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李仙洲被押到华东野战军关押的时候,陈毅将军以君子胸怀见了他一面,一开始李仙洲闭口不言,无论陈毅将军抛出什么话题,李仙洲都低着头不说话。一向大度的陈毅也没有任何要生气的样子,只是说起当前战争的形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毅元帅的画像

李仙洲此时心里极其苦闷,这场被后世称为莱芜战役的大战,他本来觉得国民党军可以逼迫陈毅和粟裕进行决战,到头来却是自己的一个兵团被歼灭大半,而李仙洲本人也成为了阶下囚。

最关键的一点不在此处,李仙洲心里最大的疑惑是粟裕是如何瞒天过海,将主力集中到了沂蒙山地区,并将他的部队包围歼灭。

是啊!粟裕是怎么办到的呢?这场名留青史的莱芜战役,李仙洲不知道的是,粟裕在这场战役中七次变换阵型,而这一切的正确决定都基于粟裕独有的战略眼光和敏锐的洞察力。

莱芜战役之后,身为国民党军这场战役总指挥的陈诚被调离了山东战场,他也因此被蒋介石骂了个狗血淋头,而国民党军的另一位厉害人物王耀武认为,此战最大的败笔就是让陈诚担任战役总指挥,粟裕一招声东击西就让陈诚相信华东野战军的主力要南下,和刘邓大军汇合,其实华野主力早已秘密行军抵达了沂蒙山地区。

此战华野共歼敌接近九万人,硬是将蒋介石在山东部署的总兵力削减了近四分之一。但是整个山东战场的作战形势还未发生根本转变,我军与敌人相比,无论是从兵力上,还是从有利态势上都处于劣势,更何况国民党这边有一支号称无敌的精锐部队也登场了。

国民党整编第74师,这支部队名义上是师级建制,实际的兵力却接近一个军,这还不是最可怕的,这支部队号称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之首,全军上下清一色美械装备,用粟裕的话来说就是:“敌人的整编第74师是一支武装到牙齿的部队,实力不容小觑!”

而且国民党第74师曾经让华野吃过大亏,在陈毅和粟裕两位名将的整个军事生涯中,这都是极为罕见的事情。就在半年多前,正是整编74师的师长张灵甫指挥了两次攻打涟水和淮安的进攻战,我军在第二次涟水保卫战中损失颇大,尤其是王必成将军率领的华野第6师(后来的华野六纵队)更是损失了大量的兵力。

这个张灵甫是何许人也?张灵甫,黄埔四期的高材生,从北伐战争开始便受到胡宗南的赏识,一路平步青云逐渐进入蒋介石的视野,此人军事才能出众,每逢战事皆能身先士卒,不计生死,多次在恶仗中负伤而不下火线,抗战时期,其勇猛更是闻名中外,他率部参过过浙赣会战、常德会战,皆大败日军,连续收复三座重要城市。在第四次长沙会战中,张灵甫更是在外围以一个师的兵力阻挡住日军的第40兵团,鏖战多日依旧立于不败之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灵甫

如此猛将肯定会引起我军各方面的注意,就连毛主席都多次在电报中提起张灵甫这个人,并叮嘱陈毅和粟裕要多注意张灵甫所部的动向。

1947年的3月,国民党的新一轮攻势开始了,蒋介石用国民党陆军总司令顾祝同替换了陈诚坐镇徐州,并倚重汤恩伯指挥全局,调集了三路人马,企图逼迫华东野战军在鲁西南和鲁中地区进行决战,形势上来看十分严峻。

从解放战争打响开始,山东解放区就成为了蒋介石重点进攻的地区,因此这片自古就富庶的土地已经满目疮痍,激烈的战争给予了这片土地太多的伤害。

可是想要实现真正的和平,却要在这个土地上进行一场轰轰烈烈的战争,只有彻底打败反动派敌人才能实现真正的和平。

蒋介石的三路大军来势汹汹,三路人马的具体部署如下:

  1. 第一路向蒙阴方向进攻,由汤恩伯率领第7军和第25、48、57、28、65、74、83师,层层推进,打通兖州至临沂的公路的同时,还要保证顺利拿下蒙阴一线。
  2. 王敬久率领第五军和72、75、85师挥师南下,先打通津浦路济南段的铁路,然后在汤恩伯的第一兵团的策应下向莱芜和新泰发起进攻。
  3. 欧震率领第三兵团和其余三个整编师,加上新改编的吴化文所部向鲁南解放区发起进攻,随时配合汤恩伯和王敬久对莱芜和蒙阴发起猛攻。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国民党所谓的五大主力,其中有三支主力已经出现在了山东战场上,分别是国民党整编74师、第五军、第11师,可见蒋介石已经孤注一掷,决定将山东战场作为一决胜负的主要战场。

严峻形势之下,粟裕已经两天两夜没有合眼,此时距离莱芜战役结束仅仅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我军战士连日作战之下确实很疲惫,但是粟裕认为敌人比我们更疲惫。原因很简单,解放战争打响以来,粟裕就决定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不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频繁调动敌人主力四处奔跑,消耗敌人的体力和耐心,往往在不断地调动敌人之下就能找到宝贵的战机。

这样的战略方针深受毛主席的赏识,同时也与毛主席的军事思想不谋而合。国民党所部此时占据着山东105座大小县城以及地级市,布防的兵力明显不足,防御上也是漏洞百出,那么其能用于主动进攻的兵力就会越来越少。

因为陈诚的前车之鉴,蒋介石和顾祝同下达严令,各个师建制部队之间的距离不能超过10公里,部队间要协同前进,并互相警戒,不能留下间隙让粟裕所部穿插。也就是说蒋介石的三路大军是以弧形的包围圈向我军主力奔来。

面对这种情况,粟裕心里有些担忧,如果不能充分调动敌人奔走,那就很难主动创造战机,如此一来,情况也许更糟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粟裕将军

我军尝试了几次主动出击,虽然几场小仗都取得了胜利,但是敌人这回像铁了心一样,死活不肯挪动脚步,依然稳打稳扎。

粟裕不停地在指挥部走来走去,墙上的地图被他标注了密密麻麻的路线,这几天,粟裕基本没休息,一直在心里谋划着这场仗怎么打。人人都知道粟裕将军最爱三样东西:地图、手枪、望远镜。这张地图已经被粟裕研究透了。

此时陈毅司令到访,他那标志性且爽朗的笑声让粟裕感到很心安,陈毅说道:“既然调动不了敌人,我们不妨试试别的办法!”

粟裕面露喜色,他立刻问道:“陈军长有好办法了?”

陈毅笑着说道:“我哪有啥子好办法哦!早就说好了嘛!军事归你统一指挥,我给你打下手!”

粟裕沉默了一会说道:“我倒是有个想法,就是有些冒险!不知道中央会不会同意!”

这次轮到陈毅面露喜色了,他立刻说道:“有啥好法子快说!冒险不冒险的,我们商量着来嘛!”

粟裕展开桌上的一幅小地图,然后很认真地分析道:“敌人不肯奔走,我们就想办法让他们调动!我准备以三个纵队的兵力南下,向马头、新安镇方向进发,危险敌人所掌握的新浦路南段铁路,此地是蒋军的腹地,一旦遭到我军威胁,敌人的物资运输以及退路都有很大影响,我不信他们不来支援,然后再寻机歼灭敌人援军中的一路!”

陈毅点点头说道:“这个想法是招妙棋!”

粟裕叹了一口气说道:“但是也有很大风险!如果我军抵达马头和新安镇,敌人不来支援,退缩防御,或者绕道新安镇后方,主力继续层层推进,我军这三个纵队立马就会陷入危险的境地!”

陈毅想了一下说道:“这确实是个隐患!但是我认为这个隐患并不可怕,反而可以利用!你看!我们三个部队南下,就算没调动敌人,但是可以占据新泰附近的十字路口,此处四通八达,敌人如果绕道新安镇后方,我军难道一定要撤回到原地吗?或北上,或东进威胁华中,敌人绝对预想不到!”

粟裕哈哈大笑起来,他激动地说道:“陈军长所言极是!这场仗有眉目了!”

粟裕很快就将华野的部署电送中央,毛主席看完电报后对粟裕的方案大为赞赏。

说干就干!在粟裕的部署下,华野出动了第二、七、八三个纵队快速南下,向马头和新安镇进发。

就在三个纵队抵达新安镇附近十字路口时,欧震兵团发现了我军的动向,欧震立刻将此事向顾祝同进行汇报,顾祝同有些惊讶,然后立刻反应过来,粟裕这是要切断新浦路南段铁路,以求断绝我军后路啊!

顾祝同急电欧震前部的第11军和汤恩伯所率的整编第74师和第83师前往救援,但是汤恩伯却不为所动,他不但没有调兵,还将防线紧缩,命令张灵甫后撤了60公里。顾祝同大为恼火,但是汤恩伯很快就给出了自己的理由,他认为此前多次战役都是因为被粟裕调动而吃了大亏,既然决定了要稳扎稳打,就应该将这个战略方针贯彻到底。

汤恩伯退缩防御,一旁的欧震也效仿起来,我军的三个纵队停留在新安镇失去了目标。此时张灵甫嗅到一丝战机,他立刻致电汤恩伯说道:“如果粟裕进军新安镇是为了调动我军支援新浦路,我们三个兵团为何不继续前进,直接猛扑新安镇共军的三个纵队呢?以一部断其后路,大军再跟进,这三个纵队岂不是能一口吃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灵甫

张灵甫的战场嗅觉十分灵敏,但是他的做法早就在粟裕的意料之中。汤恩伯觉得张灵甫的话很有道理,他立刻和王敬久、欧震通气,三个兵团再次发起进攻,不一样的是,这一次他们的目标是位于新安镇的我军的三个纵队。

敌人动了!粟裕大喜过望,但是内心却十分谨慎,此时粟裕要面临一个选择,我军应该北上还是东进,东进的话可以做出一副要和刘邓大军汇合的假象,但是这一招在莱芜战役中已经用过了,恐怕敌人会有所警觉。

再三权衡之后,粟裕决定让三个纵队直接北上进攻泰安城,此地对国民党军来说是个要命的地方,泰安是国民党在临沂和津浦路一带的要冲,此地如果被我军攻破,他们的欧震兵团会面临被割裂的风险。

粟裕此时做了两手准备,如果敌人救援泰安城,就围城打援,如果敌人不来支援,那就攻破泰安城再说。我军攻打泰安的攻势很猛烈,泰安周边的敌人部队竟然没有支援,这有些出乎粟裕的预料,但也给粟裕带来了一些新的启示。

在我军的猛攻之下,泰安得以解放。粟裕发现敌人的战略方针上出现了大问题,按照蒋介石的部署,国民党军三个兵团齐头并进是为了逼迫我军决战,但是敌人的各个部队单独作战时又害怕与我军决战,连支援都不敢了。

既然这样,粟裕决定来一招诱敌深入。粟裕做了一个更大胆的决定,他下令三个纵队立刻后撤,并放弃泰安城,也不再向马头和新安镇进军,而是回到鲁中地区。这么做的目的就是要给敌人一个错觉,我军的进攻势头减弱了。

蒋介石和顾祝同果然上当,根据蒋介石的判断,他对我军的反常举动做出了解释:攻势疲软。蒋介石上当了,他立刻下令汤恩伯的第一兵团打头阵,快速向蒙阴和新泰推进,必须以最快的速度进攻这两个地区。

汤恩伯也感觉到战机来临,立刻做出如下安排:

  1. 命令整编第74师、25师自垛庄、北桃墟地区北进,限于7日内攻克坦埠。
  2. 命令第7军、整编第48师各以一部由葛沟、汤头地区继续向夏庄、苏村、界湖之线搜索,策应第74师等部的行动,主力集结在葛沟、汤头地区待机。
  3. 命令整编第83师为兵团预备队,以一部向界湖、马牧池之线搜索,保证第74师的右侧安全,主力控制于青驼寺附近;整编第65师担任蒙阴城防,并掩护第25师之左侧安全。

从汤恩伯的部署上不来看出,他是要将张灵甫的第74师作为主力使用,其他部队全力配合和支援74师。可是汤恩伯为什么将进攻目标放在坦埠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华东野战军的指挥部就在坦埠附近,汤恩伯想要来一招直捣黄龙。事实情况确实如此,只不过在张灵甫的74师动身的时候,陈毅就已经下令将总部搬离,并且在坦埠地区设下了一个布口袋等着张灵甫来钻。

原本粟裕的计划并不是要歼灭张灵甫的第74师,而是将矛头对准了桂系的第48师,但是桂系的部队十分狡猾,一直龟缩不出,因此粟裕放弃了这个想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粟裕将军

那么为什么又选择进攻最为强悍的张灵甫的整编74师呢?因为敌人的变化让粟裕察觉到了新的战机。

张灵甫的军事才能虽然出众,但是他的性格缺点也很明显,他在平时的为人处世中较为圆滑,但是到了战场上却又刚愎自用,不将任何人放在眼中。因此在这次作战中,张灵甫的整编第74师进攻势头十分迅猛,连续攻下六个县,此时整编74师已成骄兵,张灵甫不再和友军保持协同,他认为两翼的友军行进太慢,已然影响了他的行军速度,所以整编74师就像一个单箭头出现在了坦埠以南的孟良崮地区。

战机!真正的战机来了!然而这样的战机往往转瞬即逝,如果张灵甫两翼的部队快速跟进,那么张灵甫孤军深入的态势就立马改变,而想抓住这样的战机,非名将而不能为,粟裕就是这样出色的指挥者,他精准把握住了这样的机会,立刻将歼灭的目标放在了整编第74师身上。

粟裕没有任何迟疑,他召集了华野几乎所有的主力部队,部署了一次令敌人魂断孟良崮的行动。但在此之前,粟裕将自己准备歼灭74师的计划上报给了中央。

毛主席知晓后也是思索良久,他在回复中说道:“张灵甫的整编第74师是蒋介石绝对的嫡系,此部一旦被我军合围,那么敌人肯定不顾一切支援,你们一定要进行短期决战,快速歼灭74师。另外要警惕胡琏的第11师,此人与张灵甫是生死之交,且狡猾多变,要密切关注此人动向!另外张灵甫的狡猾不在胡琏之下,你们要留意其所部各建制部队是否有新的动向,不可大意!”

毛主席的回复中透露出一丝担忧,而且此时粟裕还收到了一份奇怪的侦察报告,张灵甫所部的74师中,有两个加强团,接近7000人脱离了我军的视野。

这个变化确实在粟裕的意料之外,粟裕苦思冥想原因却不得而知。粟裕想起毛主席的叮嘱后,他知道毛主席的担心并非没有理由。

此次行动,最激动的人就是王必成将军,在第二次涟水保卫战中,他的六师吃了张灵甫的大亏,这一次他决定要争当此战的先锋,给张灵甫迎头痛击。

张灵甫确实隐藏起了7000人,这是张灵甫的精明之处,他率部突入孟良崮后也意识到情况有点不对,便下令将7000人布置在整个孟良崮的外围,目的是起到警戒作用,并留下一支奇兵,防止自己的主力遇到危险,可以实现快速支援。

粟裕一开始部署的包围圈确实将这7000人扔在了包围圈的外面,这将会是个隐晦。但是在毛主席的电报提醒下,粟裕改变了原来的计划,他让陈士榘立刻召回了准备向东挺进的谭震林,还调来了许世友的第九纵队,将包围圈扩大到坦埠以南至蒙阴以东的地区。如此一来,张灵甫的整个74师都陷入我军的包围之中。

进攻打响后,随着四面八方的枪炮声传来,张灵甫才如梦初醒,他的74师已经被我军合围,但是张灵甫确实发挥出了一名“悍将”的能力,他将孟良崮的地形利用到了极致,占据各处制高点,并修建了临时的碉堡,各个方向的防线都形成交叉火力,我军第一天的进攻遇到了很大的麻烦。

蒋介石得知张灵甫全军被围,急得五内俱焚,他先是致电汤恩伯,责备汤恩伯纵容张灵甫冒进,然后给三个军团下达死命令,要求不惜一切代价救出张灵甫。

然而距离张灵甫最近的几个师分属国民党内部不同派系,他们为了保存实力,前往救援的速度很慢。但是整编第11师的师长胡琏表现得极为积极,张灵甫是他的挚友,他无法坐视不管,正如毛主席预料的那样,胡琏确实很狡猾,他想来一出围魏救赵,企图分兵进攻临沂和新泰来吸引我军注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粟裕和毛主席的合照

但是粟裕早就密切关注胡琏的动向,许世友的九纵兵分两路,一路顶住了张灵甫正面的突围,另一路拦住了胡琏的去路。

张灵甫支撑了四天,最终弹尽粮绝,本人也拔枪自尽。这场大战我军斩获颇丰,全歼了张灵甫全师共3万多人。

粟裕事后想起毛主席的在电报中的提醒,他很佩服毛主席的先见之明。

孟良崮战役胜利的意义很大,我军粉碎了蒋介石在山东的重点进攻,逐渐扭转了战场形势,为后面的战略大反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