。

8.立秋摘花椒,白露打胡桃:

这句谚语反映了不同时节农作物的采摘时间。立秋时节是采摘花椒的好时机,而到了白露时节则适合采摘胡桃。

9.立秋荞麦白露花,寒露荞麦收到家:

这句谚语描述了荞麦的生长周期和收获时间。立秋时节荞麦开始开花,到了寒露时节就可以收获回家了。

10.立秋棉管好,整枝不可少:

这句谚语强调了立秋时节对棉花管理的重要性。此时需要对棉花进行整枝等管理措施,以促进其生长和提高产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立秋作对农业、饮食及相关产业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农业产业:

农作物生长与收获、农事活动

2、食品与餐饮产业:

时令食品、传统习俗:

3、文化与旅游产业:

传统节庆活动、自然风光

4、养生保健产业:

季节变换与养生、养生产品与服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End—

来源/AIGC

乡村品牌研究院AGI智媒体中心

图/来自网络,侵删

编辑/中农数创联合设计分队

校审/乡村品牌研究院

乡村振兴,创意先行

文章若有用,点个“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