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74年,北京解放军301医院有一位特殊的“145号”病人,此刻的他,眼神疲惫且空洞,面容因长期病痛的侵蚀消瘦地厉害。

有时深夜,病房内偶尔会传来他低沉而急促的梦呓:“同志们!冲啊!为了胜利,消灭敌人......”

当晨光初破晓,现实再次将他拉回病榻之上,因癌症转移,周身疼痛,他总是别过身去,默默流泪。

谁也不会想到,眼前这位被病痛折磨地骨瘦嶙峋的老人,就是曾经那位“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的彭德怀

那么,彭老总晚年究竟发生了什么?为何会落得如此境地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八路军吸引着人民”

“一个勇敢的农民的儿子。”是彭德怀对自己的自评,他出身农家,做过窑工,当过堤工,什么苦都吃过。

虽然他总是一副严肃的表情,不苟言笑,但他却始终怀揣着一颗赤子之心,是一个心藏百姓、心系百姓的人。

抗日战争期间,冀南等地连年遭遇大旱,当地百姓的生活如履薄冰,而日本侵略者竟不给百姓们留一点后路。

粮食被掠夺一空,庄稼化为荒芜,牲畜哀鸣着消失在视线尽头,连壮丁也被无情地掳走,留下的只有无尽的绝望与挣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奈之下,百姓们不得不以挖野菜来填饱一家老小的肚子,甚至就连树叶也成了“佳肴”。

那时,涌入敌后抗日根据地的灾民,高达25万。与此同时,日伪特务也没闲着,大肆挑拨共产党与群众的关系:

“天旱都是因为八路军不信鬼神,触怒了神灵,是彭德怀压住了龙脉!”

谣言四起,人心浮动,百姓们受到蛊惑,纷纷搭棚烧香,请龙王降雨,这一举动,多少也动摇了军心。

而八路军的粮食也不多,仅仅维持最低所需,如果再节约粮食的话,战士们饿着肚子,在战场上战斗力会大大减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彭德怀思索再三,咬了咬牙,决定每人每日要节省出一两的小米,来救济饥民。

还规定,不准与百姓们抢吃的,村庄附近的野菜、树叶等留给群众,彭德怀带着战士们翻山越岭到别处采摘。

在彭德怀的带领下,八路军战士们和群众团结一心,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度过了难忘的岁月。

不管是在任何时期,不管是在什么时候,彭德怀始终保持劳动人民的本色,深入群众,不脱离群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6年夏,彭德怀决定到北海公园里散散步,他的穿着与普通群众无异,难得地放松,心情愉悦,大步向公园走去。

可刚到公园门口,门口的一个牌子引起了彭德怀的注意,上面写着两个大字“休息”。

一旁还有几位干部和公安人员早早在此等候,彭德怀见状,周围一个人也没有再结合门口的牌子,立刻明白了过来。顿时变了脸色,不悦道:

“牌子上不是写的休息吗?那我为什么可以进来?你们这叫脱离群众,是不是你们知道我来,提前把群众赶跑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干部只好在一旁解释,担心彭德怀的安全,为了不出什么意外,里外早已打点好,清园专门迎接彭德怀的。

彭德怀顿时怒火中烧,怒斥道:“怎么,这么大一个公园,我来了别人就不能来了?共产党可没有这样的规矩!”

对于他来说,共产党之所以取得胜利,国家之所以能蓬勃发展,离不开人民的支持。

公园是人民的公园,不是某个人的后花园,现在却将人民群众拒之门外,岂不是违背了共产党的宗旨和原则:

“离开了人民,我们将一事无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井送水济群众

1959年,庐山会议上,彭德怀因敢于直言,得罪了不少人,受到了不少批判,被扣上了“反党”的帽子。

在这之后,彭德怀被撤销了职务,没多久,他就搬离了中南海,移居到了吴家花园,在这里度过了他难得的“闲适”时光。

彭德怀虽赋闲在此,但他并没有闲着,在这里,他为当地的百姓,做了很多实事。

一口土井,维持着吴家花园百户乡亲们多年来的生活,每逢暴雨将至,井里的水就会变得浑浊不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天早上,彭德怀在外散步,看到土井这排起了长队,凑近一看,才发现打上来的水,浑浊不堪。

但群众却没有丝毫离去的意思,反而越来越多,据村民表示,全村人都指着这口井生活了,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

目睹此景,彭德怀心中涌起了难以言喻的酸楚,没有过多的言语,转身离去,步伐变得异常沉重,待走远些了,彭德怀才开口说道:

“都解放这么多年了,百姓们还是吃这种水,这水咋吃能吃!这水咋吃能吃啊!”

回去后的彭德怀,眉头毅然紧锁,晚饭也没有胃口,简单吃了两口就离桌了,脑海里想的仍旧是白天百姓们打得一桶桶浑浊不堪的水的一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走到屋外,彭德怀看着外面这口机井,陷入了沉思,随即转头来到了警卫参谋的屋里:

“我考虑了一下,还是让村民们来我这里打水吧,虽然这的水质也不太好,有些苦,但相比那浑浊的黄水,已经卫生多了。”

消息一传开,村民们乐开了花,带着水桶就赶来了,彭德怀也在一旁帮起了忙。

但这并非长久之计,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为了能让村民们能吃上干净、卫生的水,还是得另打一口井。

想当年,在战场上指挥千军万马,而如今,一想到自己的处境,恐怕说了也不会有人听自己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好让身边的工作人员向上反映,没多久,上边果然派人来打了一口井,百姓们终于能吃上干净的水了,别提有多高兴了:

“彭老头想得真周到,他老人家来到这里,真是咱们的福气,咱们终于吃上这么好的水了!”

在战场上,他是指挥千军万马与敌军激战的指挥官;在吴家花园,他是一名心系百姓的普通人。

彭德怀喜欢跟群众打成一片,总想为群众做点什么,常常走在田间小路,看到村民在田地间劳作,他也扛起锄头加入其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家很难将眼前这位穿着普通,浑身泥土,在田间挥汗如雨的彭德怀与昔日战场上的叱咤风云彭大将军结合起来。对此,彭德怀总是淡然一笑:

“我本就是农民出身,我是农民的儿子,就是好久没摸锄头,有些生疏了。”

待在田间劳作完,彭德怀还会一同与村民们往回走,还可以顺便了解一下村民的生活情况。

这天晚上,彭德怀正在外散步,看到隔壁一户农家有几个孩子挤在一起,走进一看,大家在昏暗的油灯下做作业。

孩子们一看是彭德怀来了,直呼:“彭爷爷来啦。”一旁一个稍小一点的孩子认真地对彭德怀说道:

“彭爷爷,您过去跟毛主席在一起,您能帮帮我们早一点按上电灯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孩子妈妈出来了,连忙拦住了孩子的嘴,略带歉意地说道:

“孩子的话听不得,现在能吃、能穿、能上学就不错了,国家也困难,哪能家家户户装电灯呢?”

彭德怀将孩子的话记在了心里,但按电灯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于是他将自己攒了许久的六百多元钱全部拿了出来。

经过一连几天的忙碌,吴家花园从此也按上了电灯,女主人眼含热泪,拉着孩子对彭德怀连声感谢。

彭德怀连忙摆手拒绝,表示这可不是他的功劳,要感谢就感谢党,感谢国家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六年时光匆匆而过,彭德怀与吴家花园的村民们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他的心中,“为人民服务”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一种信仰、一种责任,想群众所想,帮群众所需。

“也许真理在你那边”

在这6年的时间里,彭德怀与毛主席一直没有联系,直到1965年9月22日,两人才见了面。

主席这次叫彭德怀过来,就是为了三线建设的事:

“西南投资最多,战略后方非常重要,意义非凡,由你前往西南是最合适的。”

言罢,主席的语气稍缓,忆起了往昔:

“之前你说的三条保证,我还记得后面两条,也许真理在你那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彭德怀本欲下乡务农,听到主席的这番话,也打消了这个念头,离开了吴家花园。

而之后,在十年动荡期间,彭德怀也受到了错误的批判和打压。晚年时期,彭德怀是在医院里度过的。

癌细胞扩散至全身,身体上的折磨再加上精神上的打压,面容因长期病痛的侵蚀消瘦得厉害,骨瘦嶙峋。

谁能想到,眼前这位被病痛折磨地骨瘦嶙峋的老人,就是曾经那位“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的彭德怀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术后,他的身体变得十分虚弱,但他却不愿别人看到自己如今的这番模样,在护士、医生想要帮忙时,总会挥手拒绝。

有时深夜,病房内偶尔会传来他低沉而急促的梦呓:“同志们!冲啊!为了胜利,消灭敌人......”

当晨光初破晓,现实再次将他拉回病榻之上,清醒过后,他常常呆呆地盯着窗外,想些什么。

因癌症转移,他周身疼痛,他总是别过身去,默默流泪,有时实在疼痛难忍,就用牙咬床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4年11月29日,彭德怀带着一生的辉煌与遗憾,静静地离开了这个世界,享年76岁。

结语

彭德怀无论是在战场上英勇杀敌,还是在生活中与民众亲密接触,他都以高尚的品质和崇高的精神风貌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在战场上,彭德怀英勇无畏,身先士卒,以其出色的指挥能力和对革命的忠诚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他对战术有着深刻的理解,善于运用智慧和勇气来制定战略计划,为革命事业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生活中,彭德怀心系百姓,关心民生,始终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他平易近人,与群众打成一片,深受人民群众的尊敬和爱戴。他的生活作风简朴,廉洁奉公,为后人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而那句“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永远照耀在后人心中。