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考得好不如选得好”。对于考公考编来说,选择适配的岗位是我们成功上岸的第一步。在实际的选岗过程中,“热门专业”例如:汉语言文学、法学、管理学等往往选择面广,选择余地大;然而,部分“冷门专业”,例如:动物医学、图书馆学以及小语种往往面临“无岗可报”抑或“扎堆报考”的窘境。其实对于所谓“冷门专业”的考生,大可不必妄自菲薄,选对报考路径,我们能一样可以逆风翻盘。下面给大家分享五个关于“冷门专业”报考的新路径:
一、跳出专业小圈层,放眼专业大类别。
对于部分考生而言,你所谓的“冷门专业”仅仅是从最小学科分类来看的,没有着眼专业大类。例如,考友A本科就读“工会学”,看起来似乎是非常小众的专业,报考面比较窄,但其实,参照“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4年)》,可发现“工会学”隶属于“社会学”大类,所以考生在报岗时就可以按照“社会学”来报考,这样,我们的可选报范围一下子就会变得宽广很多。
报考建议:关注“中国教育在线”官网,及时查阅专业目录,不做报考信息收集方面的“夜行者”。
二、考取专业资格证,提高综合竞争力。
很多考生会有一个误区,认为自己可报的岗位越多,竞争力就越大,实则不然,可选岗位多,只能说明国家这一类人才储备多,岗位需求大,至于个人的竞争力如何,还是需要我们自己用实力说话。毕竟可选的岗位再多,我们最终选报的,也只能有一个。基于此,建议大家多精进自己的专业能力,考取职业资格证,以此来提高个人的竞争优势。例如外语、数学类、生物工程类、心理学类、机械类、仪器类、材料类、测绘类、物理学、化学类、地理科学类、海洋科学类、地质学类、生物科学类等,这些专业在考公时会有较多的岗位限制,甚至要求考生具备相应的资格证,那么我们考取了相关证书,也就变相为自己的成功上岸增加了一重筹码。
报考建议:除了专业资格证之外,入党、志愿服务、“三支一扶”等经历都可以帮助我们弥合“冷门专业”的鸿沟,提高上岸几率。
三、辅修第二门学位,继续升学换专业。
对于广大在校生而言,如果确实认为自己的专业本身于考公考编优势不大,可以选择辅修第二学位,报考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用第二学位报考;当然,也可以选择跨专业读研读博,一方面给自己学历镀金,另一方面实现专业置换,未来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利用研究生专业报考,增加上岸概率。
报考建议:辅修第二门学位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考研考博也是一场持久战,各位考友需要理性考量,做好长期规划。
四、放眼各类国省考,扩大报考覆盖面。
对于冷门专业来说,一个项目的岗位选择可能确实是狭窄的,但是如果放眼多个项目,那我们可报的岗位就会增多。比如,如果我们有志于成为上海的一名在编人员,那么我们可以同时备考“上海市公务员”、“国家公务员”、“行政执法类公务员”“事业单位”、“选调生”以及“国企国资委”等等。正所谓“广泛撒网,重点捕捞”,如果我们打开自己的视野,那么就会收获更多的机会。
报考建议:做好备考规划,了解各类招考信息,多尝试,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
五、关注单招对口岗,有的放矢出奇招。
每年的公职人员招录,除了国省考和事业单位统一招聘外,还会有很多单位选择单独招录,对于“冷门专业”而谈,这无疑是我们的绝佳上岸机会,如果我们可以及时了解专业对口的单位单招的时间、方式、要求,那我们就多了一次上岸的机会。以上海为例,除了每年三月份的事业单位集中招录外,还有很多单位会选择在年中的不同时期进行单独招录,把握小规模的招录机会,“冷门专业”也能逆风翻盘。
报考建议:及时关注各地“人力资源信息网”及对口单位的官网,第一时间获取招录信息。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