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谢利

酱油猪肉,即酱油水煮猪肉,初听无甚稀奇,却是潮州地区一道家常“名菜”。

潮州“名”菜。“名”菜之所以“名”,是因为十里八方都是吃这道菜长大的。潮汕美食,名扬天下。其中,夜粥,是潮汕美食文化的标志之一。不同于砂锅粥,也不同于 “稀饭”,粥一般是用高压锅“压”出来的。浓稠、回甘,是一碗优质白粥的不二标准。而白粥,只是夜粥的“幌子”。搭配白粥的各式时菜、卤味、河鲜、海鲜,才是夜粥面纱底下的真容。而在潮州人家里的餐桌上,只要有粥,酱油猪肉便是常客。冰箱里没其他菜了,做酱油猪肉;众口难调,做酱油猪肉;大病小病忌油腻,吃酱油猪肉。时间久了,酱油猪肉就成了约定俗成的白粥搭档。一个人重复一个动作多年,是习惯;一群人多年的习惯,便成了文化。酱油猪肉,吃的是忆苦思甜,也是对饮食文化的传承。

潮州“快”餐。这道简简单单的菜,之所以受大家青睐,究其原因,无它,唯“速成”尔。拍蒜、姜片、酱油水打底,加入鲜切肉片煮2分钟,礼成,上桌。食材容易、做法容易,厨后战场收拾也容易。小时候爸妈忙,工作之余还得做饭给孩子吃,时间紧任务重,往往直接就地取材,搜罗冰箱,有什么吃什么,不挑嘴,也没得挑。身兼多职的老妈没时间研究厨艺,心思也没放在这上面。六七十年代的潮州人,很多都专注赚钱养家,一日三餐能否按时吃都是未知数,更别说做个满汉全席。对他们来说,饭,能果腹就行。是以日久经年,酱油猪肉还是桌上的常菜。经年日久,忙碌的潮州人,一如既往闲不下来。没有因为日子变好了而逐渐懒散懈怠。

潮州“万金油”。说它是万金油,原因有二。一方面可以做卤水的底子,加各种各样的配料,又成一道佳肴。酱油水,加点糖、八角香叶和其他香料,秒变卤水。这个时候,豆腐、腐竹、鸡蛋、猪蹄、粉肠都可以往里泡,丰俭由人。吃不完留着下一顿吃,也不浪费食物。另一方面,它是让身在异乡的潮州游子“胃”光焕发的快效药。每次出行,旅游也好工作也罢,重油重盐重调料堆砌出来的香味确实能带来多巴胺的释放,但味蕾猎奇过后容易产生审美疲劳。最后什么美味都唤不起食欲,满脑子只有一个念头——吃点清淡的。这时候简单易做的酱油猪肉就发挥作用了。一小锅鲜香嫩滑的肉片,就着白粥顺下胃,整个人都神清气爽了,舒坦、满足从胃里满溢出来。潮州饮食注重清淡,一是为了保留食物本身的味道,二是清淡饮食能生津败火,对于一生致力于养生的中国人来说,不啻为餐桌优选。常应酬的人,更有一种感觉,山珍海味,不如家里的土味。吃“土味”的时候,也是最放松的时候。不用推杯换盏,没有繁文缛节,只有粗茶淡饭,和着寡水清汤,土味,其实是“家”味,也是归巢倦鸟心中的“佳”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